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灿王甲谈黄帝内经

 昵称5734783 2011-02-13

张灿王甲谈黄帝内经

胡延滨 

第五章《素问》、《灵枢》中之不同学派

关于《黄帝内经》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前已有所论述,正由于此,故其内容则兼具多家学说,此在《素问》、《灵枢》现存篇文中,犹多所体现。

一、《素问》、《灵枢》不同学派例证

《素问》、《灵枢》中不同学派,指某些学说中所具不同学派,非指某些类同文旬所具有的差别。现举例如下:

(一)经络

经络在《素问》、《灵枢》中论述较多,然在循行线路、走向、脉数及称谓等方面,均有不同说法。

1.循行线路

循行线路方面,有以下几种记载:

(1)《灵枢·经脉》:该篇叙述经脉循行线路为: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膈属肺,行臂至手;其支者,注于手阳明。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手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臂,人缺盆,络肺下隔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上挟鼻孔,注于足阳明。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颊中,下循鼻外,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人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髀关,循胫外廉,下足跗,人中指内间;其支者,别跗上,人大指间出其端,注足太阴。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胫人腹属脾络胃;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循臂抵掌后,循小指出其端,注于手太阳。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上腕,直上循臂绕肩,入缺盆络心,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其支者,别颊上!|j页抵鼻至目内眦,注于足太阳。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其直者,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j尊内挟脊抵腰中,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髀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下合胭中,以下贯脯内,出外踝之后,至小指外侧,注于足少阴。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中,邪走足心,循内踝之后,入跟上脯,上股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人肺中;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注于手厥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 次指之端,循手出臂,上肩人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出缺盆,上项,直上出耳角;其去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交颊至耳锐眦,注于足少阳。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至肩,人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其支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肋,下循髀阳,出膝,直下抵绝骨之端,循足跗上,人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人大指间出其端,注于足厥阴。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胭循股,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注于手太阴。

以上节录经脉循环线路中主要部分,从而可见该篇记述经脉循环,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而互相衔接的一个完整体系。简言之,正如元滑寿《十四经发挥》上卷云:"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手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这一体系,是《素问》、《灵枢》有关经脉循环方面最具体详尽和最完整的一篇,它体现了经脉与脏腑、阴经与阳经、手经与足经之间有序的运行。此一运行方式,经文明确地表明了是在十二脉中进行,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这是一种最主要的形式,后世言经脉循行者,皆以此为准。

(2)《灵枢·营气》。详该篇言营气之循行,前云:"营气之道,纳谷为宝,谷人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此下概言营气循十二经脉之线路,与《灵枢·经脉》所言尽合。惟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后复云:"其支别者,上额循颠,下项中,循脊人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人脐中,上循腹里,人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此文明确指出营气行过十二脉之后,别出一支行于督脉,又所云行督脉之文云,"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一段,据《素问·骨空论》所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一段文义,实际为营气循任脉而行也。如此言营气之行,除循十二经脉之行外,并再循任督二脉行。是则为按十四经循环,与《灵枢·经脉》言经脉按十二脉循环者有所不同。此又一种形式也。

(3)《灵枢·经别》。该篇言经脉之离合出入。前文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难也。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此下言手足阴阳十二脉之正的"别"与"合",篇文结尾称之为"六合"。此文所言"正",经文"一合"之后有云"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详《甲乙经》卷二第一下无此十字,林亿等新校云:"《九墟》云:或以诸阴之别者,皆为正也。"《太素·经脉正别》与林亿等引《九墟》同,惟无"也"字。按此句文义,"成"字难通,当以作"或"为是。又详杨上善注:"十二大经复有正别。正谓六阳大经别行还合府经;别谓六阴大经别行合于府经,不还府经,故名为别。"马莳注:"按此各经皆名日正,则正者,正经也,宜与经脉篇其直行者相合。别者,络也,宜与《经脉》篇其支者、其别者相合。今此篇之所谓正,较之《经脉》篇甚略,且非尽出正行之经,是其意之所重者在合,而与经脉之行,不必及其详耳。"张介宾注:"十二经脉,已具前经脉篇,但其上下离合内外出人之道,犹有未备,故此复明其详。然《经脉》篇以首尾循环言,故上下起止有别;此以离合言,故但从四末始。虽此略彼详,然义有不同,所当参阅。"

关于本篇所言十二经脉正别,与《经脉》篇所言十二经脉的关系问题,经文中不曾言明,仅言及"请问其离合出入",故历来注家白杨上善始,各抒己见。详观经文内容,其与《经脉》篇所言,在经脉所行之某些部位方面,固有些相同之处,然而在经脉走向、交接、分合等方面,则有诸多不同之处。特别经文所言"或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一句,仅言诸阴,而又无诸阳,说明对本篇经文,曾有不同的释,其来尚矣。从而说明,本篇所言经别十二脉,与《经脉》篇十二脉,似非出于一家之言,故有诸多不同之处。此当为经脉循行的又一种形式。

(4)《灵枢·邪客》。该篇仅存经脉二条,原文为:"黄帝问于岐伯日......脉之层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输于身者,余愿尽闻少序离别之处,离而人阴,别而人阳,此何道而从行,愿尽闻其方......岐伯日: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澹,外屈,上于本节下,内屈,与阴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人于大筋之下,内屈,上行膈阴人腑下,内屈,走肺。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骨肉之际,其气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人于胸中,内络于心脉。"

本文所言手太阴脉与手心主脉的循行线路十分具体,然与《经脉》篇此二经之循行线路相对照,除走向不同外,在部位方面,尚有诸多不同之处。详杨上善注:"举手太阴、心主二经,余之十经顺行逆数,例皆同也。"张介宾注:"按本篇于十二经之屈折,独言手太阴、心主二经者,盖欲引正下文少阴无腧之义,故单以膈上二经为言耳。诸经屈折详义,已具经脉、本输等篇,故此不必再详也。"按杨、张二家之注,均言其余十经之顺行逆数,已具或例同《本输》等篇,然细审《本输》篇内容,主要说明十二经脉在肘膝以下之出、溜、注、行、入,即所谓井、荥、腧、经、合者,除其所言走向与本文相同外,并不曾言及经脉之顺行逆数。故本篇所言二经,与《灵枢·本输》所言,似非一事。又张注言本篇所举膈上二经,是为引出后文"少阴无输"之说,似有一定道理,尽管如此,但按所举二经,就其内容而论,必有所本。或有专论十二经脉之顺行逆数者,恐早已散佚。故其内容与《经脉》等篇,多有不同。

2.经脉走向

经脉走向,指经脉的循行方向。关于经脉的循行方向,有以下不同记载。

(1)《灵枢·经脉》。本篇内容,上文已作了简要介绍。就其走向而言,乃是手足阴阳十二脉,自内而外、自外而内的循环式走向。具体内容,不再详述。若简而言之,即《灵枢·脉度》所谓手之六阳,从手至头;手之六阴,从手至胸;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此所谓"六阳"与"六阴",是按手足阴阳脉之双侧计。该文所言,重在计脉之长度,故主要说明经脉之外行线者多,而内行线则少,但其所言六阳六阴脉之走向,则尽可反映手足三阳脉与三阴脉走向的基本规律。总之,本篇所言脉之走向,就十二经脉之总体言,乃是一周行循环方式。犹如后来的《标幽赋》所云:"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也是根据此一走向基本规律,结合经脉运行之时辰周期及腧穴部位,概括而言。

(2)《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此两篇中,均言及经脉根结内容,文字亦基本相同。其内容一则言足三阳脉与足三阴脉之根结,一则言三阳脉与三阴脉之关阖枢。惟两篇中"关"字,均误作"开"。今以《太素·经脉根结》文为准,摘录如下:"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阳明根于历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终于膻中。太阴为关,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根据上文可见,此所云三阴三阳,均与腧穴连称,是指经脉而无疑。所示腧穴,均为足经,而无手经,是此云三阴三阳,为足三阴脉与足三阳脉。

按本文重在论三阴三阳之关阖枢,而三阴三阳之关阖枢,乃是以足三阳脉与足三阴脉为物质基础。文中言及足三阳脉与足三阴脉,根据腧穴定位所在,足三阳脉与足三阴脉皆根起于足部,而终结于胸腹以上。从而说明,本文所示足三阳脉与足三阴脉之走向,皆自下而上,此与《灵枢·经脉》所言十二经脉之循行走向,足三阴脉自下而上,足三阳脉自上而下,则不尽同。此当另有所本。

(3)《灵枢·邪客》。前引本篇手太阴与手心主二脉之走向为,"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上臂膈之后,人腋下走肺"。"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上臂肘之后,人于胸中,内络于心脉。按以上二脉,均明确表明其走向是手指之端,上而内行。然《灵枢·经脉》记此二经之走向为,"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肝系横出腋下,下循腈内",下行至手大指之端。"心主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膈内",下行至手中指之端。是则表明此二脉在十二脉循环中之走向,均自胸中外行,而至于手指之端。据此,尽可说明,《经脉》篇与《邪客》篇分别记述手太阴与手心主二脉之走向,一者自内而外,一者自外而内,二者有所不同。

