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性病变还是感染性病变,猜猜看?

 23流星23 2021-05-03

医学影像APP,打造伴随医生快速成长的影像学习社区。与影像园(Xctmr.com)一起提供最全面的影像案例库、基础(解剖、病理、影像诊断)知识、影像技术及考题等,为医生提供最佳的医学影像参考。

典病例

【所属科室】骨科

【基本资料】女,45岁

【主诉】腰痛数年,加重半年余

【影像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讨论问题】如何诊断?

【医学影像APP用户讨论】

评论:椎体溶骨性骨质破坏,椎体周围软组织稍肿胀,未见明确椎旁脓肿。定性为肿瘤性病变还是感染性病变?结核还是转移瘤?

【结果】

手术结果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病例小结】

人感染布氏杆菌后,病菌在人体中产生菌血症和毒血症,累及各个器官,慢性期多侵及脊柱和大关节。运动系统除侵及脊柱外还可侵及骶髂、髋、膝、肩关节。

临床表现:弛张型低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贫血,有些病例还出现肺部、胃肠道、皮下组织、睾丸、附睾、卵巢、胆囊、肾及脑部感染。可伴肝脾淋巴结肿大,多发性、游走性全身肌肉和大关节痛,以后表现为骨骼受累,其中脊柱受累最常见,尤其是腰椎。受累部位出现持续性腰痛及下背痛。

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可帮助确诊及鉴别诊断。

CT表现:布氏杆菌多侵犯腰椎,以L4发病率较高。

骨改变:早期骨小梁稀疏、粗大紊乱、结构不清,数周后出现骨质缺损。病灶小(多在2~5mm),多发,呈虫蚀状、小囊样低密度骨质破坏。破坏较大病灶可呈“岛屿”样改变。部分破坏灶边缘硬化。椎体边缘明显增生、呈锯齿状,其中可见新破坏灶。病灶多位于椎体边缘或前、中部。椎小关节骨改变亦表现为破坏与增生同时存在。但该病变多无死骨存在及椎弓根破坏。

1)椎间盘改变:可轻度受累,受累的同时可有纤维组织增生,故椎间隙可不变窄或轻微变窄。CT表现为等密度影,骨关节面增生硬化。

2)骨膜改变:椎体骨膜肥厚,由中间向两侧膨出,使椎体呈斑驳样不同密度增高,梭状变形。椎体边缘骨膜增生肥厚、钙化,形成“唇”样骨赘,新生骨赘加上其间的破坏灶,构成“花边椎”之特征性表现。钙化的骨膜与椎体间仍清晰可辨,相邻椎体骨赘连接形成椎体侧方融合,有时横突的骨膜表现为横突顶部帽状增厚。

3)韧带改变: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主要表现为前纵韧带和棘间韧带钙化。

4)椎旁脓肿: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极少有寒性脓肿,无脓肿流注现象,仅表现为软组织轻微肿胀。

总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骨改变多为破坏与增生同时存在,但很少见到死骨存在,破坏灶边缘硬化;椎间隙不变窄或可轻度变窄;椎旁软组织肿胀,但很少有寒性脓肿,即使有脓肿内也不会有斑点状死骨影(这些特点可与典型的脊柱结核加以鉴别)。

欢迎大家下载医学影像app,查看更多经典病例!

图片

获取海量医学教育资源

积累从点滴开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