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目送

 昵称tPGhnJKW 2021-05-02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



父母一起送我去大学报到,
虽然我出生就离开父母,
在舅舅阿姨外婆的陪伴下成长,
与父母聚少离多。
但是在陌生的城市了,
目送着父母离开,
总有种难以形容的失落感。

前段时间妈妈说起过,
到时候我要是去纽约,
她和爸爸一起送我到深圳。
这大概是父母最含蓄的牵挂吧。

我心想,
他们能送我到深圳,
却不能送我到香港,
能送我到香港,
却又不能送我到纽约。
送君千里,
终须一别。
不想他们在陌生的城市里,
感受着我当年的失落。

从小到大,
我都是比较软弱不够独立,
记得高中感冒发烧都要等着父母来接我,
自己不会去看医生吃药。
老爸总说,
“你一个电话我就要飞来你身边,
以后你读大学感冒了,
是不是也坚决等我飞车来接你才肯去看。”

大学毕业时,
父母也迟迟不放心我踏入职场,
妈妈说,
“有牛你还怕没车拉吗?”
那时候他们都是极度保护我的成长。
直到我工作以后,
父母才开始慢慢放手。

同学曾经和我说,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新生儿,
父母24小时精心呵护着小宝宝,
夜晚都要起来好几次冲奶粉换尿布。
随着宝宝的成长,
妈妈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逐渐递减,
而孩子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也在递减,
上小学可能就是放学回家及放假的时间,
大学就只有寒暑假了,
工作就只剩公众假期了。

比起子女目送父母回家的失落感,
父母目送子女远行更多是不舍与牵挂。
有太多的父母总是竭尽全力地保护子女,
而残酷的现实常常要求温室花朵立刻长大。
离别在所难免。

我记得在珠海的时候,
阿姨和表妹们送我坐车时,
我总是赶紧上车找好位置坐下,
只有头也不回地离开,
当她们已经看不见我的时候才慢慢转身回家。

而我每当回过头看,
看到为我送行的家人的目光,
正在四处寻找我的身影却找不到时,
他们眼里的不舍与失落,
总让我特别伤感。

这会让我想起作家龙应台《目送》里的一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
不必追。”

2021.5.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