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研究生】载楹:读《石钟山记》

 chhzbb 2021-05-03

载楹 劝学家园 4月16日

孔曰:重读经典,抗击肺炎。重读一遍《石钟山记》吧,绝对有利于判断各种不同见解哦。
 
读《石钟山记》

人民研究生  载楹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初九日,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时,送长子苏迈赴饶州德兴县就任县尉,途经鄱阳湖口,得以游览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得名由来,苏轼写了一篇503个字的游记——《石钟山记》。

  首先,苏轼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切入。

  然后,苏轼叙述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过程。

  其中,生动而形象地描写了“夜泊绝壁”的景色,颇为精彩!“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寥寥数笔便渲染出一个阴森逼人、冷清凄厉的画面,使人对石钟山夜景有身临其境之感。

  最后,苏轼以反问的方式点明主旨,表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并分析了使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以“渔工水师”为代表的劳动人民“虽知而不能言”,郦道元虽能说出一番道理却又“言之不详”,一般士大夫虽能详细讲明却又“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有些士大夫(如唐之李渤)虽能实地考察探究原因以证其说却又不能进行周密深入而详尽的调研。即便是苏轼,与李渤相比有些许进步,但是他的调查也还不够深入。于今看来,石钟山是一座中空如钟的石山,既有钟之形,而且有钟之声,形声兼备,这才是其得名由来。如今,我们之所以能够探明真相,那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几百年后,石钟山得名由来或许还会有其它更加合理的解释,那么今人的说法难道就徒劳无益了吗?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前人的一切知识经验,或许会有不足之处,但那都是有意义的!

  本篇游记不只是为辨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也是以游记来昭示哲理,指出对前人的定论不盲从、不轻信,更不可主观臆断,主张亲临实践、深入调研来解决难题,从而得出妥当的结论。这种认真对待问题的态度,反对主观臆断的求实精神,不恰恰也是中国共产党所具备的嘛!毛主席就常教导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著名论断人所共知,但是为何还会产生片面、不准确的结论呢?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知识分子喜欢端着文人的架子,不喜欢向渔工、水师、寺僧等熟悉情况的劳动人民虚心请教,从而丧失了向劳动人民调查的好机会。因此,脱离了人民群众,千百万共产党的干部焉能不失去立身之本?

  本篇游记结构独特,先议论,再由议论引出记叙,后以议论作结,徐徐展开。行文曲折多变,先质疑,再释疑,后得出结论,使议论内容富有可读性。语言灵活多变,喜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对所见所闻作出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全文首尾呼应,议论、记叙、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