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鹤而死的卫懿公

 sos天外飞仙 2021-05-01

《左传》记载,鲁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公元前660年冬季十二月,北方民族狄人侵略卫国。卫国国君卫懿公平时喜欢鹤,鹤可以乘坐大夫才能乘坐的的车辆。听说要打仗,大臣和士兵都说,派你卫懿公的鹤去打仗吧,鹤有这么高的待遇,打仗保卫国君是它的职责,我们这些人怎么能打仗呢!

由于很多士兵不愿意为卫懿公打仗(有的即使出战也不卖力),卫懿公最后亲自率军出战,狄国军队进入卫国国都杀死卫懿公。卫国臣民逃到边境上的曹邑,立卫戴公姬申(昭伯姬顽之子)为国君,以曹邑作为临时国都。

卫懿公姬赤是卫惠公姬朔之子,卫惠公姬朔之兄是昭伯姬顽(卫惠公和昭伯均是卫宣公姬晋之子),卫懿公是昭伯之侄,是许穆夫人(父亲昭伯,母亲是宣姜,许穆夫人成年后嫁给许国国君穆公新臣)和卫戴公的堂兄弟。许穆夫人因悲叹卫国之灭亡,作《诗经·国风·鄘风·载驰》,以此诗为标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赏罚必信”“赏罚分明”是中国几千年治国理政总结出来的特别重要的经验,也是用鲜血和生命代价来证实的实践理论。按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要确保公平正义。

卫懿公的事例说明,如果一个国家或地方、单位让很多无能之人占据高位和独占好处,有能力的人一直受冷落或处于低层,得不到合理的利益,多数人会丧失信心,在国难当头等关键时刻,不会为国出力。无能之人岂能让国家强盛?最终会出现卫国的这种国破家灭君亡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有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和特权阶层,豢养禽兽供自己娱乐或大兴土木之功,大搞与民生关联不大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消耗了大量国力、民力、物力、财力,最终也会像隋炀帝杨广一样走上绝路。

商鞅变法中,也明确提出如果任用一个草包无能之辈当官(并给予不应该的权利和报酬待遇),会打击一大片有能力和踏实肯干的人的积极性,这些人会消极对抗,或者沉默不语,或者退避三舍,与统治者(上级)离心离德,国家、组织、单位、集体有难时,这些人会敷衍了事,隔岸观火。对臣民给予公平公正的待遇,是增强内部团结、激发奋斗动力的重要因素。这是商鞅思想及《商君书》始终贯穿的一个核心理念。商鞅通过战功和农垦来作为最重要的赏罚标准,让秦国军队如狼似虎,成为一支不可战胜之师,让分崩离析数百年的中国归于一统。商鞅个人之性格虽然残酷无情,但其提倡和实践的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和法治精神永垂不朽,这对任何一个国家、组织、单位、集体都适用。

千年一相张居正主政期间,正确发挥了手中的权力,从大事上来讲做到了赏罚分明,推行一条鞭法,打击侵蚀国家赋税的势力,充分信任和支持戚继光等战将,保障了大明王朝的国库充裕和国家安全。满清一代特权盛行,官吏阶层内部也极端不公,平民百姓成为低层等级,因此才有了皇族与其他阶层的对立、官吏与平民阶层的对立,八国联军入侵之时,一些平民百姓认为与自己无关(认为自己本来一无所有,谁来主政也无所谓什么利益损失),清廷差不多成为孤家寡人,陷入卫懿公一样的境地,慈禧抱头鼠窜。如果平民百姓长期以来未得到统治者施政带来的好处,抗击入侵之敌后的利益,仍然会被原来的统治者和特权阶层抢占,谁会甘心卖命?历代明主圣人都非常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平民百姓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会不惜一切代价与侵害自身利益的敌人(包括特权阶层等内部敌人和外部之敌)斗争到底!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付诸实践的人民立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因鹤而死的卫懿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