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打骂孩子,TA不会停止爱你,但会停止爱自己

 冀连梅药师 2021-04-30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儿日》,我是不打不骂教育孩子的绝对支持者,因为我认同这个理念:当你打骂小孩儿,孩子不会停止爱你,但ta会停止爱自己。

家长打骂小孩儿的原因,无非是和自己压力大、自己情绪不稳定、以及孩子犯了错误,孩子做事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等有关,于是企图以武力实现控制孩子的目的。

可事实却是,越想控制孩子,越会让孩子失去控制。

周一在直播间,我曾经因为看到西安12岁女孩跳楼事件而给直播间的家长们分享过一本《正面管教》的书 ——


刚好今天看到刘子琦对药师这本书也有共鸣,就把她写的文章分享给大家,推荐五一期间不出门的家长们静下心来读读这本书。

---以下文章由刘子琦药师分享---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家有两个孩子,一个叫丁丁,一个叫当当。老大初中一年级,小的幼儿园大班。一儿一女,经常被朋友们夸赞为人生赢家。但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确实会面临着数不清的问题。

还记得那段时间老大刚上小学,每天陪写作业的问题成了让我最头疼的问题。孩子磨蹭,爱讲条件。

孩子爸爸因为有扶贫工作长期不在家,恰逢老二又嗷嗷待哺,我自己产后雌激素水平低情绪又不够稳定,经常因为写作业的问题对老大又吼又叫,喊完了之后自己还后悔,时不时的也会偷偷的抹抹眼泪。

后来也是废了不少的心思,比如软硬兼施,比如威逼利诱,又比如拿动画片,食物来作为奖励等等。每次只是起效几天,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见招拆招的破解掉。

那段日子,睡眠不足,频繁脱发,脸色暗沉,更因为有了老二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母子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我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不能在这样下去。也正是那个时候我下定决心去考取了心理咨询师。

学习心理咨询的目的是想要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孩子。但最后真正帮我解决写作业问题的却是一本书——《正面管教》。

这本书也是在前几天和冀老师直播时,让我们引起共鸣的一本书。事先声明我和这本书没有任何利益关系,这也不是一篇广告,只是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本在育儿路上对我帮助很大的这本书。

运用了书中的理念之后,虽然孩子到现在仍然会在学习和写作业的问题上时不时的面临着一些小问题,但至少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可以心平气和的商量着解决问题。

这本书真的有那么神奇么?

接下来让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告诉我们“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先要赢得孩子的心”,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和孩子们一起探讨解决矛盾的好办法。

我那时和老大心平气和的聊了一下,老大表示自己也想好好写作业,怎奈总是管不住自己,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让老大自己试着制定一套学习方案,老大表示同意。

方案倒也简单,每天写作业的时候我在旁边,但是不能说话。他写完了之后给我检查,不合格的地方要重写。写好作业之后的时间做什么他自己说的算。

我同意了,补充了两点:

1、作业一旦不合格,要求重写时。妈妈不发脾气,你也不能发脾气。谁先发脾气谁就要受到惩罚,由对方提出。

2、自己支配时间可以,但是不能打游戏看电视。这些只有周末可以,而且要限制时间。他也接受了,我跟他也讲明了这么做的原因,其中主要是为了保护眼睛。(但可悲的是现在也还是戴上了眼镜)

实行了几天倒是效果不错,期间有两次老大开始讲条件。我都会不吼不叫的说:不可以!因为这是之前说好了的事儿。他尝试了两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话说现在孩子已经写了好多年的作业了,期间我们因为学习的问题,写作业的问题,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的问题讨论过无数次。

就单写作业来讲,制定的计划版本也不知更新了多少回了。而他写作业也早就不用我陪了,这都归功于早年养成的好习惯。就目前而讲,还算母慈子孝,哈哈。

《正面管教》中还把管教孩子这个事儿比喻成一个拼图,拼图中的板块看似是单独的部分,其实有着很深的联系,并且是个整体。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只关注某一项。当我们实施某一部分觉得没有效果的时候,我们要把所有的板块都拿出来看一下,是不是漏掉了哪块?这些板块如下——

理解孩子发生错误行为的目的

和善与坚定并行

相互尊重

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社会责任感

善用家庭会议和班会

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

给予鼓励


总之,《正面管教》这本书就是教会我们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管孩子。

打孩子这种手段着实太低级,没有什么能难倒这届“学霸”家长的,只要我们用对工具。

今天我们打孩子,孩子以后也会成为暴力的实施者。小时候总是挨打的孩子长大了也会缺乏安全感,而安全感缺失的孩子,想要幸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

最后想说的是,没有一百分的家长,每个妈妈都不要追求自己成为完美的母亲

每个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都会犯错误,按照《正面管教》中对待孩子的理论来解释同样适用,那就是——我们犯错误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学习的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