3.经脉系统

关于经脉系统,在《素问》与《灵枢》中,有十二脉与十一脉两种系统。现分述于下。

(1)《灵枢·经脉》。本篇述十二经之经脉及其络脉,最为系统而完整。另有《灵枢》之《经别》、《经水》、《经筋》等篇,亦均为十二脉系统。但在腧穴系统方面,则有的篇文显然是十一脉系统。

(2)《灵枢·本输》。该篇在论述本输时起首云:"黄帝问于岐伯日: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此文明确提出"十二经络"之数,然下文岐伯答文中,却只有十一脉。即五脏之脉,肺、肝、脾、肾四脏,各如本经,惟心脏之井、荥、腧、经、合诸穴,皆系心主手厥阴脉之穴,而非手少阴心脉之穴。又《素问·气穴论》言"脏俞五十六",王冰注亦本于《灵枢·本输》之义,心脏之穴,即系手心主脉之穴。关于此一问题,在《灵枢·邪客》中,曾有所说明。其谓:"黄帝日: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岐伯日: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黄帝日: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岐伯日: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

关于经络系统十一脉与十二脉的问题,自有其学术发展的历史根源。详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按两书原无此名,系整理小组定名)两书,均为十一脉,又江陵张家山汉简《脉书》(按:此系原书名)亦为十一脉,且与《阴阳十一脉灸经》内容基本相同,当属同一系统之不同传本。详此十一脉系统,均无手厥阴脉,而有手少阴脉,称为"臂少阴之脉"。其循行部位,《足臂十一脉灸经》作"臂少阴[温(脉)](按:方括号"[]"中字为原有脱文,系整理人补出;圆括号"()"中字,系整理所作释文。后同):循筋下兼廉),出膈内下兼(廉),出夜(腋),奏(凑)胁。"《阴阳十一脉灸经》作"臂少阴哌(脉):在于手掌中,出内阴两骨之间之间(按:原整理校注云:后面"之间"两字系衍字),之下骨上廉,筋之下,[出]膈内阴。"以上两文与《灵枢·经脉》文相对证,不难看出,其描述之循行部位,尤为简单。然就其基本部位特征来看,此所谓"臂少阴之脉",正当《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之脉。从而说明,经脉系统,本有十二脉与十一脉之别。十一脉中之臂少阴,当十二脉之手厥阴脉;十二脉中手少阴,十一脉中则无此经。因此,《灵枢·本输》等篇中所言五脏井、荥、腧、经、合穴,就其经脉系统而论,当是基于十一脉系统。

4.经脉称谓

十二经脉之称谓,在《素问》、《灵枢》中,基本已定型,但在《灵枢》个别篇章中,尚保留有另外的称谓。

(1)《灵枢》之《经脉》、《经别》、《经水》、《经筋》四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称谓、线路、走向及病候、治则等,尽可反映对十二经脉的认识,已基本定型,经络学说的发展,已臻成熟。其称谓则是以手足三阴三阳命名,即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此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2)《灵枢·寒热病》:该篇主要论述寒热诸病从经穴取治之内容。其中有称"臂"脉者三条:

1)"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日天府。"又《灵枢·本输》:"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日天府。"按此二条,从内容以至行文,基本上是一致的,唯手、臂之称谓有别。是此言"臂太阴",即手太阴也。

2)"臂阳明有人顺犏齿者,名日大迎,下齿龋取之。"详"大迎"一穴,古医籍归经不一,如《素问·气府论》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其中有"大迎之骨空各一",此与《灵枢·经脉》所云"胃足阳明之脉......出大迎循颊车"及"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之说相合。又《针灸甲乙经》卷三第十,言大迎为"足太阳脉气所发"。而本篇所言"臂阳明"者,乃为手阳明。又据《灵枢·经脉》言手阳明"其支者......入下齿中",与本文言"下齿龋取之"义亦合。是此言"臂阳明"者,即手阳明也。此亦可见本文与《灵枢》别篇言经脉者,所本不同,故称谓有别。

3)"臂太阴可汗,足阳明可汗。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者甚者,止之于阴。"详本文以"臂""足"二字对举,其为称经而无疑。是"臂太阴"即手太阴也。

按十二经脉以足、臂相称者,今有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可证。又据此,则腧穴归经,亦或有以足臂脉取名者,观此三条,或可见其一斑。凡此,皆另有所本。5.经脉络属脏腑

关于经脉络属之脏腑,《灵枢·经脉》言之甚详。凡手足三阳之脉,皆为属腑络脏l手足三阴之脉,皆为属脏络腑。如心主手厥阴之脉日:"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三焦手少阳之脉日:"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而《灵枢·邪客》手太阴之脉与心主之脉,则与此不同(详见前文)。手太阴之脉日"内屈,走肺",心主之脉日"上人于胸中,内络于心脉"。据此所言经脉与脏腑关系的内容及表述行文,两篇有明显的不同。从而说明,两篇内容,非出于一家之言而无疑。

6.根结与标本

根结与标本,是《素问》与《灵枢》中有关经脉的两个既相近而又不尽同的概念。所谓根与本者,经脉所起之根本也。结与标者,经脉之枝端与终结也。但在有关篇文中,所言起止点,并不尽同。

(1)《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此两篇所言根结,基本上是一致的,当系同源。今录《灵枢·根结》文如下:"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历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从上文可见,所言三阴三阳之根结,仅有足经而无手经。

(2)《灵枢·卫气》。本篇为言经脉之标本者,其文作:"足太阳之本,在根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问,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足阳明之本,在历兑,标在人迎颊(按:'颊'下《太素·经脉标本》有'下上'二字,于义为顺,疑本文脱)颃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下也;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訾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中,标在腋内动(按:'动'下《甲乙经》卷二第四有'脉'字为是,疑本文脱)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按:后'下'字,《太素·经脉标本》及《甲乙经》卷二第四均无,疑衍)三寸也。"

详本文言经脉标本,与《根结》篇所言经脉根结之大义,亦大致相同,然异点颇多。就脉数而言,彼虽言三阴三阳脉,实只有足经,而此则尚有手经;就起点而言,彼言诸脉之根,皆为本经之肢端第一穴,亦即《灵枢·本输》所言井穴,而此所言本,有的为井穴,有的则在手足踝关节以上处;就终点而言,彼言足三阳之结,与此言之标,基本相同,而足三阴经,则两者皆不同。是则两者所本非出一家也无疑。

(二)腧穴

《素问》、《灵枢》中论腧穴内容较多,但有的内容,显非出于一家之言,当系不同学派。

1.经脉流注腧穴

经脉流注所经之处的某些腧穴,具有特殊意义,并予以特定命名。此在《灵枢》之《本输》篇及《根结》篇,均有详论。然两篇中取穴与命名方面,均有所不同。

(1)《灵枢·本输》。该篇详论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流注之特定腧穴,总称之为"本输"。今以阴经与阳经各举一脉为例。

"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手鱼也,为荥;注于大渊,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行于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腧;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人于委中,委中,胭中央,为合。"

从上文可见,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之流注,阴经有出、溜、注、行、入五个关要处,分别命之日井、荥、腧、经、合,各有代表性腧穴,并以五行之木,合以各经之井穴。阳经有出、溜、注、过、行、入六个关要处,分别命之日井、荥、腧、原、经、合,亦各有代表性腧穴,并以五行之金,合以各经之井穴。从而构成了十二经脉在肘膝以下特殊的流注体系,即五脏阴经的五五二十五腧和六腑阳经的六六三十六腧体系。由于上述诸穴,在经脉流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故在针刺方面,亦具有重要意义。是当为经络学说一重要组成部分。

(2)《灵枢·根结》。该篇除论及三阴三阳脉之关阖枢外,并论及经脉之流注,但与《灵枢·本输》所言有较多差异,惜仅存手足六阳经脉,手足六阴经脉早已脱失。今录其全文如下:"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输,人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历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人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人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人于扶突、偏历也。"

详此文后继有"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云云等文,可证原为十二经,而今只存手足六阳经文,其手足六阴经文已脱也无疑。

根据上文可见,其与《灵枢·本输》所言之经脉流注,除根穴与该篇所言井穴一致外,其不同处有以下几点:本篇仅有根、溜、注、入四项,此其一也;本篇所言溜、注二项,名虽同而穴不同,此其二也;本篇所言入穴有二,一为本经在肘膝关节以下之络穴,一为本经在颈部之穴,此其三也;本篇根穴,无五行相合,此其四也。从而说明,本文系经脉流注另一学家之所言而无疑。

