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钙约占体重的2%,成人体内含钙总量约为1200g,其中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存在形式主要为羟磷灰石。约1%钙以游离结合离子存在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统称(混溶钙池) 骨钙更新:幼儿1-2年,成人10-12年。40岁以后骨中钙逐渐减少,转换速度为每年0.7%,绝经后,骨质流失加快,易变形、骨折、骨质疏松症。 吸收率与年龄有关:婴儿吸收率超过50%,儿童40%,成人20%,40岁以后逐渐下降。 钙质多是碱性食物,磷质多的就是酸性食物。从营养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身体健康的保障。 钙元素还有辅助维护人体酸碱平衡和助凝血的作用。 利于钙吸收: 1.维生素D:(D是以D3(胆钙化醇和D2麦角钙化醇)两种形式常见。D3经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来;D2是植物体内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来,其活性只有D3的三分之一。); 2.蛋白质:赖氨酸(大豆中蛋白质)、色氨酸(红肉中蛋白质)、乳糖(奶类制品)和适当的钙磷比例。 不利于钙吸收因素:
食物来源 1.奶和奶制品最好来源,吸收率高; 2.豆类、坚果、绿色菜较好; 3.虾皮、海带、发菜、芝麻含量高。
有效饮食搭配 小鱼(钙)+坚果(镁)共同发挥作用。效果更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