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太阴阳明

 直尾昂述 2021-05-04

《太阴阳明论》

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

一篇散文,作者不详

本篇从

经脉联系、生理功能、

受邪及发病特点等方面

广泛地讨论了

脾与胃的关系

故篇名即为

“太阴阳明论”

作品名称

太阴阳明论

创作年代

战国时期

作品体裁

散文

作者

不详

作品出处

《黄帝内经》

出处

太阴,足太阴脾

阳明,足阳明胃

高士宗

太阴,脾土也

阳明,胃土也

胃纳水谷

籍脾气

而运行

充于脏腑

经脉以和

四肢以荣

土者

生万物

法天地

故为《太阴阳明论》

马莳:

详论脾胃病,之所以

异名异状等义,故名篇

李经纬、邓铁涛:

太阴、阳明均是经脉名

本篇从生理、病理方面

对太阴、阳明两经的

表里关系进行了讨论

故名

文中反复论述,脾胃相互为用的关系

说明它是孤脏,而灌溉四旁的道理

脾胃虽属

表里关系

但因脾胃在

阴阳、虚实、

逆从、内外

等各种条件上的不同

所以发病之时

虽属同一诱因

而其病变

则不一样

本篇要点

一:论述了

太阴、阳明

表里两经在

阴阳异位、

虚实逆从

等方面的

不同变化

进而推至三阴三阳六经

及其所属脏腑的发病规律;

外感六淫之邪,则阳受而,多病在六腑

饮食起居不节,则阴受之,多病在五脏

二:

脾不主时

因其属土

位居中央

分旺四时

以长四脏

三:脾主四肢

是由于脾为

胃行其津液

以濡养四肢

脏腑,亦各因

脾经,受气阳明

脾病,四肢不用

原文与译文:

黄帝问曰:

太阴阳明为表里

脾胃脉也

生病而异

黄帝问道:

太阴、阳明两经

互为表里

是脾胃所属的经脉

而所生的疾病不同

是什麽道理

岐伯对曰:

阴阳异位,更虚更实,

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

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岐伯回答:

太阴属阴经

阳明属阳经

两经循行,部位不同

四时虚实,顺逆不同

或从内生,或从外入

发病原因,也有差异

所以病名,也就不同

帝曰:愿闻其异状

黄帝道:

想知道它们

不同的情况

岐伯曰:

阳者天气也,主外;

阴者地气也,主内

阳道实

阴道虚

故犯

贼风

虚邪

阳受之

食饮不节

起居不时

阴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腑

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六腑则

身热不时卧

上为喘呼;

入五脏则

瞋满闭塞

下为飧泄

久为肠澼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

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岐伯说:

人身的

阳气,犹如天气,主卫互于外

阴气,犹如地气,主营养于内

所以

阳气性刚多实

阴气性柔易虚

凡是

贼风虚邪,伤人,外表阳气,先受侵害

饮食起居,失调,内在阴气,先受损伤

阳分受邪,往往,传入六腑;

阴气受病,每多,累及五脏

邪入六腑

可见发热

不得安卧

气上逆而喘促;

邪入五脏

脘腹胀满

闭塞不通

在下为,大便泄泻

病久而,产生痢疾

所以

喉司呼吸,而通天气

咽吞饮食,而连地气

因此

阳经,易受风邪

阴经,易感湿邪

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

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

故曰:

阳病者,上行极而下

阴病者,下行极而上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手足三阴经脉之气

从足上行至头

再向下沿臂膊

到达指端;

手足三阳

静脉之气

从手上行至头

再向下行到足

所以说

阳经的病邪,先上行至极点,再向下行

阴经的病邪,先下行至极点,再向上行

风邪为病,上部首先感受

湿邪成疾,下部首先侵害

帝曰:脾病四肢不用

黄帝道:

脾病

引起四肢

功能丧失

什麽道理

岐伯曰:

四肢

皆禀气于胃

而不得至经

必因于脾

乃得禀也

今脾病

不能为胃

行其津液

四肢不得

禀水谷气

气日以衰

脉道不利

筋骨肌内

皆无气以生

故不用焉

岐伯说:

四肢都要

承受胃中

水谷精气

以作濡养

但是胃中

精气不能

直接到达

四肢经脉

必须依赖

脾气传输

才能营养四肢

如今脾

有病不能为胃

输送水谷精气

四肢失去营养

经气日渐衰减

经脉不能畅通

筋骨肌肉

不得濡养

因此四肢

便会丧失

正常功能

帝曰:脾不主时

黄帝道:

脾脏

不能主旺

一个时季

什麽道理?

岐伯曰:

脾者土也,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脏

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独主于时

脾脏常着

胃土之精

土者

生万物

法天地

上下至头足

不得主时也

岐伯说:

脾在五行属土

主管中央之位

分旺于四时

以长养四脏

在四季之末,各寄旺十八日

故脾不单独主旺于一个时季

脾脏常为胃土

传输水谷精气

譬如

天地养育万物

一样无时或缺

所以它能

从上到下

从头到足

输送水谷之精

于全身各部分

而不专主

旺于一时季

帝曰:

脾与胃,以膜相连

能为之,行其津液

黄帝道:

脾与胃仅以,一膜相连

而脾能为胃,转输津液

这是什麽道理?

岐伯曰:

足太阴者三阴也

其脉贯胃

属脾,络溢

故太阴为之

行气于三阴

阳明者表也

脏腑之海也

亦为之行气于三阳

脏腑各因其经

而受气于阳明

所以为胃

行其津液

四肢不得

禀水谷气,日以益衰,

阴道不利,筋骨肌肉,

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岐伯说:

足太阴脾经

属三阴

它的经脉

贯通到胃

连属于脾

环绕咽喉

故脾能

把胃中,水谷之精气

输送到,手足三阴经;

足阳明胃经,为脾经之表

是供给五脏六腑营养之处

胃也能,将太阴之气

输送到,手足三阳经

脏腑各,通过脾经

以接受,胃中精气

所以说

脾能为胃

运行津液

如果四肢,得不到

水谷经气,的滋养

经气便会

日趋衰减

脉道不通

筋骨肌肉

失却营养

因而丧失

正常功用

作者争议:

而是,中国历代,黄老医家

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正如《淮南子·修务训》:

所指出的那样

冠以“黄帝”名

意在溯源崇本

说明中国医药

文化发祥之早

实非,一时之言

亦非,一人之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