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的女性:为何凭一根白色的羽毛,便能让无数男性羞愤赴死?

 古稀老人赵 2022-05-10 发布于北京

当今社会网络暴力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统计几乎每年都有死于网暴的人。那些键盘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不顾前因后果的一通羞辱和谩骂直接将当事人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特别是在这个举国艰难的时刻里,依然不能平息那些键盘侠网暴者的手段,他们无孔不入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且语言刻薄到无以言表,这些隐藏在屏幕后面的恶意在不断的涌现互联网。

你以为网暴只有现代才会存在吗?其实在古代也有网暴的现象,并且其“威力”不亚于现在的网暴。那么古代最臭名昭著的“网暴”事件就是发生在英国的那起“白羽毛运动”。

女权主义

白羽毛运动起始于一战时期,那时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宣告完成,同时也使得社会各个阶层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改变就是女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这些女性不再是那个只会躲在深闺中,用束腰带勒出小蛮腰的阔太太或者千金小姐,而是走上了社会、进入了工厂成为一名与男性有着同等贡献的打工人。

既然自己的力量跟男性不相上下,那么为何不能享有跟男性一样的福利和待遇呢?于是随着女性事业的解放,同时也迎来了心灵的解放,她们开始有了不再依靠男人,成为独立自主的女性的想法。

但在这个过程中男人是很难认同的,毕竟他们觉得女性需要男人保护,不可能让她们骑到自己头上来。于是女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纷纷走上街头掀起了为“女权”而发声的热潮。

在“白色羽毛运动”爆发之前,英国发生了第一波的女权运动,即妇女选举运动。女权者们一直高谈阔论这次选举运动,并以此作为典范宣扬男女平等的观念。

而这群为了“女权”而奋斗的女性被人称为“妇女参政扩大论者”,但是当大家在提到选举运动的时候,更倾向于“妇女参政论者”。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和平与暴力。

“妇女参政论者”的人数仅为“妇女参政扩大论者”的一小部分,她们是其中宣扬暴力的人群。虽然在英国的正史上从不承认她们为“女权”运动做出的贡献,但不妨碍那些女权者们将她们奉为偶像。

随后这群“妇女参政论者”因为得不到承认心中越发压抑,在一战爆发之后,她们便开始走上街头,将不满都发泄到了男人的身上,因此逐渐爆发了“白羽毛运动”。

疯狂的运动

“白羽毛运动”是英国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女权运动之一,它因为暴力和迫害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以至于人们提到“白羽毛运动”的时候,都能想到无数男人羞愤赴死的场面。

那么这一切还得从“白羽毛运动”的活动内容说起,这是那群打着“女权主义”旗号的暴力女性团队针对男人而策划的一起运动。

主要是通过羽毛去羞辱那些看似健全却没有上前线打仗的男性,从而达到逼迫他们上前线赴死的目的。为何一根羽毛的力量那么大呢?能让男人接二连三地抢着上前线赴死。

英语中“chicken out”是胆小鬼的意思,其中“chicken”是鸡的意思,而鸡是个有羽毛的动物,因此他们通常将那些胆小懦弱的人称为“白毛鸡”,以示对他们的侮辱。

“白羽毛运动”就是以此来得名,这些女权者会在街上看到一个健全的男人就给他送上一根羽毛,羞辱他是个不敢上战场的胆小鬼。

那时候只要街上出现一个男人,女权者们就统统围上去,往他的口袋中塞满羽毛。最后吓得男人都不敢轻易地出家门,但这并不能让女权者们放弃,她们在打听好消息之后会把装着羽毛的信件寄到男人家里。

这场看似荒唐的运动是女性为了自己利益而不惜牺牲他人荣辱的一种无耻举动。当年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英国的上将正在发愁要如何能招募到更多的士兵,于是女权者们抓住了这次机会。

她们想到了“白羽毛”这个主意,通过羞辱的方式刺激他们走向战场,以提高参军的积极性。运动开始之后,纷纷获得了女性们的支持,她们走上街头寻找目标。

这些目标在她们眼中没有任何标准,只要是个男人,她们都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往人家身上插羽毛。这种行径给男人们的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甚至有人因此而自杀。

运动的后果

女权主义者们通过“白羽毛运动”去羞辱男性并刺激他们参军保家卫国,这看似正能量的运动背后却隐藏着女权者们的巨大野心。

她们以弱势群体的角度,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踩踏别人的自尊,而且这种伤害不分人群,只要是男人都没逃脱得了。这种行为像极了当今社会的“网暴”,让人细思极恐。

在这场运动中,无数的男人因为羞愤而去赴死,因为忍受不了侮辱而前往参军最后战死的更是数不胜数。

女权者们从不挑对象,也不过问原因。即使眼前这个男人是因为在战场上受了伤被送回来的退伍兵,她们只要看不出表面的伤害,依旧会把羽毛插到那人的身上。

最后导致许多因为伤残已经不再适合待在战场的士兵们,为了不辱没门楣宁愿选择战死。

有一名英国人曾回忆道,他的外祖父曾在一战时报名参军,结果因为视力问题被淘汰,没想到却被女权者寄来了羽毛,最后外祖父忍无可忍继续报名参军。

后来由于战争的白热化,对军人要求已经没那么严格,所以外祖父才通过了体检上了战场。然而外祖父这一去就战死了,他去世的时候女儿才九岁。

二战时期,一名18岁的少年报名参军之后没被派往前线,被女权者寄了白羽毛,他悲愤之下开煤气自杀了。

就在同一年里,另一位17岁的少年因为年龄没达标去报名参军没通过,他也收到了羽毛信件,最后这名少年不堪受辱开枪自杀。

这一条条人命摆在女权者眼前,鲜血依然不能让她们醒悟,她们已经疯狂到见人就咬,成为当时英国社会上许多家庭抹不去的阴影。

本来战争已经让社会处在黑暗之中了,这些女权者一边享受着男人在前线打仗为她们带来的和平,一边为了自己的私欲不停地折辱他们,实在是时代之殇。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现在的“网络暴力”,与当年的“白羽毛运动”如出一辙。面对这些“网暴者”我只想说:你们做个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