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土地

 时光如棉 2021-04-30

我视频里跟她说,这会的北京很好看。天气也好,不冷不热的,我回家接你过来住些日子啊。

她连连摇头,一下说了三个“不去”。烫过的白发松松软软,像头顶一朵白色蘑菇。

我说你为啥不来?家里有什么舍不得?

她说,院子里刚种下蔬菜。要是离开,那不白种了?!

我知道,如果我说,种那些菜,你能吃多少?她会说,吃不了,可以分分啊。如果我说,村里子有集,你吃什么集上去买。她会说,买的再好也不如自己种的放心。又会说出一堆自己种菜的好处。

土地的印记,早已刻在她的生命里。

小时候,家里地多。我们上学,父亲上班。十几亩地就她和爷爷在家守着。农忙时,父亲回来帮忙。平常日子,她和几家邻居合伙种。合伙也是为了互相帮着。一家干不了的活,几家一起干,完成的还快。她天生是把好手,农忙时,我们家总是第一个种完,第一个收完。地里的庄稼,在一片地里,总是长得最壮,叶子最黑的。

她是天生的要强,天生的从不服输。

记得关于她的一个传说。不过后来她证实了这个传说的真实。那是她十几岁时,在生产队挑水浇地。中途休息时,有一个人把扁担横在井口上,说看看谁敢走过去。

那是口很深的水井。没人敢从四指宽的扁担上过去。生产队干活的人里她年龄最小,可干起活来谁也不服。人们故意逗她,说她肯定不敢过扁担。可她一句话没说站起来就上去了。中途还是腿软,掉了下去,又被大人捞起。这事从她十几岁讲到七十几岁。我也是从小听到现在了。

有一年麦收时,有一块地的小麦熟了,可村里收割机没几台。排队几天还是没排上。俗话说“麦熟一晌”,眼看着麦子熟得要掉头,她还是坐不住了。我们家晚饭后决定,用镰刀收割小麦。

那晚是个十六日,月亮很大,成熟的小麦在月光下随风起伏。她带领我们用镰刀收割一夜,天亮时,那片小麦收割完了。早饭后,我们又拉回家晾晒,别人还在等收割机,我们的小麦早已晒干脱粒。

她说,有活早干完没有心事。有活没干完,玩也没心思。

这些年她年纪大了,我们把那几亩地承包出去。离开土地,她像一个失去千军万马的将军,迅速老去。用她的话说:人老了,也没那些本事了。

她时常摩挲着那些用得光滑顺手的农具,怀念那些年她在田野里的飒爽英姿。她向衰老妥协,将阵地退回到自己的院子。她在院子埋下种子,看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她吃不了多少,也不需要这么多,但她的心需要,她的呼吸需要。

院子里的土地是“熟土”。熟土就是已经种了几年的土地,种什么都长得好。那些年,父亲还在时,她指挥父亲翻地,播种。黄瓜该架起来了、茄子该捆起来了、白菜种下后上面要盖个新鲜的梧桐叶……她在院子转着圈指挥父亲。父亲也听她的指挥,种下她爱种的菜,爱吃的菜,栽上她爱看的花还有她那些不讲理的想法。

如今,那点土地上只剩她一个人。她指挥自己种什么,什么时候怎样伺候那些花草、蔬菜。她有时自言自语,有时沉默不语。她的体力早在几十年前都透支给了曾经的大片土地。如今的她,早没了那些力气。

她吃力地拿起铁锨,翻地播种。那些年半个小时的活,现在得干一个上午。野草偷空就往外钻,她每天早晨仔细查看。拔草是轻活,可弯腰对她来说已经不容易。“有时,拔草得给这些草下跪”。她说的是,她弯腰费事,膝盖也蹲不下。拔草得跪下来才可以。那些年,叱咤风云的将军,把力气都用在那些年的土地。

邻居跟她说,你吃不了多少菜,不用翻地,挖个小坑,埋下种子就行了。

可她偏偏固执。她说,既然种,就好好种。播种的事,不能糊弄。哪天种不了,就不种了。现在还可以,就该怎样怎样。

永远的执拗,永远的不服输。

刚才她打电话告诉我:院子里种了黄瓜和芸豆。院子一圈种了太阳花。还说:你不是喜欢太阳花吗?我给你种了好多个颜色的。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我的时光如棉吧。

感谢你的点赞和在看!


大清早被这首歌打动了。你听听看,有没有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