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和茶友乘船登岛,优游其间,感觉到景色清幽的三潭印月,处处都有祟佛文化的印迹。 佛教自汉代从印度传入我国,杭州佛教始于东晋,兴于五代,盛于南宋,号称'东南佛国”。小瀛洲早年亦有寺宇,现仍有开网亭,卍字亭,我心相印亭等。外湖三塔即为浮屠;内湖又名'放生池'。置身于此境此韵的清净地,心地光明,身心万物和,心灵似乎得到一次超凡脱俗的洗礼……。 三潭印月,是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柳堤与曲桥形成'田'字格局,使得岛中有湖,湖中有岛。亭阁楼台凌水倒映,垂柳、睡莲、红枫、芙蓉等花木扶疏,花影迷离。晨响昏夜,晴雾雨雪的天时变幻中,展现出各不相同的四季美景,尤其仲秋时节,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交相辉映,令人神思遄飞,恍若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岛,故美名'小瀛洲'。 我心相印亭,位于岛最南端,是观赏湖上“三潭印月'们观景亭,始建于清代。“我心相印'原为佛教语汇,意为:'不言语,彼此会意。'引申为我心相印。![]() ![]() ![]() ![]() ![]() ![]() ![]() ![]() 题名景观“三潭印月',始于南宋,历经演变,至清康熙帝钦点御题四字景目,並立碑筑亭而定型。![]() 池塘睡莲![]() ![]() 莺啼垂柳![]() 花鸟厅,清代建筑风格,1959年修建。![]() 南舒亭,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 ![]() ![]() 鱼沼秋蓉,是清雍正年间品题的“西湖十八景'之一。在湖中湖周围,历来遍植木芙蓉,“花时烂若锦绣,与湖中金鱼相映成趣'。![]() ![]() ![]() 曲径通幽![]() ![]() ![]() ![]() 卍字亭,清光绪年间始建,2005年仿原样重修。亭外观为卍字形,寓言“万方安和',即四海承平,天下太平之意。这种建筑是中国建筑中仅见的一个特例。![]() 卍字亭,由春和、夏凉、秋爽、冬净组成。舂和![]() 夏凉![]() 秋爽![]() 冬净![]() ![]() ![]() ![]() ![]() 从南面的卍字亭,到这里的亭亭亭,开网亭,先贤祠的建筑间,以三座曲桥,二座平桥相互连接。水池中还点缀有以平桥绕行的湖石假山“九狮石”,整组建筑形态各异,布局灵活,形成迂回透曲的园林空间。![]() ![]() ![]() ![]() ![]() ![]() ![]() ![]() ![]() 亭亭亭![]() ![]() ![]() ![]() ![]() ![]() 九狮石,江南园林以'漏、透、瘦'为特色的太湖景观石,是必不可少的。九狮石,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石形玲珑趣致,似有九只小狮盘叠嬉戏。![]() ![]() 开网亭,清光绪年代始建。不多见的三角小亭,别具一格。两面临水,一面通道。取佛经中“网开一面,放生而去”之意。![]() ![]() 先贤祠![]() ![]() ![]() ![]() 小瀛洲![]() ![]() 闲放台,为木构三开间,周围廊歇山顶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原为彭玉麟的退省庵。彭玉麟,湖南衡阳人,曾任水师提督,兵部右侍郎,有廉直名,其多有联语留于西湖名胜。此台名取清代大学士高江村诗句:“圣朝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 ![]() ![]() ![]() ![]() 来自话题 |
|
来自: 昵称35641324 > 《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