2.背腧定位

背腧定位,指脏腑在背部之腧穴的定位。凡此,皆取背部脊椎骨为自然标志而进行定位,但定穴部位,则不尽同。

(1)《灵枢·背腧》:"黄帝问于岐伯日: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日: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问,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乃其腧也。"详"焦",《太素·气穴》、《素问·血气形志篇》王冰注引《灵枢经》及《中诰》均作"椎"。马莳注:"焦,当作颓。"张介宾注:"焦即椎之义,指脊骨之节间也。古谓之焦,亦谓之预,后世作椎。"按:"焦",当系椎之假借,焦与椎,均取"隹"为声。古籍取"隹"为声之字而相为假借者,所在多有。如推与椎,《史记·吴王濞列传》:"此少年推锋之许可耳0"《汉书·吴王濞传》推作"椎"。又如椎与锥,《战国策·齐策六》:"君王后引椎椎破之。"鲍本椎作"锥"。椎,或作"倾",《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而合上至肾,当十四倾。"是此文诸言"焦"者,即椎也。

按上一背腧定位法,在古针灸书中,大都以此为准,如《针灸甲乙经》所收古《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即是。详《甲乙经》卷三第八言五脏背腧为:肺俞在第三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心俞在第五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肝俞在第九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脾俞在第十一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肾俞在第十四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后世针灸诸书,亦大多以此为准。

(2)《素问·血气形志》篇:"欲知背腧,先度其两乳问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杨上善注:"以上言量背输法也。经不同者,但人七尺五寸之躯,虽小法于天地,无一经不尽也。故天地造化,数乃无穷,人之输穴之分,何可同哉。昔神农氏录天地间金石草本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日,济时所用。其不录者,或有人识用,或无人识者,盖亦多矣。次黄帝取人身体三百六十五穴,亦法三百六十五日,身体之上,移于分寸,左右差异,取病之输,实亦不少。至于《扁鹊灸经》取穴及名字,即大有不同。近代《秦承祖明堂》、《曹子氏灸经》等,所承别本,处所及名,亦皆有异,而除疴遣疾,又复不少,正可以智量之,适病为用,不可全言非也。而并为非者,不知大方之论。所以此之量法,圣人设教有异,未足怪之也。"王冰注:"《灵枢经》及《中诰》咸云,肺俞在三椎之傍,心俞在五椎之傍,肝俞在九椎之傍,脾俞在十一椎之傍,肾俞在十四椎之傍。寻此经草量之法,则合度之人,其初度两隅之下,约当肺俞;再度两隅之下,约当心俞;三度两隅之下,约当七椎,七椎之傍,乃膈俞之位。此经云,左角肝之俞,右角脾之俞,殊与《中诰》等经不同。又四度则两隅之下,约当九椎,九椎之傍,乃肝俞也。经云肾俞,未究其源。"

详本文所言量背腧法,与《灵枢·背腧》所言取穴方法,亦自不同,彼者以椎体自然标准

为法,此则以草度量之,因而所定穴处,部位亦不同,故二者之差,已不言而喻。杨上善与王 '冰等注,亦皆指明其不同处。故此文当是《素问》中保留之别一家度背腧法也。以其别为一

家之言,故不得以《灵枢·背腧》而论其是非。杨上善所谓"圣人设教有异,未足怪之也",义亦在此。

3.椎问穴定位

椎间穴,指脊椎节问下之腧穴,其定位之所在,经文所述,亦不尽同。

(1)《素问·气府论》:"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王冰注:"脊椎之间,有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筋缩、中枢、脊中、悬枢、命门、阳关、腰俞、长强、会阳十五俞也。"《太素·气府》作:"大椎以下至尻二十节,问各一。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杨上善注:"大椎至骶二十一节,有二十间,间有一穴,则二十六穴也。《明堂》从兑端上顶,下至球门,有十三穴。大椎以下至骶骨长强二十一节,有十一穴,凡二十四穴,督脉气所发,与此不同,未详也。"

按:此文《素问》与《太素》不尽同,杨注与王注,义尚有疑,今不烦考。然有一点是基本相同,即自大椎至尾骶二十一节,节间有穴,但并非第一节间均有穴。据《针灸甲乙经》卷三第七存古《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凡十一穴。即大椎在第一椎陷者中,陶道在大椎节下间,身柱在第三椎节下间,神道在第五椎节下间,至阳在第七椎节下间,筋缩在第九椎节下间,脊中在第十一椎节下间,悬枢在第十三椎节下间,命门在第十四椎节下间;腰俞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问,长强在脊骶端。若据古《明堂》一书推断,有关上述诸穴的定位,由来尚矣。且从腧穴称谓可见,诸穴无以脏腑之名命名者。以脏腑名命名之穴,均挟脊两傍。此一定名,一直延至今日,除自《甲乙经》后,增有灵台、中枢、阳关等穴外,穴名一仍其旧。

(2)《素问·刺热篇》:"热病气穴,三椎下问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膈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问主脾热,七椎下问主肾热。"《太素·五脏热病》杨上善注:"《明堂》及《九卷》背五脏输,并以第三椎为肺输,第五椎为心输,第七椎为膈输,第九椎为肝输,第十一椎为脾输,第十四椎为肾输,皆两箱取之。当中第三椎以上无疗脏热,故五脏及候五脏热,并第三椎以下数之。第三椎以上与颊车相当,候色。第三椎下间肺输中间,可以泻热也。四椎下间,计次当心,心不受邪,故乘言膈也。次第推之,下间各主一脏之热,不同《明堂》通取五脏之输者也。"王冰注:"寻此文椎间所主神脏之热,又不正当其脏俞,而云主疗,在理未详。"

按:上文杨注虽强为之释,但亦不得不承认其与"《明堂》通取五脏之输者"不同。若王冰注则直云"在理未详"。详本文虽非直取五脏之背腧,但其所指泻五脏热之各椎,与挟脊两傍之五脏腧,亦不在同一横平线上。因此,若按五脏腧在背部腧穴位置以本文,自是不通。从而说明,本文所云椎节间与五脏的关系,系另一家言也。

(三)针道

针道者,论针刺之道也。《素问》、《灵枢》中论针刺之道者,内容特多,所言亦非尽同。今择其要者,聊为考析。

1.九针总名

九针者,针刺所用之九种针也。九针各具针名,在《素问》、《灵枢》中尽为一致。然对其总称谓,则不尽相同。

(1)小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除而难人。"杨上善注:"但九针要道,下针中,自当其释之也。"此注可见,杨氏"小针",是以"小针"与"九针"为同义语,皆总名也。又《灵枢·小针》,详其所,必原有名《小针》者(详见前"《素问》、《灵枢》引书考"),是亦以小针为总名。又《灵枢·厥病》:"肠中有虫瘕及蛟蜻,皆不可取以小针。"此文明确指出,腹中有虫疾者,皆不可以小针取治。此言"小针",亦概指九针而言。又《灵枢·玉版》:"黄帝日:余以小针为细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余以为过针之意矣。愿闻其故。岐伯日:何物大于天乎,夫大于针者,惟五兵者焉。五兵者,死之备也,非生之具。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其不(按:《太素·疽痈逆顺刺》无'不'字,当是,疑此文衍)可不参乎。夫治民者,亦唯针焉。夫针之与五兵,其孰小乎。黄帝日: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所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小针能取之乎?岐伯日:圣人不能使化者为之,邪不可留也......黄帝日:其已有脓血而后遭乎?不导之以小针治乎?岐伯日: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按:此下《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下有'其功大,以小治大者,八字,于义为是,疑此有脱文)多害。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按:本文前后曾三次言及"小针",详其文义,亦概指九针之总名也。并以"小针"比之"五兵"。"五兵"者,五种兵器也,惟所指不一,如《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陈五兵五鼓。"范宁注:"五兵,矛、戟、钺、檐、弓矢。"又《汉书·吾丘寿王传》:"古者作五兵。"颜师古注:"五兵,谓矛、戟、弓、剑、戈。"此文正以九针作小物,以五兵为大物,小者克病愈疾,大者克敌制胜,正与后文言"以小治小"与"以大治大"之义相应。又详后文言治脓血,"其唯砭石铍锋",虽《灵枢·九针十二原》言九针中之"铍针","以取大脓",然此文所谓"铍锋",详前后文义,当是指剑锋,而非指铍针。铍者,剑也。《说文·金部》:"铍,剑如刀装者。"段玉裁注:"剑两刃,刀一刃。实剑而用刀削裹之是日铍。"

详上述诸言"小针"者,皆以为九种针名之总称,与别称"九针"者,义虽同,然称谓有别。

(2)九针。九针一词,在《素问》及《灵枢》中曾多次言及,但义不尽同。有的为具指,即指九种不同的针器。如《灵枢·九针论》:"黄帝日:针之长短有数乎?岐作日:一日镌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也......九日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园,长四寸,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针形毕矣。此九针长短大小法也。"此所言"九针",即指九种针器。有的则泛指九种针器,及其有关的内容,包括针形、针名、用针、行针等有关问题。是则将"九针"一词概念化了。如《素问·三部九候论》:"黄帝问日: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又《素问·离合真邪论》:"黄帝问日: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又如《灵枢》之《九针十二原》及《九针论》等篇皆是。凡此所言"九针",皆不仅指针名而言,尚含其他有关内容,故或作概念、或作书名、或作篇名,加以使用。就其概念而论,犹九种针器之总名也。其与前所言"小针",亦名异而义同也。

