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大道之7

 国民一员 2021-05-03


睦南道60号­——林必锦故居

建筑特色:

   为砖木结构的西式平房,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约有270多平方米。大筒瓦顶,三槽窗。虽为平房,但结构合理,住用方便。卧室、餐厅、客厅、书房、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一应俱全。内部装修精美,顶部有灯光灰线。室外前后都有宽敞的院落,花木扶苏,有石榴树、丁香花等多种花木,开花之时景色优美,花香满园。后院里还有个小锅炉房,用于冬天的采暖,还有车房等设施,配备很齐全。


林必锦生平:

   林必锦(1911-1996),男,中国著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福建永福(今永泰)人。1938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北平中央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天津恩光医院医师。1956年,林必锦创立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并首任科主任。此后,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基础上,又成立天津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林必锦任首任所长。他是我国耳鼻喉医学的创始人之一。

   与那些出生在富裕家庭,从小抱定“医学救国”的“名门之后”不同,林必锦是从福建永泰的一个没落的家庭中走出来的“贫困生”。尽管学有所成之后,精湛医术令他誉满天下,但年轻时布满荆棘的求学之路,在他的一生中似乎更值得记取。

   二十世纪初的福建永泰县嵩口镇,林必锦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书香世家。他的父母向往读书,但却只能以种菜为生。9岁那年,林父病逝,不久之后他的三个兄长也都相继去世,姐姐被迫去做了童养媳,一个八口之家转眼间只剩下一位寡母带着一对兄弟。贫困的家境,没有压垮林必锦的精神,反而激发出他发奋读书的动力。在家人和亲友的鼎力支持下,两年之后,抱定医学救国的林必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

  林必锦的业余爱好之一是爬山。“逢山必登,登山必达顶”是他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有一次,他路过泰安,远远看见泰山,心里就抑制不住了,非要改变行程留宿一夜。第二天清晨,林必锦早早地来到泰山脚下,兴冲冲地朝山顶进发。他一路马不停蹄,过了“十八盘”“回马岭”,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斗,终于到了“日观峰”,实现了“会当凌绝顶”的愿望。据林必锦的亲友回忆,他还攀登过五台山、峨眉山、黄山、庐山……中国的名山,他几乎都攀登过。登山的时候,他总是激励自己,也激励身边的人:“登山能锻炼人的意志,越是在高山峻岭,悬崖峭壁面前,我越要登上去,战胜它。”

   在临床上,林必锦有许多重大成果。1951年创制金属橄榄头式食道引线扩张探子,解决了化学烧伤后食道瘢痕性狭窄的扩张手术问题。1981年研究喉发声重建术获得成功。在副鼻窦、中耳肿瘤手术治疗方面,将传统性颈淋巴清扫术改进为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

  生活中的林必锦十分简朴。据他的长女林孝玉回忆:“他喜欢锻炼,每天早上都在睦南道晨跑,所以他身体很好,到了80多岁还能每天去上班,甚至参与手术。”对待子女,他从没有刻意要求,几个子女中,只有长女和最小的女儿从事了医务工作。“我父亲对我们没有特别要求,我们姐弟几个都是按照自己志愿选择的职业。他觉得孩子们只要好好学习,不出去惹麻烦,不是在社会上闲混就行”。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一代名医林必锦就是用自己的行动,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