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万龙 | 我与郭老前辈的“秧歌情缘”

 天下孝义人 2021-05-03


往期回顾 

·  一个四合院的变迁

·  一个孝义女孩儿参加国庆阅兵的感受

作者:冯万龙(雨田)

今儿推介的是一位八秩有三,且是我一辈子才格才而并未多见的秧歌艺人。
您一定以为我开眼界的地方在司马村,宋家庄,或者汾阳什么村?
错,这前辈是古温阳的花寨村。一个典型的山庄窝铺,且是汾孝秧歌的边缘地带,老师傅叫郭尹拴。目睹其演唱水准除却“二木匠”、程翠玲、张二根这般高手,不一定有谁去壮胆叫阵。

郭尹拴(左)

初识郭老师,是在2018元旦,若多的秧歌手,独惊一段《李渊辞朝》的精道。恰巧,正月里花寨村新村长上任,要组织秧歌队、锣鼓队大闹元宵,聘我去教练秧歌武场(掏场子)。
艺缘相惜,郭老师非常谦逊地与我携手一个星期。
从不曾想到,临界林区的山庄花寨是一个秧歌窝(印象中花寨是农民要防患山猪糟塌山药蛋,冬日西北风紧,便有山豹出没,窜进羊圈或拖走谁家母猪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任谁都可以操起锣镲,击打地道的孝义秧歌,且鼓点与大路一般无二。
郭老师掌的一手好铙䥽,还可以背起鼓子跳一场。以此,我们结下了相互倾慕的忘年情结。
老人家很健谈,稍有闲暇,谈秧歌古往,谈家世,我更不肯错失良机,打开视频,留录几段郭老的精典:《刘备送先生》、《明公断(秦香莲)(皇姑)》等。

郭老师的唱腔特色我奉若精品,其跌宕起伏,上句尾高挑,下句尾沉底,上句尾骤顿,下句尾绵延;行腔中自如控制紧慢高低;天生一副好嗓音,加上如滚豆的咬字完全脱胎了干板腔的枯燥。
你说这不是精品,让我到哪里去找精品?
之后,旦有空闲,总要与老伴研究品味老先生唱腔的精妙。不意间,她居然可以模仿《秦香莲》中大段磕板。阿弥陀佛!
我曾登门拜望过老人家,去年还有机会与老人家同台演出,手机留有一段现场视频,今天分享给各位看官,不失为对这位德高艺重的草根艺术家的无止敬仰。


郭尹拴:《李渊辞朝》唱段

唐李渊坐二堂千思万想,

恩前情想后顾无有主张。

昨日里我的母千秋寿诞,

满朝的文和武都把寿上。

小千岁他轮御带来到寿堂,

二堂里见臣妻心起不良。

我二人在二堂玩棋一盘,

他开口先赌上万里朝纲。

他叫我把妻妾窦氏赌上,

羞的我满脸红实难忍让。

举起了金棋盘迎面就打,

打太子臣欺君尤为犯上。

论律例举家人都该命亡,

小千岁他做此事太得短见。

在书房修就了辞王表章,

总不如让为臣回上太原。

侯进枫(香之枫):《明公断·拦轿》唱段

秦香莲跪中途泪流满面,
包相爷坐大堂细听我言。
家住在郡州湖广县,
离城十里陈家庄。
我公爹名叫陈百万,
我婆母王氏女人称大贤。
自幼儿配夫陈世美,
我就是他妻秦香莲。
我二人结发十五载,
我与他生女又养男。
大比之年王开选,
举家人打发他上京求官。
心喜的进京去终身荣享,
谁知他招驸马得意洋洋。
更多人在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