2.四时刺与五时刺

四时刺与五时刺,乃系根据不同的季节而采用不同刺法之说,然详其内容,不仅有四时与五时之别,在刺法方面亦不尽同。

(1)四时刺。《素问·诊要经终论》:"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问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又《素问·水热穴论》云:"春取络脉,夏取盛经分腠,秋取经俞,冬取井荥。"《灵枢·本输》:"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腠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腧,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腧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脏之所宜。"又《灵枢·四时气》:"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又《灵枢·寒热病》:"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El,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经输治骨髓。"

以上《素问》、《灵枢》中,共有五篇言及四时刺法。详其内容,则诸多不同,或文同而时异,或文、时并异。如《素问·水热穴论》,不仅具四时刺法,而且有文。今再录其文如下:"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人,故取络脉分肉间......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从此文中,尤可看出,四时刺法之所以有别者,当是立论不同也。凡此足以说明,上述四时刺法,非出于一家之言。

(2)五时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人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脏。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人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按:本文虽未直言刺法,然详其文义,则实言以时为剂之刺,此则为从,亦即顺也;若反其时,则为逆。故后文多言逆时而刺,所致诸害。又本篇题名虽言"四时",而篇文内容,则增"长夏"内容,实为五时。按该篇文义,其刺法当为春刺经脉,夏刺孙络,长夏刺肌肉,秋刺皮肤,冬刺骨髓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详上文明确表明,乃是以色、时、音、味、脏配春、夏、长夏、秋、冬及荥、输、经、合、井。故此言五时刺者,乃根据不同季节,分别刺五输穴中之相应穴也。此与上文《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所言,又有所不同。

从以上所引《素问》与《灵枢》中七篇言四时刺与五时刺的内容来看,尽可反映其刺法有诸多不同,其立论之依据,亦多有别。因此,关于四时刺与五时刺的问题,则难以一种模式或一种理论加以说明。此其一则反映了古代医家由于对此一问题的不同见而形成的不同学术流派,亦如《难经·七十四难》所论五时刺法为春刺井(邪在肝)、夏刺荥(邪在心)、季夏刺俞(邪在脾)、秋刺经(邪在肺)、冬刺合(邪在肾),恰与《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顺差一季,犹可证明此又别成体系也;一则由于立论角度不同,故刺法亦异,反映四时刺法的灵活多样。故杨玄操云:"理极精奇,特在留意,不可固守以一概之法也。"亦可说明此一问题在《素问》与《灵枢》中有多家之说。

(四)卫气行

有关卫气之说,在《素问》与《灵枢》中论述较多。然对其循行之方式及线路,却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说法。

1.运行周期

(1)《素问·疟论》:"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何气使然?岐伯日: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El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人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林亿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二十五日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甲乙经》、《太素》并同。伏膂之脉,《甲乙经》作太冲之脉,巢元方作伏冲),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杨上善注:"因卫气从风府日下,故作也晏,晚也......邪与卫气下二十一椎,日日作晚,至二十二Ft,邪与卫气注于督脉上行,气上高行,故其作也早。"按:本文虽言疟病发作之日晏与日早,但所论病机,则涉于卫气行。也就是说疟病之邪,其发作之日晏与日早,与卫气之循膂日下一节及循腹内上行之行期有关。本文与《灵枢·岁露论》文基本相同,可互证。

《灵枢·岁露论》:"黄帝问于岐伯日......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岐伯对日:邪客于风府,病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日作晏,此其先客于脊背也。故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人,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尚晏也。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人脊内,注伏冲之脉,其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上行,故其病稍益。"

以上引《素问》与《灵枢》两篇内容,虽然在行文方面有些差异,若就其内容之实质而言,则基本相同。均在表明卫气之循行,以一月为周期。具体循行情况则为先二十一日,系循膂而下,沿椎节日下一节,二十一日至尾底;后九日,系循腹而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按:此一时间计之,腹背前后,每运行一个周期,需三十日,故可谓之月周期。

(2)《灵枢·卫气行》:"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訾,下手太阳,下至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訾,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按:《医学纲目·阴阳脏腑部》注:'以上二字,衍文也。其下当有'其散者'三字。'详前言'下手太阳'及'下足少阳'者,均日'其散者',故《医学纲目》注当是)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按:《医学纲目·阴阳脏腑部》注:'以上二字,衍文也。'详《太素·卫五十周》亦无"以上"二字,故《医学纲目》注当是)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人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人大指之间,人掌中;其至于足也,人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人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与十分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又:"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按:上引《灵枢》两篇内容,均明确提出卫气的运行,一昼夜为五十周。其运行的具体情况为昼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度者,周也。故亦称二十五周。此所言行于阳者,行于六腑之阳经,行于阴者,行于五脏之阴经。此言五十周之数,为言卫气之行者,常所习用。

(3)《灵枢·卫气行》:"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

按:本文所言之时间计之,卫气每运行于太阳、少阳、阳明及阴分一周次,需时水下四刻,故水下二十五刻,卫气运行六又四分之一周次,水下五十刻,则卫气运行十二又四分二周次,水下一百刻,则卫气运行二十五周次。亦即一昼夜,卫气运行于三阳及阴分,适当二十五周次。此与上文言一昼夜五十周次者,仅及其半也。故必系别说而无疑。

2.运行方式

从以上所引诸篇言卫气运行周次中,已可见其在运行方式方面,亦有较大差异,概言之,有以下三种。

(1)背腹周行。此种方式,即前引《素问·疟论》与《灵枢·岁露论》所言,卫气循膂而下,沿椎节日下一节,二十一日至尾底,复人腹上行九日,人缺盆。故其循行方式,主要是循背腹周行。

(2)日循三阳脉及阴趼脉周行,夜在五间周行。此种方式,即前引《灵枢·卫气行》所言昼夜五十周的循行方式。即昼行于阳二十五周次为始于目,分别由足三阳经循脉而至于足,另有散行者,分别别出而由手三阳经循脉而至于手,散出而不复还;其循足三阳之至于足者,人于足心,循足少阴之别,上行复合于目,此为一周。详阴趼脉者,《灵枢·脉度》云:"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人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顺,属目皆,合于太阳、阳跻而上行。"此与上述卫气循行之线路正合。此一方式,若简言之,即始于目,分别经足三阳经至于足,人足心,复经足少阴之别阴跻脉上行,复合于目,为日行一周次。夜行于阴二十五周次为始于足少阴脉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是为夜行五脏一周次,其在五脏间循行序次,是以脏气五行属性相克者为序。其行二十五周之后,当由足少阴脉,复经阴跻脉上行合于目而外行于阳。此即卫气昼行阳夜行于阴的两种不同运行方式。

(3)由太阳、少阳、阳明及阴分,分经水下一刻的时序周行。此种运行方式,即前引《灵枢·卫气行》所谓"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之日运行二十五周次的方式。此文虽不曾详述其在三阳及阴分运行和具体线路,但从时间分配方面,则与该篇前文卫气日行五十周次的方式,显然有别。故历来注家多有疑之者。详楼英《医学纲目·阴阳脏腑部》引《灵枢·卫气行》日五十周文后云:"右卫气之行,昼行阳则目张而寤,夜行阴则目瞑而寐。谨按:此节言平旦阳气之出目而下行于手足三阳也,皆一时分道并注,非有先后次第也。此经篇末言,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者,则是先下太阳究竟,然后下少阳,候少阳究竟,然后下阳明,候阳明究竟,方上行阴分。大与此节矛盾,盖衍文也。"又张介宾《类经》八卷第二十五对本文按云:"按前数二十五刻,得周日四分之一,而卫气之行,止六周有奇。然则总计周日之数,惟二十五周于身,乃与五十周之义未合。意者,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者二周,或以一刻作半刻,则正合全数。此中或有别,惟后之君子再正。"按:本文娄、张二氏均发现此中矛盾,前五十周说与后二十五周说不相契合。故娄氏以为衍文,张氏以为或有误。然二家之疑,似皆非是。盖此本不同学说,不得强合为一也。从以上可见,有关卫气行的问题,在运行周次及运行方式方面,均有不同的内容。似此等内容,从文字方面看,绝非由于传抄翻刻所致之衍误,故此类内容,定系原书编纂时,收辑同一命题之不同学说于一书所致。

