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给了“糖”还是“甜”? 看了一集有关非洲某部落的纪录片, 看到很多可怜的圆圆大眼睛, 那些小朋友有的饿得皮包骨, 我想, 如果我去到那里的话, 我肯定要带很多很多的糖和玩具给他们。 上司说他的一个朋友去第三世界国家旅游, 因为旅途中看到了太多难以承受的惨状, 回来后都变得有点神经兮兮了。 可能现实比我们从电视纪录片看到的更坏。 可是, 战地里的孤儿, 原始部落里的儿童, 糖和玩具真的有意义吗? 糖和玩具可能让人短暂得到快乐, 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什么有的爱心人士去捐钱办学校, 因为带去知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你给的到底是不是别人真正所需要的呢? 对于我来说, 巧克力几乎就是我能想到的甜, 我总喜欢与别人分享“甜”。 送东西给别人我会第一时间考虑送各式各样的巧克力。 记得疫情爆发初期, 朋友想到我短时间都在家乡, 为了我的生活不缺糖, 特意快递了一箱巧克力给我。 我随缘随手把满满一箱巧克力分给了很多人, 最后剩下一盒超大盒混合味的乐家巧克力, 我把它送给了一个小女孩, 让我没想到的是, 小女孩的妈妈说她根本不喜欢吃巧克力, 在我看来很“甜”的巧克力在她看来很苦。 她更希望收到书。 “书?” 天啊, 那么小的小孩子就如此好学, 而她给我上了一课, “你喜欢的东西不代表其他人也喜欢!” 零食的“甜”仅仅是停留在嘴巴短暂的满足感, 真正的“甜”是什么? 是知识带给人内心的力量。 后来我才明白, 你给人的糖不一定是甜的, 你给别人的甜不一定是糖。
|
|
来自: 昵称tPGhnJKW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