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日,有消息称,李保芳卸任茅台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次日,茅台发布公告,李保芳卸任股份公司董事长,将由48岁交通厅厅长高卫东接任。
李保芳的离任,此前毫无征兆。就在3月2日,李保芳还带领公司领导班子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 不少茅粉都表示疑惑,掌舵不到两年,李保芳为何卸任? 2015年8月,57岁的李保芳从贵州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空降”茅台,任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董事、副董事长,兼任茅台酒股份公司董事人选、代行茅台酒股份公司总经理职责。2018年5月,袁仁国突然卸任,60岁的李保芳临危受命,担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兼任茅台酒股份公司董事长、代行茅台酒股份公司总经理职责,成为茅台集团第三代掌舵人。根据相关政策,国企领导班子成员退休年龄原则上为60岁。今年正值李保芳62周岁,已属于超龄服役。3月3日茅台集团干部领导大会,李保芳表示,班子调整并非突然,早在一年前,省委已经开始物色合适的人选。这也证明李保芳离职是因为年纪。2019年1月17日,李保芳表示年营业额冲刺1000亿。同年12月16日经销商大会,李保芳官宣茅台营收1003亿,提前完成千亿目标。2019年6月27日,茅台股价破千,成为A股股王。截至目前,茅台市值1.47万亿,是全球最大洋酒公司帝亚吉欧的2倍。面对茅台价格飞涨,李保芳多次表示,要做好市场消费群体的平衡,不能寻求暴利,要把茅台酒的价格确定在合理的利润区间。为此,2019年茅台先后签约3家全国性商超、2家电商,23家地方型商超,扩大直销渠道,推动渠道扁平化,覆盖更多下沉市场。同年茅台经销商大会上,李保芳表示2020年将投入33个茅台直营店,同时做出硬性规定,至少80%的酒要在前台卖,做不到就关门。3、加强对市场和签约经销商的管理,坚定不移地瘦身、维护品牌价值。李保芳掌舵前一年,茅台酒已经一瓶难求,市场价超过2000。李保芳曾公开发声:“极少数经销商推波助澜,阳奉阴违,以为到了‘利润收割期’,主张放开市场调控,赚取的利润达到了几百还不满足,像贩毒一样疯狂”。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茅台祭出铁腕政策,过去两年砍掉了超过600家经销商。被取缔经销商的茅台酒供应量达6000吨,这一数量的酒将用在直销渠道,让真正的消费者买到平价茅台。此外,清理亏损、微利、僵尸类的子公司51家。子公司陆续停用集团LOGO和集团名称,品牌数缩减至5个、产品总数控制在50个以内。有利于集团加强品牌管控,维护品牌声誉和价值。4、重视系列酒发展,实现10亿级到百亿级的巨大跨越。任职茅台以来,李保芳十分重视系列酒发展。多次表示要将系列酒提到与茅台酒同等地位。并公开表示,现在的系列酒加入茅台酒基酒,酒质上有了很大提升。2019年茅台系列酒营收102亿,实现从十亿级到百亿级的巨大跨越,这离不开李保芳的大力支持。2019年12月24日,启动“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三年规划投资600亿元,分批建设30个项目。如此大规模集中开工,在茅台历史上,尚属首次,意义深远。2019年生产茅台酒基酒约4.99万吨,项目建成后,茅台酒产能将提升至5.6万吨,让更多消费者买到茅台酒。自李保芳出任集团董事长以来,聂永(茅台集团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董事长)、高守洪(茅台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自力(茅台集团原总经理)、肖华伟(茅台电商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强(茅台机场公司副总经理)、马玉鹏(茅台原总经理助理、茅台酒销售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静(茅台集团电子商务公司系列酒原负责人)、王崇琳(茅台前副总经理、茅台酒销售公司董事长)、杜光义(原茅台集团党委委员、股份公司原副总经理、茅台酒销售公司董事长)、罗爱军(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原华东大区经理,上海茅台实业公司原经理、上海贵州茅台王子酒有限责任公司原法人代表、执行董事)10位高管被查,均涉嫌“贪污受贿”。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披露,2019年贵州共查处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167起、处理18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6人。如此铁腕,推动了茅台企业内部调整改革,带来了新风。不禁让人猜想,60岁接管茅台的李保芳,是专程来反腐的吗?茅台自2001年开始向工商局申请“国酒”商标,经过季克良、袁仁国、李保芳三届董事长的不懈努力,均未通过。2018年7月,茅台集团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商标评审委员会,要求撤销对“国酒”商标不予注册的决定,同时将五粮液、剑南春、汾酒、郎酒等31家企业和机构列为第三人。 2018年8月,这场诉讼之战还未开始就宣告结束。茅台向商评委和兄弟企业致歉,撤回“国酒”商标的申请。 2019年6月30日,“国酒茅台”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对于茅台放弃国酒商标,市场上出现不少唱衰声音:没有国酒加持,茅台就要完了。然而现实是2019年茅台股票破千、市值站稳万亿、销售额破千亿,成为当之无愧的白酒龙头企业。正如李保芳所说:茅台的品牌力量,不应也不能靠国酒的加持。只要一心一意做好产品,提高服务,“国酒”美誉自然会在用户心里扎根、长存。李保芳表示:“一味竞争只是你死我活,唯有竞合才能取胜”。为此李保芳积极倡导开放、竞合的思想,多次带队去兄弟企业学习,吸取各家所长辅助茅台进步。与公众和媒体开放相处,极大提升了茅台的魅力形象,赢得了良好的舆论环境。2019年初,以李保芳的《我对文化茅台的一些思考》为标志,“文化茅台”建设作为茅台集团发展的新的战略高度被固定下来。此后,“文化茅台”先后走进智利、坦桑尼亚、阿根廷、肯尼亚等国家,开展品牌推广活动,亮相泰国、日本、新加坡等酒类展会,不仅增加国际知名度、扩大海外市场,同时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李保芳表示:“一个企业满足不了员工的收入、无法为地方做贡献,这样的企业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茅台不仅携手丹寨县、道真县,推动当地脱贫致富,还发起“‘茅台王子·明亮少年’贵州希望工程陪伴行动”公益活动,助力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发起“贵州大曲·点滴有爱”(贵在爱老)公益活动,将帮扶内容聚焦为“老年人”群体。除了反哺家乡,茅台更是把资助重点向西藏、四川省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倾斜,更深入地投入精准扶贫。在李保芳看来,茅台的社会责任无非两点:一是把产品做到极致,把最好的产品贡献给社会和消费者;另一方面就是公益,茅台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的同时,也要把效益回馈给社会。 在李保芳执掌茅台的22个月里,无论营收、利润还是市值,都有前所未有的突破。而当茅台跨越千亿、冲击新高的时候,李保芳却悄然卸任。正如李保芳在2019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汇报会的那句话: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对于这位在任时间最短的董事长,他交出的答卷你满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