(五)人气所在

"人气"概念,在《素问》、《灵枢》中,虽有多篇提及,但义不尽同。约言之,似有二说,一者指卫气而言,一者类后世所称"人神"之义。

1.指卫气所在

(1)《素问·生气通天论》:"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马莳注:"人气即卫气。按《灵枢·卫气行》篇伯高日: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尽日行于阳。"按马注引《灵枢·卫气行》文以证本文,"于"义为"是"。惟"伯高"当作"岐伯",该篇伯高所言"人气",则与本篇义不尽同矣。详该篇岐伯所言"人气",昼IEI行阳,夜则行阴,正与此"平旦人气生......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之义合。

又《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人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马莳注:"伯言一El之间,合于四时之气,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半夜为冬。故人气者,卫气也。"按:马氏此注,亦据《灵枢·卫气行》所言卫气昼行于阴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之义为释。详本篇文义,与《灵枢·卫气行》言卫气一昼夜行五十周之义基本相符,故马注当是。

(2)《灵枢·卫气行》。详该篇前言卫五十周时所云:"IEI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二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等等。后文言卫二十周时所云"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等等。皆十分明确地标明此所言"人气",即卫气也。

2.指人之神气所在

(1)《素问·诊要经终论》:"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此后四时刺法,文见前"四时刺"引,再后言刺不法其所在所致病候,今举春刺为例。"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脉乱气微,人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气著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详上述诸病候,有一明显特点,即部分神志病候的出现,如令人时惊,又且哭,又且欲言语等。又详余三时刺亦同,如夏刺不法人气所在之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时欲怒等。秋刺不法人气所在之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又且善梦等。冬刺不法人气所在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等。从而说明刺不法人气所在者,易伤人气。伤人气而出现神志病候者,伤及人神也。

(2)《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明于前,故日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日厥阴......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按:以上两篇,虽均言人气所在,但所主时问则各不相同。而有一点则具有共性,即详审人气所在,均与针刺有关。

又此所言"人气",与言卫气之"人气",名虽相同,实则有别。详"人气"一语,其用亦久。

如《鬼谷子·本经阴符》:"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据本文前后文义分析,"人气"二字,虽未成为固定概念,但就其本义而论,实含有神志之义。又《庄子·人间世》:"且德厚信砸,未达人气。"王先谦集:"简文云:Ⅱ,悫实貌。案虽悫厚不用智,而未孚乎人之意气。"按:此以"人之意气"以释"人气",是亦以"人气"为意念之谓也。而意念犹与神志有关。详此所言"人气"之义,与《素问》、《灵枢》两篇中所言,义犹相近。惟《素》、《灵》中,已作为固定概念使用,故此言"人气",当指人之神气也。

又详后世针刺宜忌有"人神所在"之说,如唐孙思邈《千金方·卷二十九·太医针灸宜忌第七》:"论日:欲行针灸,先知行年宜忌及人神所在。"此后并详列"推行年人神法"、"推十二部人神所在法"等。盖"人神"之说,其来已久矣。上引《素问》、《灵枢》"人气"说,当为"人神"说之滥觞。惟《素》、《灵》两书所言不同。犹后世言"人神"者,亦有多说之义。

(六)八正所在之应子人

"八正"者,八节或八方之正气也。如《素问·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王冰注:"四时八正之气者,谓四气八节之风,来朝于太一者也。"又云:"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按"八风"之名,均具于《灵枢·九宫八风》。凡此八正之气,不从其乡来者,又谓之八虚。八正之位,若以时论之,即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节,即所谓"四时八节"也;若以方位论之,即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八方,即所谓"四正四隅"也。在《灵枢》中论八正之气应于人者,皆有其相应之部位,然在不同篇文中,言则不一。

1.八风内舍之处

《灵枢·九宫八风》:"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风从南方来,名日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日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日刚风,其伤人也,iN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日折风,其伤人也,内舍-T-I]',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日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风从东北方来,名日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风从东方来,名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日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

上文言明八风所来之外,即从其乡来者,为四正四隅之所。其伤及人体后,邪之所舍,皆有定处,即:

风从南方来,应于夏至节,内舍于心,外在于脉。风从西南方来,应于立秋节,内舍于脾,外在于肌。风从西方来,应于秋分节,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风从西北方来,应于立冬节,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

风从北方来,应于冬至节,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

风从东北来,应于立春节,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风从东方来,应于春分节,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

风从东南方来,应于立夏,内舍于胃,外在肌肉。

凡此所列太一朝八风H及所应八节,其伤于人也,内则舍于脏腑,外则在于肢体。其所言脏腑为心、脾、肺、肾、肝五脏及小肠、大肠、胃三腑。其外在肢体为脉、肌、皮肤、手太阳脉、骨与肩背之膂筋、两胁腋骨下及肢节、筋纽、肌肉。

从上述模式中,不难看出,其中五脏与五体在时间应合方面,与《素》、《灵》别篇所论五脏与五行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唯脾居西南方应于立秋,在时间上小有差异。而小肠、大肠及胃、三腑,在腑与肢体应合方面,小肠应手太阳脉为腑与经脉关系;胃应肌肉,以胃与脾为表里关系,故同应肌肉;而大肠应两胁腋骨下及肢节,在《素》、《灵》其他篇中,尚难找到理论上的依据。从而说明,本篇所言八风伤人,其内舍与外在之处,在理论上,虽与《素问》、《灵枢》别篇所论五行、五时、五脏体系,有某些相同或相近之处,然其不同之处亦有之,而且可明显看出其立说并非同源。此太乙朝八风内舍脏腑与外在肢体之一式也。

2.身形应九野

《灵枢·九针论》:"黄帝日:愿闻身形应九野奈何?岐伯日:请言身形之应九野也,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卯;左手应立夏,其H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巳未;右胁应秋分,其H辛酉;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窍亥冬至,其日壬子;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H及诸戊己。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所主左右上下身体有痈肿者,欲治之,无以其所直之日溃治之,是谓天忌日也。"

按:上文所谓"九野"者,九方之地也。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详《淮南子·原道训》:"而知八纭九野之形埒者何也?"高诱注:"八纭,天之八维也。九野,八方中央也。"又:"所谓一者......上通九天,下贯九野。"高诱注:"九天,八方中央也。九野亦如之。"根据此义,则本文所谓"九野",亦指八方中央,因与《灵枢·九宫八风》之义同,该篇言九宫者,即四正四隅加中央,各为一宫。所言八风者,八方之风,已详上文。本文言九野者,该中央而言,而所言身形之九野者,亦只言其八。即:

左足应立春,位东北方。左胁应春分,位东方。左手应立夏,位东南方。膺喉首头应夏至,位南方。右手应立秋,位西南方。右胁应秋分,位西方。右足应立冬,位西北方。腰尻下窍应冬至,应北方。

按:上述部位、节气、方位模式,不难看出,其所示部位之所应,乃是两臂,两腿张开后,头南尻北之俯卧平面图。故左足位东北方应立春,左胁位东方应春分,左手位东南方应立夏,头位南方应夏至,右手位西南方应立秋,右胁位西方应秋分,右足位西北方应方立冬,尻位北方,应冬至。凡此八方,皆太一移居之宫,故应于人身之部,亦针刺之所忌。如马莳注云:"按后世针灸法,最忌九宫尻神、九部尻神、十二部尻神,此固当遵。然前九宫八风篇内有太一所在九宫,及此篇身形应九野,乃神圣所言,尤合五行、九宫、八卦大义。"马莳此言,亦可谓深明针灸忌尻神所在说之源流关系。

以上所引《灵枢》之《九宫八风》与《九针论》两篇有关内容,一者言九宫之应于人体,一者言九野之应于身形。从大的主题思想方面看,则基本上是一致的,从八风伤人之内舍脏腑及外在肢体与八方应身形八部方面看,其总的指导思想,亦均在说明人与天地相应。但从具体内容方面看,则二者尽无相同之处。若《灵枢·九宫八风》之伤人内舍脏腑,就五脏而论,与五行配五方五时之义基本相同,然另;Ond、肠、大肠及胃三腑,义则难详。似与九脏说(另外膀胱一腑)相似。而《灵枢·九针论》之所应部位,则纯系就方位而言。是故两篇内容,虽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绝非一家之说。

又详此两篇内容,若就人与天地相参之说论之,固有一定道理,然均杂以太一游说,染以神学观念,则其受古占星术之影响,已不待辨而自明矣。

(七)相形

相形者,以人体之形象,知其贤愚贵贱者也。关于相形方面的内容,在《灵枢》中亦有多种说法。

1.逆顺肥瘦型

《灵枢·逆顺肥瘦》对肥人、瘦人、壮士真骨及婴儿等之体质气血等有所论述。其中唯对肥人及瘦人并言及其思念品行方面的情况。如:"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又:"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所谓"轻言"者,说话轻率而不慎重也。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又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彼实博徒,轻言负诮。"

详上文所言"贪于取与"及"轻言",虽属之一种行为,但行为者,必受思想意识之支配。故本篇内容,实则说明人的体质肥瘦及气血清浊,可以决定人的思想意识,而支配某种行为。

