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风的新闻特别多,江苏南通风灾罕见达到14级,京广高铁因大风天气吹扬地膜致接触网故障而停运等等。 ![]() 风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看感觉,这样也没有难倒古人, 古人造风字,先用鸟在天上风来表达,意思是鸟是靠着风才能飞起。 ![]() 因此,【风】的甲骨文, 与【凤(鳳)】字同源, 画一只天上飞翔的鸟。 只是字形太复杂,使用并不便捷。 改换了表达方式: 由【凡+虫】来会意。 ![]() 【风(風)】,凡+虫 本义:风吹虫动,风以动万物。 引申为:八风。 我们经常说“八面来风”,就是来自“八风”, “八风”指什么? 东方曰明庶风, 东南曰清明风, 南方曰景风, 西南曰凉风, 西方曰阊风, 西北曰不周风, 北方曰广莫风, 东北曰融风。 《乐记》:八风从律而不姦。 八风从律,应节至也。 左氏传: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八卦之风。 乾音石其风不周, 坎音革,其风广莫, 艮音匏,其风融。 震音竹,其风明庶。 巽音木,其风清明。 离音丝,其风景。 坤音土,其风凉。 兑音金,其风阊。 八风,应时节而生 八风、八节、八卦相应 易通卦验曰: 立春,调风至。 春分,明庶风至。 立夏,清明风至。 夏至,景风至。 立秋,凉风至。 秋分,阊风至。 立冬,不周风至。 冬至,广莫风至。 ![]() 【飘(飄)】,票+风。 其中【票】字本义是:火飞。 【飘】在《说文》中为:回飞。即回旋之风 本义: 旋风。随风飞动。 《诗·桧风》:匪风飘兮。 《前汉·蒯通传》:飘至风起。谓疾风。 ![]() 【䫻 yù】,風+日 大風也。 《庾阐·海赋》:百川辐辏,四渎横通。迥䫻泱漭,耸散穹窿。 《韩愈诗》:如新去耵聍,雷霆逼飓䫻。 《唐书·百官志》:有䫻海道。 ![]() 【飐(颭) zhǎn】,风+占 《说文》:風吹浪動也。 《正字通》:凡风动物,与物受风摇曳者,皆谓之飐。 本义指:风吹浪动,风吹物动。 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清·陈维崧《水调歌头·昨夜湔裙罢》: 一寸双文画板,风飐绣旗开。 《刘歆·遂初赋》: 猋风盲其飘忽兮。回飐飐其冷冷。 ![]() 【飒(颯)sà】,立+风 《说文》:翔风也。风声也。 本义:风声。 《楚辞·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 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 杜甫《寓同谷歌》: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引申为:衰。 杜甫《夔府书怀诗》:白首飒凄其。 《岑参诗》:鬓毛飒已苍。 ![]() 【 xuè】,風+术 《说文》:小风 ![]() 【颲 liè】,風+列 《说文》:烈风 本义指:风势强劲。(风)猛烈,恶风。 也指:寒风凛冽 《尚书·舜典》:烈风雷雨勿迷。 南朝梁·武帝《孝思赋》:旅雁鸣而哀哀,朔风鼓而颲颲。 ![]() 【䬆 lì】,風+利 《说文》:風雨暴疾也。 本义:暴风。 ![]() 【䬍 hū】,風+忽 《说文》:疾风也。 本义:快速、猛烈之风 ![]() 【 liáng】,京+風。此京是凉字省了“冫”。 《说文》:北风谓之。 《尔雅》: 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 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 ![]() 【颺 yáng】,風+昜 《说文》:风所飞扬也。 本义:风吹。 唐·许浑《送客归峡中》:江风扬帆急,山月下楼迟。 引申义:显扬,发扬。 《书·益稷》:工以纳言,时而扬之。(是正其义而扬道之。)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 宋苏轼《南安军学记》:故使乐工采其讴谣讽议之言,而扬之以观其心。通“扬”。 高飞。 《后汉书·卷七五·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扬去。 簸扬,去除谷物的外皮。 《晋书·卷五六·孙楚传》:簸之扬之,糠秕 在前。 通“扬”。 抛、丢。 《五灯会元·卷一九·东山觉禅师》:扬下屠刀,立地成佛。 《聊斋志异·卷一·瞳人语》:言已,掬辙土扬生。 ![]() 【䬑 wèi】,風+胃 本义:大风。 ![]() 【飂 liù】,风+翏 《说文》:高风也。 《淮南子·览冥训》:至阴飂飂,至阳赫赫。 【颱】,風+台。 【 飓(颶)jù】,风+具。 【颱、台、臺】三字合并简化为【台】字, 【颱】,专指:台风。 发生在西太平洋上 由强烈的热带性低气压 或热带气旋所引起的暴风, 其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时即为台风。 也称为:飓风。 ![]() 【飙(飆)biāo】,猋biāo +风。 猋,狗奔跑的样子 《说文》:扶摇风也。 扶摇谓之猋。上行风谓之扶摇。 本义:暴风。 如: 飙举电至(形容声势大,速度快) 《沈约诗》:来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飙。 《子昂诗》:盲飙忽号怒。 《韩愈诗》:雪霜刻似惨,狞飙折空衢。 南通风灾平地起了14级,古人会用以上的哪个字来记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