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能不生病。一年到头下来,总有几次感冒发烧。很多人一有感冒症状,立马就去医院做检查,医生也通常会建议发烧感冒的病人去做血常规。因此,很多人就觉得,感冒就必需要做血常规。有时候,医生没有让感冒的患者去做血常规检查,但是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出于对病情的关心,强烈要求医生开血常规检查的单子。 很多人知道,抗菌药不能乱吃,所以就想通过血常规检查的结果自行判断是否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再决定是否吃抗菌药。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拿到血常规化验单的时候会研究白细胞的值来分辨是否是细菌感染。但有时候,我们的判断并不准确,存在白细胞高但实际上又不是细菌感染的例子,白细胞显示不高但又确实是细菌感染的案例也是有的,说明血常规的检测过程中是有一些干扰因素存在的。医生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之下,让我们做血液检查是比较保险的参考方式,但是更重要的是,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症状,在结合血常规的化验单,将二者结合起来看,看患者是否达到细菌感染的评判标准。 我们还有哪些对血常规检查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血常规能检查出是否患有艾滋病,这绝对是对血常规检查的误解。艾滋病是要通过专业的诊断项目才能检测出来的。在感染初期的时候,可能会通过血常规显示出一些血液指标的异常,如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等,但并不能证明出现这些结果就是艾滋病。 如果是用针扎手指头的方式检测血常规,对空腹要求不高,吃早饭再测对结果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出结果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 如果血常规检查是要求采取静脉的血,那么医生可能就会要求我们要空腹了。如果在抽静脉血之前,吃得太油腻,吃得太多,是会干扰我们血液检查结果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医生在医治急诊病人,出现紧急的情况必需要做血常规检查的时候,也没有必要纠结是否空腹的问题,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以及最后的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对比分析,排除干扰因素。 了解完这些之后,大家再做血常规检查,可能就不会这么慌乱了。需要记住的是,我们在做完血常规检查之后,还要牢记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及时拿着检查结果去找医生看,多和医生沟通,这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拿着检查结果回家自己去网上搜结果,根据自己判断得出的结果去买药治疗,这样很可能会因为判断结果的不准确,耽误自己的病情。我们也不要一味地依赖血常规检查,而是多听取医生的治疗建议。 |
|
来自: 李涣 > 《健康 偏方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