2.阴阳二十五人型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伯高日: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岐伯日: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此下分别以金木水火土为纲,详述二十五人之形态与品行。今举木形为例:"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太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钬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栝栝然。"此下则分述火形之人、质征之人、少征之人、右征之人、质判之人;土形之人、太宫之人、加宫之人、少宫之人、左宫之人;金形之人、钬商之人、右商之人、大商之人、少商之人;水形之人、大羽之人、少羽之人、众之为人、桎之为人等。

按:本文所言,尽以五行属性之五形人为纲,每形又分而五,故谓二十五人。其中木、火、土、金、水五形,均详述其形貌及品行,余者则以形况之词,表其行为。此虽以二十五人名之,实则以五行分类,说明各形人之形貌及品行。

3.阴阳五态型

《灵枢·通天》:"黄帝问于少师日: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日.: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黄帝日: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日: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少阳之人,谡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为至治。"又:"太阴之人,其状黠黠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胭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主而躁峻,行而似状,此少阴之人也。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胭,此太阳之人也。少阳之人,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颢颞然,愉愉然,嗷曦然,豆豆然,众人皆日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按:上文明确表述了五态人之形貌与品行,是以阴阳气之多少为论证依据,与前述二十五人说有所不同。

4.本脏二十五变型

《灵枢·本脏》:"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结。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请言其方。"详此下为岐伯答五脏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等病候。以每脏均有五类情况,故称之为二十五变。其后复云:"五脏六腑,邪之舍也,请言其故。五脏皆小者,少病,苦焦心,大愁忧;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忧。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处人下。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平,反复言语也。"按:此上所言五脏二十五变之各种情况,并非一般病候,而是属于精神、行为方面的某些变化。特别如所谓"好高举措"、"好处人下"、"邪心善盗"及"和利得人心"等,显然指由于意识变化所支配的某种行为。按照本文所言,皆由五脏之二十五变所引发。

从以上所引诸篇有关相形的内容,不难看出,所论主旨虽基本相同,但立论的依据并不相同。一者以人之肥瘦黑白,进而及于血气之清浊为本;一者以人体气质之五行属性,即金木水火土五形人为本;一者以阴阳气多少之五态人为本;一者以五脏二十五变为本。从而说明,上述诸说并非尽出于一家之言。

详此相人之术,其来尚矣,亦数术之类也。按《汉书·艺文志·数术略》有"形法"一目,其小叙云:"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犹律有长短,而各征其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然形与气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无其气,有其气而无其形,此精微之独异也。"按:此小叙所论,知先秦及汉代,相宅、相人、相畜、相物之术颇多。关于相人之说,《汉志》著录有无名氏《相人》二十四卷,即属乎此。故该时有关相人之说,术出多门,法则不一,亦属自然。

关于相人之说,历来即有是与非之辨,如上引《汉志》小叙,对"形法"之论,持肯定之意。东汉王充《论衡·骨相》篇亦云:"人之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谓也。"然先秦时期有苟子者,对此则有专文以驳之。详《苟子·非相》云:"相人,古人之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天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为吉,小人之为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按:苟子此论,从论心择术的角度立论,言其吉凶天祥。是将人之性命,放在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符合唯物主义思想,自是高出别论。至于上文引《灵枢》诸说,当然不排除其含有某些因体质因素带来的某些性格特征。但从总体方面,以人之骨相决定人的吉凶贵贱等先天命定论,则不可取。

(八)脏腑

脏腑在《素问》与《灵枢》中,论述之篇文较多。而且就其主要内容而论,基本上已经定型化,为中医学脏腑学说奠定了基础。但是,在诸多脏腑内容中,亦可看出,并含有不同学说之遗文。显示出其理论方面或体系方面的不尽一致。

1.脏腑系统

脏腑系统,指由诸多脏器相与联结而构成的生理系统。从《素问》与《灵枢》有关篇文所显示的内容看,由于所含脏器之数不一,故可反映有以下几种系统。

(1)九脏系统。《素问·六节藏象论》:"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又《素问·三部九候论》:"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太素》卷十四首篇杨上善注:"以五神脏及四形脏以为九野之分也。五脏藏神,故(按:此下有缺文)及膀胱之藏水谷,不同三焦无形,故日形(按:以下有缺文)故不入四脏。又头角一、口齿二、耳目三(按:此下有缺文)并有其形,各藏其气,或日形脏,并五神脏,合为九脏,以为九野也。"从这一段残缺不全的注文中,尚可看出,杨氏以为五神脏为五脏,即心肝肺脾肾;四形脏,应小肠、大肠、胃及膀胱,以其"并藏水谷"等有形之物。另外又举出"头角一、口齿二、耳目三(按:此下缺文或是'胸中四')并有其形,各藏其气,或日形脏,并五神脏,合为九脏,以为九野也。"此当是在杨注之前,另有此一说也。王冰注:"所谓神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以其皆神气居之,故云神脏也。所谓形脏者,皆如器外张,虚而不屈,含藏于物,故云形脏也。所谓形脏四者,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王氏此注,即杨上善所举之另一说法,后世注家如马莳、张介宾等多遵之。又张志聪注:"形脏者,藏有形之物也。神脏者,藏五脏之神也。藏有形之物者,胃与大肠、小肠、膀胱也。藏五脏之神者,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盖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津液藏于膀胱,以养五脏之神气,故以形脏神脏,合而为九脏,以配地之九野、九州也。按脏腑各六,止五脏藏神,肠胃膀胱,受盛水谷。胆乃奇恒之腑,不藏有形,三焦虽主决断,乃无形之气,而亦不藏有形者也。故以九脏在内,以应九野,九窍在外,以应九州。而王氏诸贤,妄以头角耳目为形脏,即三部九候论之所谓天以候头角之气者,候足太阳膀胱之气也;地以候口齿之气者,候足阳明胃腑之气也;小肠之脉至目锐瘤,却入耳中,人以候耳目之气者,候手太阳小肠之气也。岂可以头角耳目为形脏乎。"

按:关于神脏五形脏四之九脏说,根据上文可见,至少在唐初已有二,其中对五神脏之,并无歧义。而对四形脏之,则有二说,一者以为即大肠、小肠、胃及膀胱,一者以为即头角、耳目、口齿、胸中。后说,杨上善与王冰注,均出于《素问·三部九候论》文。详杨上善注文义,此虽不出于杨氏已见,但其乃本于三部九候论文义则无疑。即经文所谓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外加中部"地以候胸中之气",合而为四,以符"四形脏"之义。此说清人张志聪氏已为之辨。且三部九候论中所举诸脏中,尚有胃,而耳与目,亦不得归为一形。故据此以表四形脏,疑义颇多。又所谓"神脏"者,以其藏神,自元异义,若以律之于"形脏",亦当为藏有形之物,则与医理文理,于义皆顺。故后说"四形脏",于义难通。

又详"九脏"之说,古已有之。详《周礼·天官冢宰下·疾医》:"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郑玄注:"两参之者,以观其死生之验。窍之变谓开闭非常。阳窍七、阴窍二。脏之动谓脉至与不至。正脏五,又有胃、旁胱、大肠、小肠。"贾公彦疏:"正脏五者,谓五脏肺,心、肝、脾、肾,并气之所藏,故得正脏之称......又有胃、小肠、大肠、旁胱者,此乃六腑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脏,为九脏也。"若据此注,以心、肺、肝、脾、肾及胃、大肠、小肠、膀胱为九脏之说,至少已始于汉代。是则杨上善注,当是本于《周礼》郑注。此亦足可说明,古有九脏说之脏腑系统。又前引《灵枢·九宫八风》所云八风伤人内舍之处,为心、肝、肺、脾、肾及大肠、小肠、胃八者,若以九脏说证之,仅缺一膀胱。然《灵枢·九宫八风》所论八风,仅为四正四隅八方,若加中央,数亦当九。膀胱不舍者,亦或应于中央。若之,则该篇所举脏腑之内舍者,或亦本于九脏说。

(2)十一脏系统。十一脏系统指肝、心、脾、肺、肾五脏与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共十一个脏器构成的脏腑系统。此在《素问》与《灵枢》中,并无明确的表述,但是在有些篇文中,则有所体现。如《灵枢·本输》,起文虽云"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然后文所言之输穴,却仅言及二十五输,即心、肝、脾、肺、肾五脏之经,各有五输,而无心主之名。又在后文中言及脏腑配合时云:"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府也。此六府之所与合者。"又《灵枢?本脏》言脏腑配合时亦云:"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据上文可见,两篇所言脏腑配合,均无心主一脏,故三焦一腑无所合,而成为孤府。仅从"水道出焉"之角度,言及其"属膀胱"。是则说明其脏腑系统,属于十一脏系统,与前五脏六腑输为同一体系。又与古经脉如长沙马王堆汉墓《足臂十一脉》与《阴阳十一脉》等,在脏腑与经脉关系方面,亦相吻合。可证,古脏腑学说本有十一脏系统。

