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长征宿营云坛圩:篝火的温暖

 大明梅语 2021-05-03

篝火的温暖

胡吉雄

1934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公历11月21日)下午,红三军团第十一团作为先遣队,从蓝山盘石圩进入宁远盘石圩。第十一团的团长是邓国清是宁远县人,当年27岁,参加过平江起义,曾任红三军十九师师长,19329月,邓国清被调去任红3军团2师任师长,12月整编搭挡政委张爱萍,任十一团团长。

该部红军进入宁远后才发现,许多群众都跑到山上躲避去了。这天,恰逢梅翠村胡玉贵(时年27岁)的三女儿弄瓦之喜(女孩满三朝),一些吃酒回来的人还不知情,便没外出躲避。邓国清是宁远人,讲的是宁远话,在与群从打交道方面自然是轻车路熟。

“咚咚咚!”邓国清敲开了时年17岁的盘石圩周石保家的大门。邓国清一通地道的宁远话:“小兄弟,我们是红军,我也宁远人。老百姓都跑到哪里去了呢?”听到宁远话,周石保一家倍感亲切,把红军让进了家里。

十一团的团指挥部就设在了周石保家里。梅翠、盘石圩(今云坛)、毛坪头、大岭山等村落都住满了十一团的红军战士,村民大多外出躲避了,红军战士只能露宿在街头的屋檐下。此情此景,周石保父亲感动得流下眼泪,世上竟有如此守纪爱民的部队!他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他觉得,他要为红军做点什么。

周石保父亲把周石保叫到身边,耳语几句后。周石保父子开始分头行动。周石保走出家门四处打听谁家有木柴卖,转了几户人家,终于买来了六百多斤木柴,在屋子内外烧起了熊熊大火,让红军取暖。这干柴遇上火苗“呼哧呼哧”的燃烧,令人不禁想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篝火越燃越旺,在漫漫长夜里,不断驱走寒冷与黑暗,曾伴随红军在秋收起义的前夜燃烧过,曾伴随红军在井冈山上燃烧过,曾伴随红军在中华苏维埃红色首都瑞金燃烧过,给红军将士们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如今在湘南宁远拥护爱戴红军的这一片热土上点燃的不只是火种,更是点燃了老百姓支持红色革命的热情与对共产主义追求向往的理想信念。

周石保的父亲还把米缸里仅有的两斗多米全部都拿出来,淘洗干净,放进自家平常酿酒才用的大锅里,把火生旺,给红军煮饭吃。艰苦的岁月就是这样,紧张激烈的战斗与急行军会使人忘记饥饿和疲劳,一旦休息,能吃上一点红薯之类的干粮或睡上一个小觉,就会觉得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要是能够吃上大米饭,那可觉得真是喷香极了!

许多远方来的红军充分感受周石保父子的热情关心和拥护支持,就在周石保家住宿,跟他们聊家常,讲述红军征战的故事。红军住村后,还帮老百姓挑水、扫地。他们有的晚上睡在屋檐下,用门板做床,天亮走时将门板上好。还有一部分红军为了安全起见,在野外宿营。

第二天 ,红军大部队沿着先遣队的路线经过盘石圩村,往梅翠、云潭方向奔去,当日晚上那支先遣部队仍在周石保所在的盘石圩村住宿。

在村里,红军用纸写上“红军是穷人的革命队伍”、“打土豪,分田地”、“穷人要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等宣传标语,粘贴在墙壁上。只可惜,后来国民党追兵一到,立即将标语撕毁了。

为扩大中华苏维埃对老百姓的影响,红军设立了银行兑换处,供群众用红军纸币兑换银圆。周石保隔壁邻居家卖油炸红薯给红军吃,收的是苏维埃纸币,后面到兑换处换了几块银圆。

村民帮助红军带路,抄近道奔走到村周围的山头上站岗放哨,以观察敌军追击变化情况,没想到红军居然给了铜板作路费。红军派了侦察班对出入村庄的可疑人进行盘查,以防止敌人破坏捣乱。

十七日早晨,红军派周石保出去喊回了一些躲在外面山上的群众,在周石保家门口开了群众大会。一个姓王的首长向大家宣讲革命道理:“蒋介石背叛革命,卖国腐败;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穷人要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红军干部认识到打击地主豪绅的嚣张气焰,对唤起民众很有必要,带领大家呼喊了“穷人要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紧接着向围观的群众继续发表演说:“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工人农民的子弟兵,是帮助穷人打土豪,求解放的......”他的讲话通俗易懂,与会的群众越来越多,掌声雷动,个个听得眉飞色舞。

红军纪律严明,帮助穷苦人民打土豪的消息迅速传开了。躲到村外的穷人,纷纷返回到村里,整个村子沸腾起来了,如潮的掌声响彻云霄。

红军战士打开了财主的粮仓,把稻谷分给了穷人,杀了财主的猪,与穷苦百姓共吃。他们还搜了大财主家的浮财,把搜出的银圆连同衣物用具,全部分给了穷人。

开过会后,红军就上了高岭山,挖了战壕,准备阻击尾追的敌兵。很快国民党李抱冰的部队就从红军来的路线追赶过来了。吃过午饭后,头一天就在云潭大岭山脚一带宿营的红军又折返回来,占领制高点——对门岭,即云潭的凤形岭以及马公岭等山头。

当国民党兵追到大龟形岭时,红军开始向敌人猛烈开火。凤形岭与大龟形岭相对的中间开阔地有一小水凉亭,国民党军在那里打了一阵后,就败退了。红军就乘机撤往云潭方向去了。几天后,村民发现有一名被打死的红军战士,就凑钱把他在大龟形岭上掩埋了。

从盘石圩转移出来的红军占领高岭山,向国民党追兵开火,打了一个多小时,国民党兵就退下来了。周石保带人支援前线,送去柴火灰里煨熟的红薯时,远远地看见两个受伤的国民党兵。这一仗红军也牺牲了一个。周石保和村民把他就地掩埋在高岭山上了。

红军临开拔之际,有感于浓浓的军民鱼水情,特地向周石保握手道别,真诚地致以谢意:“老乡,非常感谢您家提供 600斤柴火和40斤大米。共产党和红军不会忘记您一家点燃那温暖人心的篝火!”

     随后,中国共产党率领的红军队伍又像一条巨龙,翻过高岭山,往西征的方向奔赴与前方的红军汇合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