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愿成为一个反叛者,而不是奴隶

 光影志 2021-05-03

第332期

过去的2020年被称为女性意识崛起的元年,国内涌现了大量女性向的综艺、影视作品,“女性主义”、“女权”等话题大量涌进公众视线。

国内的性别矛盾问题也在不断拉锯,前有杨笠代言卫生巾,后虎扑用户集体举报投诉卫生巾品牌。

女权话题随之陷入着污名化、恶意攻击的境况之中,女性发声的渠道,女性面临的社会困境,长期以来被忽视,而《妇女参政论者》由此带给我们一些历史的借鉴思考,女性主义之路又何畏艰辛呢?

《妇女参政论者》

《妇女参政论者》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主要内容围绕着女性获得应有权力的历程,其制作班底也全员女性,制作者得以有深切的同理心去完成作品。

这部电影在港台的港台译名则更引人关注——《女权之声》,女性的声音在父权社会里,长期被湮没。

在近代女权发展的历程中,每一次女性地位进步的背后都是一场无声的战争,在看似应女性拥有的合理合法权力背后或许都伴随着无数女性主义者的殉道牺牲

20世纪初的英国,女性的参政权不是天赋人权,而是抗争换来的,一切距今仅一百多年。

在电影中,英国女性为获得参政权力奋勇抗争,面对着来自于男权社会和传统家庭的双重围剿、猎杀。

夏娃是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女性从来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她们智力低劣于男性,她们是男人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只是不属于自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渴望获得属于自己的权力,而政治权力则是一个关键点

法律由男人制定,女性是由男性塑造的第二性,法律神圣不可侵犯,女人则随意捏造碾压。

女性拥有权力无疑是对男性统治者的巨大威胁,于是剿杀逼近这群坚毅的女性。

电影中的女主角莫迪身为一名底层的工厂女工,在人生的前24年面临着男女同工不同酬、长期被性侵等困境,在加入妇女参政者后,遭受政府暴力镇压监禁,被家庭抛弃,最终坚定走向抗争之路。

女性试图通过一个和平的手段争取决定自己命运的力量,男权社会却拒绝聆听这样的呼唤。

殉道者通过牺牲尝试唤醒沉睡的女性,施暴者通过流血维持眼前的男性权威

“我愿成为一个反叛者,而不是一个奴隶。”,获取正当权力,在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变成逆流行动的反叛者。

莫迪等人在走向自由与自我的路上,被迫成为时代逆流者,看似逆反的行为,不过是正当的需求罢了。

《妇女参政论者》的故事拥有越过时代的共鸣,这是一场仍未停止的无硝烟之战,这里的战场静寂沉默,任重而道远

—END—

文编

马路 | 黄昏要来了 
美编
小居 | 居心要叵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