另外,《素问》与《灵枢》中,亦有多篇论述脏腑内容者,如《素问》之《六节藏象论》、《五脏生成》篇及《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等,均不曾言及心主一脏,亦或本于十一脏说。至于有些以五行、五时类例者,不言心主,当不在此例。

(3)十二脏系统。十二脏系统,即上言十一脏系统,再加心主,或称心包络,亦或称膻中。说明十二脏系统之最明确者,为《素问·灵兰秘典论》:"黄帝问日: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日: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按:本文不仅提出子"十二脏"及"十二官"等概念,而且说明了十二脏的名称及功能。惟其所谓"十二官",以脾与胃合为一官,故仅有十一官,然亦无害于"十二脏"之说。又"膻中"一脏之称名,与别篇称心主,心包之名不同,详见后文,然不失其十二脏之数。是则本篇可视为言十二脏系统之最为完备者。

又《灵枢·经脉》论述十二经脉,并言及其络属之脏腑。即:肺手太阴之脉,络大肠,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属大肠。胃足阳明之脉,属胃,络脾。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心手少阴之脉,属心,络小肠。小肠手太阳之脉,络心,属小肠。膀胱足太阳之脉,络肾,属膀胱。肾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属心包络,络三焦。三焦手少阳之脉,络心包,属三焦。胆足少阳之脉,络肝,属胆。肝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按:本文不仅对十二脏腑、经脉的名称、相互关系等,详为说明。而且对心主手厥阴一脏,从经脉之循行及与其表里脏腑的络属方面,与其他脏腑同样做出了具体的描述。从而说明,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作为一个脏器实体,已被纳人脏腑系列之中,而成为十二脏系统。

从以上诸文可见,关于脏腑之说,就其系统而论,至少有九脏系统、十一脏系统、十二脏系统三种,其中尤以十二脏系统,应是一个最完备的系统,为后来中医脏腑学说的基本系统。除此之外,尚有另外别说,详见下文。

(4)奇恒之府。《素问·五脏别论》:"黄帝问日: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对日: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日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根据上文文义,大致可表明以下几个问题:

1)对脏与腑的含义与划分,在《素问》与《灵枢》成编之前的文献中,或者说在先秦及汉代前期的有关文献中,对脏与腑这一概念的内涵,尚有诸多不同说法。反映脏腑学说及脏腑系统的形成,其先期必有各种不同认识,此一完全符合学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2)脑、髓、骨、脉、胆及女子胞,此六者以"藏于阴而象于地",既不同于五脏,又有别于六腑,故名"奇恒之府"。"奇恒"者,异于恒常也。如王冰注云:"脑、髓、骨、脉,虽名为府,不正与神脏为表里;胆与肝合,而不同六腑之传泻;胞虽出纳,纳则受纳精气,出则化出形容,形容之出,谓化极而生焉,出纳之用,有殊于六腑,故言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府也。"详"奇恒之府"说,在《素问》与《灵枢》中,仅此一见,谅为脏腑说中,特出一家之言。又详别篇言,骨者,肾所主,脉者,心所主,脑髓者,液之属,如《灵枢·决气》云:"谷人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又详脑髓本藏之于骨,又何得名府。故此一可证,"奇恒之府"说,必系另一家言也。

3)五脏说。按本文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之文义,此所言五脏,亦当指肝、心、脾、肺、肾而言,与别篇并无歧义。

4)六腑说。详本文所言六腑者,为"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以胆已归奇恒之府,而文中仅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受五脏浊气,名日传化之府",是本文专指水谷之传化者也。然文中所指仅五,后文又补述云"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故此言六腑,或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魄门而言。亦当系另一家言也。

根据上文可见,藏象学说,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对脏及脏与腑等基本概念含义,有着不同的认识,而且对脏腑系统方面的认识,也有一定差异。故《素问》与《灵枢》中有多种说法,正反映此一学术发展的历史现实。但从总的方面看,十二脏说,已居主要地位,说明脏腑学说,已臻于成熟。

2.心主、膻中与心包络

作为十二脏系统与十一脏系统之差异,惟在心主一脏。详《素问》、《灵枢》中,除《灵枢》之《经脉》、《经别》、《经筋》、《经水》等言及心主之外,尚有多篇亦言及心主、心包络者。如《素问·血气形志》云"少阳与心主为表里",又《通评虚实论》"掖痈......刺手心主三",又《厥论》"手心主少阴厥",又《皮部论》"心主之阴,名日害肩......皆心主之络也",又《缪刺论》"五络俱竭......后刺手心主"。又如《灵枢·本输》:"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日天池",又《终始》"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又《营气》"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又《口问》"忧思则心系急......故太息以伸出之,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又《五乱》"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又《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又《禁服》"寸口大于人迎......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又《卫气》"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三寸也",又《邪客》"少阴者,心脉也......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又"少阴独无腧者......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

根据以上诸文,膻中、心主与心包络之名,所指似同,而义当有别。

膻中之名凡四见。《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王冰注:"膻中者,在胸中两乳间,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气,以气布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也。"滑寿注:"膻,徒旱切,上声,浊字。《说文》云:'肉膻也。'音同袒裼之袒。云膻中者,岂以袒裼之袒而取义耶。"张介宾注:"膻中在上焦,亦名上气海......按十二经表里,有心包络而无膻中。心包之位,正居膈上,为心之护卫。胀论日: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正合心包臣使之义。意者其即指此欤。"El本丹波元简注:"简按滑注属曲。《韩诗外传》:舜甑盆无膻。注膻,即今甑篦,所以盛饭,使水火之气上蒸,而后饭可熟。谓之膻,犹人身之膻中也,义太明切。李(按:指李念莪)、高(按:指高世拭)及汪昂但云膻中即心包络,非。盖二者虽在上焦,膻中则无形之宗气,心包络则包心之血络,岂可概而为一乎。薛雪云:膻中,亦名上气海,为宗气所积之处。心包络,包为膜,心君之宫室,络为膜外之巷术,心君之城府也。一为密勿之地,一为畿甸之间,臣使之义著焉。膻中者,宫室外之城府也。此说近是。"

按上述诸家,说非一,滑氏据《说文》"肉膻"之义,以为从"袒裼"之义引伸而出,取义从王冰注,谓胸中两乳之间,为气之海。张介宾虽亦谓气海,然另据十二经表里及《灵枢·胀论》说,直指为心包络。后世注家,多宗之者。而丹波氏则据《韩诗外传》注义,以为"膻中则无形之宗气"。是则说明对膻中之义,尚多歧说。另详别篇。

《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尺肤诊文云:"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针灸甲乙经》卷四第一下同,《太素·五脏脉诊》脱肺、心、膻中三句。王冰注:

"心主,膈中也。膻中则气海也,嗌也。"张介宾注:"膻中者,两乳之间,谓之气海,当心包所据之分也。"张志聪注:"膻中者,臣使之官,心主之相位也。"按:上述诸注,义不尽同。王、张二注,皆本于《灵枢·海论》之说,以膻中为气海,张志聪注则本于《素问·灵兰秘曲论》,以膻中为臣使之官。

详本文所言,乃尺肤诊中上部之对应位,出列四个概念,即右手外应肺,内应胸中;左手外应心,内应膻中。在此心与肺左右对举,其义甚明。而胸中与膻中对举,则显非一处。若作为部位而论,该文文义,当系将胸部左右分称,右部名胸中,左部名膻中。因此,将本文直训为气海,于义非切。若就该处内应之脏器而言,右部已言及肺,别无他脏。左部虽已言及心,然尚有心包一脏。故本文之膻中,亦或暗含此义。若此,则张志聪注,较之王冰注,似尚近。

《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杨上善注:"膻,胸中也。音檀。食已人胃已,其气分为三道,有气上行经隧,聚于胸中,名日气海,为肺所主。"张介宾注:"膻中,胸中也。肺之所居,诸气者皆属于肺,是为真气,亦日宗气。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故膻中为之气海。"张志聪注:"膻中者,为气之海,在膺胸之内,宗气之所聚也。"按:上述诸注,别无歧义,均指胸中而言。又详《灵枢·五味》云:"谷始人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日气海。"据此义,则膻中与胸中,在此当系同义语。

《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详本文《针灸甲乙经》"宫城"作"中宫"。《太素·胀论》作"膻中者,主之官也。"按:《太素》文难通,疑误。张介宾注:"膻中,胸中也。肺覆于上,膈膜障于下,为清虚周密之宫,心主之所居也,故日宫城。"详本文前原有"夫胸腹者,脏腑之郭也"一句,与本文正相对应,亦可谓本文是上句的具体化,上言"胸腹",下言"膻中",皆指部位;上言"脏腑",下言"心主",皆指脏器;上言"郭",郭者,廓也,下言"宫城",皆障围脏器者。故本文所言膻中,即胸中,张介宾注义甚是。

