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省名中医李琦: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经验总结

 摘录中医 2021-05-01

图片

尿酸性肾病又称高尿酸血症肾病、痛风性肾病,是指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临床表现有3种,即慢性尿酸性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和尿酸结石,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高尿酸血症、轻中度蛋白尿、酸性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也可有水肿、关节肿胀不利等。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蛋白、高嘌呤饮食摄入增加、运功量减少,尿酸性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本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现将治疗尿酸性肾病经验简述如下——


图片
病因病机

尿酸性肾病在中医学中并无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淋证”“痹症”“水肿”“溺毒”等范畴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提到“诸琳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

《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而为痹。”

《金匮要略》:“历节病,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以上描述与尿酸性肾病症状相似。本人认为尿酸性肾病以肾脾肝亏虚为本,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病理产物——湿、热、痰、淤为标,其中湿、热、痰与脾有关,瘀则为“久病从瘀”

1. 肾气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久病,后天劳逸不当导致肾气亏虚。肾主水,肾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液内停,形成水肿;肾气虚排浊不利,烛液不能下注膀胱排出体外,滞留于体内,故为溺毒。

2. 脾气虚弱

摄食不足或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气受损,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不行,泛溢肌肤,而致水肿。

3. 肝肾两虚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肾精亏虚,肝血不足,脉络失荣,则历节。

4. 湿热蕴阻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生湿,湿从热化,湿热阻络,不通则痛,则痹症;湿热煎熬尿液,尿中杂质结为砂石,则石淋。

5. 痰湿痹阻

脾为生痰之器,脾虚生湿化痰,痰阻脉络,不通则痛,则痹症。

6. 瘀血阻络

久病脏腑虚弱,正气亏虚,气虚生血乏源,血行不畅,瘀阻脉络,而成痹症。

图片
尿酸性肾病的辨证论治

1. 肾气不足

主症关节酸痛肿胀,腰膝酸软,双下肢浮肿,神疲乏力,耳鸣耳聋,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治宜益气补肾为主

方以黄芪六味地黄汤加减:黄芪30g、生地黄15g、丹皮15g、山茱萸15g、山药30g、茯苓15g、白术15g、炒杜仲15g、怀牛膝15g、炒薏苡仁30g、炒神曲15g、甘草5g。偏阴虚者加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等;偏阳虚者加肉桂、淫羊藿、仙茅等。

2. 脾气虚弱

主症关节酸痛肿胀,腹胀纳少,食后胀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神疲倦怠,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气虚肿满,舌淡苔白,脉缓弱,治宜益气健脾为主

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白扁豆15g、山药15g、陈皮15g、莲子15g、砂仁15g、炒薏苡仁30g、桔梗15g、甘草5g。呕吐痞闷者,加法半夏、竹茹等;水肿者,加车前子、猪苓等。

3. 肝肾两虚

主症:腰膝疼痛,头晕目眩,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耳鸣遗精,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益肝肾,补气血为主

方以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5g、川芎15g、防风15g、赤芍15g、当归15g、生地黄15g、茯苓15g、炒续断15g、炒杜仲15g、怀牛膝15g、细辛3g、桂枝10g、甘草5g。口咽干燥,手足心热者,加炒知母、炒黄檗等;腰痛者加炒杜仲、狗脊、炒续断等。

4. 湿热蕴阻

主症:关节红肿热痛,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可伴有发热头痛,口苦口黏,脘腹痞闷,呕恶厌食,或尿中时有沙石,或腰痛尿血,或尿频尿痛,尿少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除湿通络为主

方以忍冬藤汤加减:忍冬藤30g、炒黄檗15g、怀牛膝15g、秦艽15g、独活15g、防风15g、川芎15g、赤芍15g、桂枝10g、伸筋草15g、炒杜仲15g、炒薏苡仁30g、炒神曲20g、海桐皮15g、灯盏细辛15g、焦山楂15g、丹参15g、甘草5g。结石者,加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等;尿血者、加白茅根、小蓟、地榆炭等;尿频尿痛者加金银花、蒲公英等。

5. 痰湿痹阻

主症:关节沉重酸痛,肿胀不红,屈伸不利,纳呆恶心,口干不欲饮,胸脘痞闷、浮肿,尿少,苔白腻,脉滑或细弦,治宜祛湿化痰通络为主

方以桂枝四物汤加减: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桂枝15g、粉葛15g、羌活15g、独活15g、秦艽15g、防风15g、细辛3 g、炒薏苡仁30g、伸筋草15g、煅龙骨15g、炒神曲30g、麦冬15g、竹茹10g、焦山楂15g、木香5g、灯盏细辛15g、炒稻芽15g、郁金15g、炒续断15g、甘草5g。痰湿困脾者,加陈皮、法半夏、茯苓、苍术等;夹寒者,加制附子、麻黄、炮姜等。

6. 瘀血阻络

主症:肌肉关节肿胀刺痛或麻木,屈伸不利,或关节僵硬变形,面色晦暗,身有瘀斑,肌肤甲错,舌质淡或暗、瘀斑,舌苔白滑,脉沉细或沉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为主

方以桃红四物汤加减:生地黄1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甘草5g、桃仁15g、红花15g、炒杜仲15g、怀牛膝15g、炒续断15g、鸡血藤15g、郁金15g、桂枝10g、麦冬15g、墨早莲15g、黄芪15g、女贞子15g、焦山楂15g、粉葛15g、丹参15g。关节畸形者加威灵仙、海桐皮;瘀血较重者,加用莪术、三棱、地龙等。
图片

本期专家:李琦


云南省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重点中医专科、云南省中医名科肾病科学术带头人。

擅长:肾病、肾结石、蛋白尿、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统感染、IgA肾病肾功能不全、腰痛、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

扫码即可问诊

责任编辑丨杨政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