分享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我爱你文摘 2021-04-30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作者:赵辉)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不仅要通过现代考古学寻找中华大地上的上古物质文化遗产,也要通过深入的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探寻中华文明思想的精神文化遗产之来源。中华文明的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文化遗产两者统一之源泉,才是真正的中华文明起源地

仁义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伦理内容,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早在《礼记·曲礼上》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而战国时的孟子(孟轲)对此更是推崇此概念;此后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更是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别名。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夏文化与商文化,是当前考古学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中的最重要内容。以殷墟遗址为代表的商王朝殷商文化,通过百年的殷墟考古遗址发掘,已基本呈现给我们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甲骨文、青铜器以及众多的商王族陪葬墓。夏王朝在哪里?夏文化是哪些内容?好像目前为止,并无一个统一清楚的认识。

以夏王朝为代表的夏文化,也称为华夏文化;以商王朝为代表的商文化,也称为殷商文化。殷是地理概念,商是文化概念;华是地理概念,夏是文化概念;因此,殷商文化与华夏文化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内容的两种文化,两种在地域上与内容上具有根本的不同;它们既不是同一地区的两种文化,也不是两个地区的同一文化,两者是泾渭分明的两种地域文化。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夏王朝是建立在尧舜禹禅让制文化基础上,以大禹治水造福万民建立不世之功伟业上,以万国诸侯执玉帛来朝民心所向的基础上建立的。“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淮南子·原道训》的记载可以说经典地陈述了大禹建立的夏王朝的治国思想。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商王朝是商汤灭夏建立起的王朝,“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尚书·汤誓》中的记载真实地记录了商汤裹挟诸侯,以杀气腾腾的威胁,挟众灭亡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在河南殷墟遗址发掘的商王朝贵族墓中,累累白骨与颗颗头颅构成的陪葬墓是让人不寒而栗记忆深刻的印象。这些让人心惊胆寒的陪葬墓,是《尚书·汤誓》中商汤誓言的真实写照。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如果这些商王族陪葬墓的累累白骨还不能让你胆寒,那商王族墓葬青铜器中蒸煮的淮夷人头颅,一定会让你臣服在商王的统治下瑟瑟发抖。在这样的商王朝统治下,人民活命已经是最高的奢望,还能创造并产生影响万代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仁义思想,形成“仁义道德”“仁、义、礼、智、信”的中华文明?当然不能!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中华文明中的“仁义”思想来源,是有迹可循的。《后汉书·东夷传》中这样形容夷:“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这段史料实际反映的是后人对于夷之习性的一个大体的印象。在对夷具体的一支成员徐国徐人的回忆中,《韩非子·五蠹》、《淮南子·人间训》、《史记》、《徐偃王志》以及《后汉书·东夷传》中,都特别提及徐国徐偃王的“行仁义”,因为“仁”,故至于败。这些不同时期的文献反映了徐国徐偃王之“仁”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一种“集体记忆”的。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在这些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夷的习性已被贴上了“柔顺”和“仁”的标签。在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兮甲盘铭文中记载“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玁狁于(余吾),兮甲从王,折首执讯,休亡敃(愍),王赐兮甲马四匹、軥车,王令甲政(征)司(治)成周四方责(积),至于南淮夷,淮夷旧我帛畮(贿)人,毋敢不出其帛、其责(积)、其进人,其贾,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则即刑扑伐,其隹我诸侯、百姓,厥贾,毋不即市,毋敢或(有)入蛮宄贾,则亦刑。兮伯吉父作盘,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淮夷旧我帛畮(贿)人,毋敢不出其帛、其责(积)、其进人,其贾,毋敢不即次即市”将淮夷人的“柔顺”集体记忆体现的淋漓尽致;“其隹我诸侯、百姓,厥贾,毋不即市,毋敢或(有)入蛮宄贾”将淮夷人的“仁义”思想充分展现。《徐偃王志》中楚子口中的“偃王有道,好行仁义”,更是西周诸侯对徐国人的集体印象。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楚人恶我之即诸夏也,寻师于我”、“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不论是中国文献典籍记载,还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集体记忆”,徐偃王的仁义思想、淮夷人的内在品质、徐国淮夷的的地理位置,都与华夏的历史与人文思想相吻合、相匹配。“温文尔雅”的南方人文品质与中华文明思想核心的仁义道德,具有浑然天成的统一性,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思想。中华文明的这种仁义思想,是殷商文化靠杀人祭祀先祖、蒸煮人首来威慑人民的行为,发展一万年也诞生不了“仁义”的思想与行为。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故孔子欲居九夷也”。由此可见,孔子倡导的仁义儒家思想,正是来源于对东方九夷的“集体记忆”,九夷、淮夷是中华文明思想的摇篮。淮夷地区优越的地理自然环境不仅生长了万物,养育了中华民族,而且产生了“言仁而好生”的中华文明仁义思想,是当之无愧的华夏民族、华夏文化、中华文明起源地。(作者:赵辉)

中华文明的仁义思想,从何而来?是区分华夏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标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