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谁? 她是 浩瀚画卷里的刹那芳华 她是 纷繁尘世中的宛然一笑 她是 历尽千帆后的自我追问 “我”又是谁? -展览名称- 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 -开幕时间- 2021年3月8日 ——————————————— 女性题材绘画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从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到东晋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从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宋代的《歌乐图》再到明清两代数不胜数的仕女画……一幅幅精美的图卷,不仅打开了了解中国古代女性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世界的大门,通过图像的变迁,还折射出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演变轨迹。 战国《人物龙凤帛画》 湖南省博物馆藏 东晋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宋摹本) 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流传至今的女性图像,代表了各个历史阶段社会对女性的看法。所有详细罗列起来几乎可以编撰成一部“美人史”,在一部辉煌宏大的历史的背后,掩埋着一代一代女性不见经传的坎坷人生。 明 《千秋绝艳图》(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逝去的时光虽然模糊了她们的身影与面孔,但通过流传至今的女性图像,我们得以看见那时的“她”和“她”的生活一隅。 “她”的梳妆打扮 古代女性的梳妆过程具有隐密性和私密性,而古代绘画中有不少描绘女性梳妆打扮的题材,为我们窥视古代女性梳妆的闺中之秘提供了途径。绘画中展现的美女往往都经过精心的梳妆打扮,佩戴精致的饰品,身着多彩的衣物,焕发令人沉醉的风采。 清 胡锡珪《梳妆仕女图》 苏州博物馆藏 明 仇英《临宋人画》 上海博物馆藏 清 潘振镛《仕女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 “她”的生活空间 中国古代女性日常生活的闺阁空间是局限的、微观的、宁静平淡、波澜不惊、循规蹈矩的。画中的重帘、帐幔,既是女性生活空间上的隔离和封闭,也是情感天性上的压抑和束缚。 ![]() 清 费以耕、张熊《梅花仕女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 清 张城《仕女图》 山东博物馆藏 ![]() 清 沙馥《设色仕女图》 嘉兴博物馆藏 “她”的生活日常 中国古代女性的“人设”是女儿、宠妾或妻子、母亲,却唯独不是自己。有条件的士大夫会在其私家宅院中开辟后花园,以供家中女眷游玩解闷。于是诸如教子、纺织、刺绣等,更大量的是消闲,如理妆、弹琴、下棋、看书、画画、写诗、烹茶、饮酒、游戏,甚至凭栏闲坐发呆就成了闺秀重要的生活内容。 ![]() 清 费丹旭《听秋啜茗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 清 康涛《贤母图》 首都博物馆藏 ![]() 清 冷枚《春闺倦读图》 天津博物馆藏 ![]() 清 无款《纺织仕女图》 南京博物院藏 ![]() 明 无款《蚕织图》 湖北省博物馆藏 “她”的精神追求 封建上层社会女性有了闲暇,又不甘全无生活目标。为此,亟待教化,演习种种才艺。有的家庭,女性的行为也可能得到父兄、夫婿的欣赏、珍重和支持,如蕉园诗社的每个才媛均有诗集问世,她们中的部分同样一专多能,能诗擅画,她们的才干也有被记录到官方的史志中,得以使整个家族获得荣耀。 ![]() 清 尤诏、汪恭《随园请业图》(局部) 苏州博物馆藏 ![]() 清 吴求《香闺雅集图》 安徽博物院藏 3月8日,“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与您相约云端,一起铺展古代婉约佳人的生活画卷,品赏那曾温柔了岁月的不朽芳华。 特别鸣谢: 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湖州市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院、常州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嘉兴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天津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无锡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贵州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常熟博物馆、福建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杭州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资料 | 浙博博物馆学研究所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浙江省博物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