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龙帅江老师微博 4月30日 19:22 【乙肝:大黄附子汤】昨天在站桩文章里答应忽悠这个方临床治疗经验,今天到上山送养鸡的中药炮制的药粉,一回家就匆匆忙忙录制视频,有不动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导乡巴佬 视频记录: 大家好。昨天答应给大家讲一个大黄附子汤,就是常用的,昨天讲了大黄附子汤与站桩的关系,那个东西比较难于讲。 比如说:站桩时有人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当然有好多老师指导你站,他也能站得好,没有老师的话,你就可以试试正骨啊,艾灸啊,或者我昨天说的大黄附子细辛汤啊等等。 还有很多方法,我今天就不介绍了,今天主要是介绍大黄附子的临床应用,其实这是一个叫冷淡方,大家用的比较少,但是龙家用的比较多,我的经验也蛮多的,今天就跟大家讲一讲。 主要的是治疗脉摸着比较紧,偏下疼痛,左边,右边都可以,但是还是偏向于右边多一点。肋下疼痛分在这两边,它主要治疗的是寒湿内结,肋下偏痛。在《金匮要略》里面,在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里面。 肋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细辛汤。 当然它这肋下包括这两边,不是单一边,还有这个腹部也包括。因为寒湿内结,阳气忧郁,容易失调,要不是左边,要不右边疼痛,而且发热,脉象紧弦,甚至有些人怕冷,肢冷,舌苔一定是厚腻。所以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效果好。 如果轻微的,用温脾汤也可以。它是厚朴,甘草,干姜,桂心,附子,大黄,它就拿掉了细辛,用厚朴,桂枝,甘草,干姜这些稍微安全一点的药。 因为大黄附子细辛汤比较难用,它附子用那么大的量,如果真的是用来治疗大病,一般要用60克附子,有点怕,而且是生附子。另外细辛也量大,二两。一般说都要30克,谁也不敢用。大黄二两还敢用。 如果你的医术不是太好,你就可以用温脾汤。因为今天这个大黄附子汤,我用它治疗了很多病,比如说:胆囊炎,便秘,肝囊肿等等,用的蛮多。 你看这边胁下嘛,其实很多肚子痛也会引起,因为胁下偏紧以后,人是一个整体。所以我平常建议大家多做八卦推,会好点,它把腹部那些东西排泄掉。 刚刚今天上午到了山上送药去养鸡,回来了就赶快跟大家讲一讲,治疗的病太多了,我今天就想讲胁肋下疼痛的位置。我常用来治疗什么病能跟大家讲的呢? 如果讲的太玄胡了,人家会说我乡巴老吹牛,虽然我天天说忽悠,如果真的讲课还是不想这样去骗人。 比如说肝硬化腹水,肝癌,你用得好是完全可以用的。但我为什么不太想讲呢? 他不是说你得了肝癌,肝硬化用上这个方子就好了,这有很多条件,比如说他有受寒,那你可以用别的方子先去一下寒,还有愈后,等等等等,他不能一个方子治到底。 我举个例子看大家能不能理解:有个人的得了十多年,二十年的乙肝,后来变成了肝癌,肋下疼痛,然后来找我看病的话,当时我摸他的脉,不是我刚才说的那个紧弦脉,是浮紧脉,那我肯定不会直接用大黄附子细辛汤的,我先用桂枝汤,先去表。 吃了一天桂枝汤再摸他的脉,还不行,还没有达到用大黄附子细辛汤的条件,因为他肺上寒气还没去掉,我第二天又跟他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我用了45克桂枝,白芍45克,灸甘草30克,厚朴30克,杏仁20克,生姜十片,大枣十二枚。 这样给他用完了以后,到第三天,我才给他用了大黄附子细辛汤,这样他肋下疼痛缓解了。后面我又跟他用了当归四逆汤,给他愈后。 所以这不太好讲,我今天就跟大家讲常见的,乙肝的治疗。乙肝也会有肋下疼痛。当然有人生气啦,肝郁啦,也会肋下疼痛。我认为从这方面来讲,可能会好讲一点。下次有机会我可以再做大黄附子细辛汤第二期,第三期,做个几期应该没问题。 好吧,我今天就跟大家讲一个肋下疼痛。因为现在乙肝会出现肋痛,肋下满痛,两肋疼痛,两肋拘紧。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里面都有。我先讲一个少阳的肋痛,因为少阳属肝嘛。 在《伤寒论》里面太阳篇并治里面就有一段: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肋痛者与小柴胡汤。 这边就是说,出现肋痛,开始就可以用小柴胡汤。用完小柴胡汤以后,因为他是太阳内传到少阳,我把他满痛去掉了,他邪入少阳,气机受阻,我就按少阳治,跟他治好了,可能不要用到大黄附子细辛汤。 如果没好呢,也可以用大黄附子细辛汤跟他治病方,我原来说过有起手方,治病方,愈后方。愈后就根据情况,像这种出现少阳的话,愈后方要看每个人的情况,比如说这种的话,愈后方可能会用到小柴胡,让他少吃一点。 小柴胡既可以做起手方,也可以做愈后方。这种太阳表邪内传到少阳的这种乙肝。乙肝还有平常这个人因为脾的硬化,水湿的不好,水停在胸膈引起的肋下疼痛的,也可以按照太阳病并治: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也,乃可攻之。其人絷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一般来说这个是已经蛮严重了,已经到肝硬化腹水这一种情况了。