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族的祭祀盛会

 天下掌故 2021-05-02
     蒙古族的祭祀盛会
         新月

     在蒙古草原,一年四季都有盛大的祭祀盛会,极富地方色彩。四季祭祀盛会是成吉思汗陵的祭祀活动,主要是为了纪念这位草原伟人对草原人民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成吉思汗一生征战,结束了蒙古草原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
        1277年,成吉思汗病逝,部下按蒙古族传统进行遗体秘葬的同时,遵照他的遗言将衣冠等遗物运到鄂尔多斯高原伊金霍洛旗安葬,并从宫廷守卫者中挑出500户从事守陵和祭祀,这些人称为“达尔扈特人”,意思是富有神圣使命的人。
       春季大祭,蒙古语称为“查干苏鲁克”,意为洁白如玉的畜群。它是四季祭祀大会中规模最大的祭祀活动,在农历每年三月十七至二十四举行,三月二十一为主祭日。
       在鄂尔多斯达尔扈特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成吉思汗在他五十寿辰的正月初一,忽然得了重病,两个月后的农历三月二十一痊愈。因此,他将这化险为夷的农历三月二十一这天定为祭日,当天就拉起万里链绳,拴起万头牲畜,将九九八十一匹白乳马之乳,向苍天泼洒,以祭苍天。并将溜圆白骏涂抹成圣驹,称作上天所赐的神驹等形式来庆祝。这次祭祀就称为“查干苏鲁克节”。
       元代史料《十福经典白史》记载:成吉思汗系母马九十九匹,洒圣乳而祭天。
       查干苏鲁克大典中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包括:八白宫聚集仪式、嘎日利祭、祭天仪式、金殿大祭、巴图吉勒祭、招福仪式等。
      夏季大典,又叫“夏季淖尔大祭”“淖尔大祭”或“大节”,也可称为“盛奶节”,“淖尔”是蒙古语,意为“湖泊”。淖尔大典有“盛奶大典”之意。大典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举行。
       淖尔大典形成于成吉思汗时期。成吉思汗在客鲁伦河畔祭洒马奶的大典上,奖赏为建立大蒙古国做出贡献的有功之臣。
       从此,每年举行这一仪式。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将这一仪式正式钦定为成吉思汗“四时大典”之一。
       淖尔大典中的祭祀程序包括念献哈达、献神灯、献全羊、献圣酒,举行祭香火,念诵祭文、祭词。祭奠中要念诵《圣主伊克芒赖图格勒》。《圣主伊克芒赖图格勒》,除了在淖尔大祭中念诵外,其他任何大小祭祀中都不念诵。
       按照祭祀的规定,凡是为蒙古王朝做过贡献的英雄大将,都要在大祭中讴歌,并使他们的后代享受淖尔大祭的奖赏。
       作为世代从事成吉思汗陵守护、管理和祭祀的达尔扈特人,身着蒙古族传统民族服饰,带着酥油、砖茶、羊背子等供品按照传统祭祀程序举行念诵祭文、献神灯、献圣酒等仪式,以此来祭拜祖先,并祈求苍天、圣主保佑大地,使草原六畜兴旺,鲜奶像湖泊一样丰盛,牧人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秋季大典,蒙古语称为“斯日格大典”,每年农历九月十二日举行。“斯日格”,为马驹嘴上戴的禁奶叉。“斯日格大典”即“禁奶大典”。从这一天开始,母马禁奶,人们不再挤母马的奶,盘收练绳,将马驹从练绳上解放出来,使马驹自由地吃母马的奶了,对马驹而言,是“开奶节”。
       冬季大祭又叫“达斯玛大典”,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三举行。蒙语“达斯玛”是“皮条”的尊称。达斯玛大典即“皮条大典”之意。文献《十福经典白史》中记载:
      冬季中月初三,由于曾向成吉思汗表示祝福,故放置达斯玛之典礼于这天举行。
      鄂尔多斯人传说:成吉思汗出生的那年冬天,被放在一个新做的暖襁褓里,外面用山羊皮条包扎起来并加以祝福,达斯玛祭就是为了纪念此事。
       从此以后,小孩儿出生后,选择吉祥之日,用鲜奶点祭,举行祝福庆典。忽必烈时期,将此庆典列入为“四时大典”。
       按规定,达斯玛大典中所需的祭品,除正常的季祭的全羊外,其他所有祭品等,必须由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王爷、台吉们准备。
       十月初三,达斯玛大典正式开始,首先将准备好的皮条九根一包,包成两包。然后将前一年放在成吉思汗灵柩中的皮条取出来,再把新包的皮条放进去,取出的旧皮条作为圣物,分割成小块,给朝拜者分发。蒙古族人将皮条带在身上或放在家里,祈祷圣主保佑他们。接着,举行祭祀仪式。
      祭礼的程序,吟诵的祝词、祭词、祭文、祭歌等,与其他四季大祭的殿内祭祀相同。冬季,达斯玛大典一结束,成吉思汗一年的“四时大典”也就全部结束。


新月—— 王颖莉,编辑、策划。双本学历——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传媒大学。主修古典文学和编剧编导,广告宣传,品牌包装。吉林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主修蒙古史。原《京华时报》副刊编辑,现任影视编辑,广告文案编辑,品牌包装策划,文化旅游宣传,文化旅游课程研发等职。写有文化散文集《霜天残月》,抒情散文集《城事赤峰》,历史文化剧本《日出红山》,蒙元文化系列书籍《行走在文明的长河——蒙元文化巡礼》。

                                     
                                            喜欢作者扫码打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