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对地方景致的总结,常有八景、十景的总结,放之于历史文化名城——武威也同样不例外。旧有凉州城内八景和城外八景的总结,加起来则是凉州十六景。其中凉州城内八景为:文笔三峰、大云晓钟、鱼跃龙门、滚龙石、夜雨打瓦、千里眼、七星剑、罗什倒影;凉州城外八景为绿夜春耕、平沙夜月、天梯古雪、镇西晓角、狄台烟草、金塔晴霞、黄羊秋牧、莲花壶天。这些景色,或人文、或自然,人工天然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凉州历史上的景观,与今日八个景点之八景总结,更见古人总结之功力,而且更是将一年四季、一日三时、一年四季等特色纳入景观评定的审美中去,如绿野春耕在春、大云晓钟在晨、平沙秋月在秋、金塔晴霞在晴,将自然景观与时间结合,这样的景观总结,无疑是有美感在其中的,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审美论的体现。 这些景观历经时代变迁,大多已经不可再见,幸有古人题词题咏,还可从诗词中见出旧日胜景的特点来。题咏八景者,最出名者为凉州邑人张绍美的组诗《凉州八景》,以八首诗分咏八景,取材又不限于城内城外,为地方历史景观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 张绍美,字昆岩,甘肃武威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廪生,雍正元年(1723年)应孝廉方正科荐举,授广东惠来知今。继升廉州知府,广东雷琼道。后辞官回归故里。曾主编《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著作有《灌砚堂诗钞》。其《凉州八景》组诗为: 绿 野 春 耕 孚甲早分穑事兴,膏腴成亩各西东。 杏花人趁锄梨雨,乳哺鸦鸣柳陌风。 王税待靡收获后,云耕先入画图中。 边陲广有桑麻乐,祈谷占年处处间。 天 梯 古 雪 神龙西跃驾层峦,万古云霄玉臂寒。 北海当年毡共啖,南窗此日练同看。 晶莹不让乾坤老,霜鬓徒惊岁月残。 未便屯膏空积素,融流分润六渠宽。 狄 台 烟 草 荒台昔日说屯师,路出河湟到涧湄。 千载勋名存面具,九层遗迹在边垂。 色侵古陌春生暖,烟锁重城月上移。 五姓纷争无尺土,争如名胜动人思。 大 云 晓 钟 梵天幽静暮烟深,声教常闻震远音。 花雨一天云外落,松风满院月中吟。 南园归雁惊寻侣,北渚眠鸥稳趁心。 吼罢蒲牢僧入定,更无响度绿萝荫。 平 沙 夜 月 雁塞沙沉一掌平,夜来如水漾轻盈。 笛声不动霜华静,练色如新玉宇清。 雕落寒限河欲曙,兔眠深窟月长明。 黄昏每晃三秋影,一碧无垠万里晴。 镇 西 晓 角 天宝开元法曲新,层楼卧听晓吹频。 风飘律吕星初落,霜悒旌旗塞不尘。 悲感胡笳十八拍,号令铁甲五千人。 久知幕府军容肃,拱卫神京半尾秦。 金 塔 晴 霞 金光照耀矗扶登,七级千寻万缕腾。 碎宝造成晴晃日,四龙呵护迥超乘。 仰窥碧落红尘远,俯瞰青塍紫气蒸。 高到天门璀璨处,铎声清出白云层。 黄 羊 秋 牧 一线中通界远荒,长川历历抱西凉。 草肥秋声嘶蕃马,雾遍山原拥牧羊。 苏武廿年持汉节,嫖姚万里拓秦疆。 几回听处横吹笛,杨柳春风忆夕阳。 组诗语言清丽,多化用典故,又能不露痕迹,表现出作者很高的文学功底出来。风格清新自然,能够很好得抓住景物一时的特色进行描绘,又能不限于时、地的局限,将思绪放之于历史长河中,将汉唐的武功军威之盛和两千年的文脉长流融入诗句中,景、思合一,给组诗打上了很浓的凭吊气息。当然,类于“边陲广有桑麻乐,祈谷占年处处间”之句,虽然表现出了凉州的富庶,但是又带有了应制诗的富贵气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