这个方子我不太想跟大家介绍,这个方子不大好用。如果你想用得好,可以借助胡希恕老师的方法,他用250-500克的大枣去煮,然后放一点十枣汤的沫,可以泻又可又保护脾胃。大家就参考他的,我就不讲了。 但是下一个可以讲,就是阳虚水泛的肋下疼痛,乙肝啊,肝炎啊,也是在太阳病并治里面: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则成痿。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就可以。大家查一下160条,这里面有。它因为是伤寒的表证,被人家误用了吐下,伤及了正气,然后又跟他发汗,伤了津液,正气亏虚,人被邪气纠忧的心烦,阳气虚损,脉很微细。生病又好久,正气没扶,本身阳气就虚,不能制水,水气上泛,故心下痞硬,肋下疼痛,气还会通到咽喉,头目昏晕(?) 这块你一定要记住,原来我跟大家讲过,上逆的要跟它区别,那个是用救逆汤,……他那种脉不会太微太细,会有点大紧,原来我讲过,大家去看一下。 这种病如果没处理好,按伤寒论说会出现痿证。这个我没有经验,治疗痿证一般是从阳明,很少会用到这块,如果出现这个情况,我喜欢用的是苓桂术甘汤可以了,苓桂术甘汤大家说温之,这就跟桂枝加桂汤,或桂枝加白芍,或者救逆汤不一样,因为他脉太沉太细太微了,用不动那么重的药。 慢性肝炎还有一种脾虚,湿气阻滞,会引起满痛,太阳病98条写: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今,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 他的意思说,这个病己得了六七天了,浮比较浮,恶寒,因为他表证还在,但脉又迟为寒,不发热还手脚温,此病是与太阴有关,这个叫直入太阴,虽然它是在太阳病写的,叫你要分清跟太阴病的区别,因为这个泛水平常就阳气比较虚,不好,虚,外感风寒,直入了太阴,没有在太阳停留。 治疗这个病的话,应该是温中解表为宜。很多人会把这个做为阳明证的实证,用攻下法,所以医二三下之,那就脾胃更虚,吃饭都不会吃了。脾胃虚弱,寒邪郁聚肝胆,肝胆失去功能了,故肋下疼痛。面目发黄,小便难。因为他表邪没有解,所以他也就怕冷。 我现在是讲一下条文,大家自己看一下。因为他有颈项强痛……有些人会认为前面那个最开始讲的肋下疼痛,是少阳证与小柴胡,小柴胡毕竟还是有点寒,虽然它是调和剂,它也不伤中(?),所以治脾虚就下陷,更增加下利重。因为跟太阳病邪传少阳不一样,病机不同,直入了太阴,如果是传到了少阳,是胸内满闷疼痛,故用小柴胡去和解疏理就可以了。 但它是脾胃虚弱,寒邪寒湿瘀阻,引起肝胆的失常,首先是寒,不要把他治成肝胆,临床多了就知道,特征是肋下满痛,面目黄,小便难,还有颈项强痛,治疗是温中散寒,健脾去湿,疏理肝胆。用茵陈术附汤。如果你用小柴胡就伤寒了,这里面讲的很清楚,大家再看一下98条。 我前面已经讲了寒实的大黄附子汤就不接着讲了。再讲一些女人的肋下疼痛,也蛮多的。 过去女人肋下疼痛我们都说是肝郁,现在人工作压力大,跟男人一样在外面干活,还要生小孩,带小孩,还要工作,还要担心老公等等,其实女人比男人更累,更苦,现在是肝郁的比较少,肝阳虚的特别的多,可以参考金匮要略里面,腹满寒疝食病方,它里面用在治疗 因为血虚,如是是因为肝郁,用小柴胡汤,或者现在的逍遥散,四逆散,但它是血虚引起的肋下疼痛,就用金匮要略里面,腹满寒疝篇,腹中痛,其内痛里急,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我经常跟大家讲当归生姜羊肉汤,所以我见到女人肝郁,脸色不太好,血虚,喜欢用当归生姜羊肉汤。 因为现在人寒湿比较多,而且出现了寒疝,血虚。两肋是属于肝嘛, 肝主藏血,血不足则气虚,气虚则寒至内生,气血两虚经脉失养故见腹中痛,两肋时急。 其特点是多痛,但是病是比较轻微的,得艾灸,得按则减。摸脉有个特点,脉弦带涩,或者是微紧无力,当温血散寒,补气生血,就用当归羊肉汤就可以了。 这要跟大黄附子汤分别,严重的还是要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是寒湿内结,肋下偏痛,两个都是寒邪有关,但是寒湿内阻,阳气瘀阻,其特征是肋下偏痛,发热,脉弦紧,寒也比较重,就要用我讲的大黄附子汤来散寒。 而我刚才说的女人现在出现的是气血亏虚的,寒邪内生。就是气血亏虚了,里面的寒气出不来,自己生的寒气,一般比较慢,比较弱,寒气不太甚,可以用当归羊肉汤,补血补虚,治疗肋下疼痛。 大概就讲这么多吧,肝炎湿热的肋下疼痛我不太想讲,那个方子现在人也很难得,还有肝气郁结的,肝郁血郁的,原来我也讲过,就不重复了,现在已经讲了二十多分钟了,再讲就有点罗里巴嗦了。 我讲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用桂枝汤,小柴胡汤,叫起手方,解表,后面就用大黄附子汤去散寒止痛,愈后也可以用当归羊肉汤,用食疗愈后也安全。用前面讲的茯苓桂枝甘草汤去愈后也还可以,用温脾汤去愈后也可以,就不重复了。 今天主要是讲大黄附子汤去治疗肋下疼痛的我临床一些经验,谢谢大家,敬请大家多多指教。再见。 转录 闰姥 水平有限,错误很多,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