按:以上四处言膻中,义不尽同,究其文义,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就"膻"字之文义而论。《说文·肉部》:"膻,肉膻也。"段玉裁注:"释训、毛传皆云:檀裼,肉禧也。李巡云:脱衣见体日肉膻。孙炎云:檀去裼衣,按多作檀、作袒,非正字,膻其正字。"按:肉膻,亦作肉檀或肉袒。又称袒肉者,义并同,去上衣而露体也。如《礼记·郊特牲》:"君再拜稽首,肉袒亲割,敬之至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司马贞索隐:"肉袒者,谓袒衣而露肉也。"又《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袒与檀通。《诗经·郑风·大叔于田》:"檀裼暴虎。"陆德明释文:"禧,本又作袒。"《说义·肉部》引"檀"作"膻"。是膻之本义,为去衣而露体。滑寿之训,义本有据,而丹波氏据《韩诗外传》文驳之,恐非是。古者所谓露体,露上体也。胸部适当上体之正,故据肉膻之义,指为胸部者,引伸其义也。

就"膻中"而论。上述四文,义当有三。《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言,黄帝所问为"十二脏之相使",岐伯之所答又分别命名为"十二官"。故"膻中"之名,应是一个脏器实体。然而从字义训释方面看,膻中应指胸中,本系部位名称。而此作脏器者,正如《灵枢·胀论》所云膻中为心主之宫城,故以膻中以借代心主。究其所以,必系源于脏腑说之另一家言,此其一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就胸这一大部位而论,可分为二名,左为膻中,右为胸中。因此,在尺肤诊的相应部位方面,胸中与膻中亦左右分属。故本文所言膻中,似与《灵枢·胀论》所言为同一概念,此其二也。《灵枢·海论》所言膻中,据上下文义,十分明确地表述了与胸中为同一概念,此其三也。

根据以上所论,膻中之名,在《素问》与《灵枢》中所指非一,从而说明,其学各有所本,非出自一家之言也。

3.心之窍与肾之窍

《素问》与《灵枢》中所记心之窍及肾之窍有所不同,大致有二说。

(1)《素问·金匮真言论》:心"开窍于耳"。王冰注:"火精之气,其神神,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缪刺论日: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义取此也。"《针灸甲乙经》卷一第四:"《素问》日:心在窍为耳。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心气通于舌,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在于耳。"马莳注:"吾人之心属火,故内人通于心,而外开窍于耳。阴阳应象大论日:心在窍为舌,肾在窍为耳。而又以耳为心窍,可见心之为窍,不但在舌,而又在耳也。"张介宾注:"阴阳应象大论日:心在窍为舌,肾在窍为耳。可见舌本属心,耳则兼乎心肾也。"

又:《素问·金匮真言论》肾"开窍于二阴"。王冰注:"肾藏精,阴泄注,故开窍于二阴。"张志聪注:"肾在下,故开窍于二阴。"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主舌,在窍为舌"。王冰注:"舌所以思辨五味也。金匮真言论日:南方赤色,人通于心,开窍于耳。寻其为窍,则舌义便乖。以其主味,故云舌也。"马莳注:"舌为心之苗,故心主舌。"张介宾注:"舌为心之官也。"汪昂注:"舌为心苗,《素问·金匮真言论》又日:南方赤色,人通于心,开窍于耳。昂按,耳为肾窍,然舌无窍,故心亦寄窍于耳。是以夜卧闻声而心知也。"丹波元简注:"简按,此似曲说,而亦有理。"

又:肾主耳,在窍为耳。王冰注:"耳所以司听五音。"林亿新校正云:"按金匮真言论云:开窍于二阴,盖以心寄窍于耳,故与此不同。"张介宾注:"肾之窍也,按前篇金匮真言论云:南方赤色,开窍于耳。北方黑色,开窍于二阴。则耳又为心之窍。如本脏篇以耳之高下坚脆而验肾,则耳信为肾之窍,而又属于心也。"

(3)《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闻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听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按本篇所言上七窍,即五脏之上窍,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尽同。

又《灵枢·五阅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马莳注:"此言五官之所在也。肺在内而鼻为之窍

    • 胡延滨
      #1
      胡延滨 2009-10-22 02:31
      (3)《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闻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听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按本篇所言上七窍,即五脏之上窍,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尽同。

      又《灵枢·五阅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马莳注:"此言五官之所在也。肺在内而鼻为之窍,所以司呼吸也,故为肺之官;肝在内而目为窍,所以别五色也,故为肝之官;脾在内而口唇为之窍,所以纳五谷也,故为脾之官;心在内而舌为之窍,所以辨五味也,故为心之官;肾在内而耳为之窍,所以听五声也,故为肾之官。"按:本篇言五官,虽不称窍,而马莳据五脏以释之,于义为是。五脏之所以以鼻、目、口、舌、耳为官,正以此为五脏之上窍,五脏之气通于此,故得为五脏之官。其中心之官与肾之官,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灵枢·脉度》言心、肾二脏之窍,所指尽同。据上文可以明显看出,关于心之窍与肾之窍的问题,在以《金匮真言论》与《阴阳应象大论》为代表的两文中,有不同的记载,而且引起了历代注家的注目,并着力从经文方面寻找依据,予以理论上的通释,已见前文。

      有关此一问题,如果从学术发展的源流进行考察,在先秦直至两汉时期,关于五脏之外窍,或谓五脏之外候,有多种说法。现存文献如《管子·水地篇》:"脾生隔,肺生骨,肾生脑,肝生革,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后发为九窍,脾发为鼻,肝发为目,肾发为耳,肺发为窍。"按此说法,不仅缺心之窍,而肝、脾之窍,与《素问》及《灵枢》所言亦大不同,惟肾窍为耳,则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同。又黄夷辑《春秋元命苞》文有云:目者肝之使,鼻者肺之使,耳者心之候,阴者。肾之泻,口者脾之门户。凡此所言使、候、泻、门户等,实则应五脏之外窍,此与《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言五脏之窍正相应。又《淮南子·精神训》:"形体以成,五脏乃形,是故肺主目,肾主鼻,胆主口,肝主耳。外为表而内为里,开闭张歙,各有经纪。"按:此虽未明言外窍,实与外窍相关。详其所指,又另一家言也。《白虎通·情性》:"目为肝之候,鼻为肺之候,耳为心候,双窍(按:此当指前阴与后阴)为肾之候,口为脾之候。按:此说与《素问·金匮真言论》言五脏之窍尽同。"

      根据上文,不难看出,《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言五脏之外窍,乃出于另一家言。但在《素问》与《灵枢》别篇中所言五脏外窍,均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为同一系统,而且成为脏腑学外窍之主要学说。

      4.五脏六腑之外候与外应所在

      五脏六腑之外候与外应,指五脏六腑内部变化,反映于躯体外部某些部位或器官的某种徵兆也。候,应,徵兆也。《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晋书·天文志》:"凡游气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风雨之候也。"凡此言"候",皆徵兆之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怫之应。"王冰注:"应为先兆。"是候与应,义相近。五脏与六腑之外候与外应,示人以有诸内必形诸外者也。《灵枢》于此,论凡有二,义不尽同。

      (1)《灵枢·师传》:"黄帝日:《本脏》以身形支节胭肉,候五脏六腑之小大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岐伯日:身形支节者,脏腑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黄帝日:五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支节知而阅之奈何?岐伯日: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黄帝日:善。岐伯日: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骷骨有余,以候鹘骨于。黄帝日:善。岐伯日: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大小。黄帝日:善。岐伯日: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黄帝日:善。岐伯日: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黄帝日:善。愿闻六腑之候。岐伯日:六腑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鼻隧以张,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腑也。"

      根据上文,五脏之候,肺在肩、咽,心在髑{}于,肝在目,脾在唇、舌,肾在耳。六腑之候,胃为骸(按:《千金》卷十六第一作"胲"。《集韵·海韵》:"顽,颊下日颈,或作胲。"又《洗冤录·论沿身骨脉》:"结喉之上者胲,胲两旁者曲颊。"据此义,骸当为胲之假借)、颈、胸、大肠在鼻隧,小肠在唇与人中,胆在目下果(按果即"裹"字),膀胱在鼻孔,三焦在鼻柱。凡此五脏六腑外候所在之处,视其好恶,以知吉凶也。

      (2)《灵枢·本脏》:"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无髑{i于者心高,髑{}于小短者心下,髑骨于长者心下坚,骨昌骨于弱小以薄者心脆,髑{i于直下不举者心端正,髑骨于倚一方者心偏倾也。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张胁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胁偏竦者肺偏倾也。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骸者肝高,合胁脆(脆,原作"兔",据《针灸甲乙经》卷一第五改)骰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也。"

      又:"黄帝日:愿闻六腑之应。岐伯答日: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黄帝日:应之奈何?岐伯日:肺应皮,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裹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纡屈者小肠结。脾应肉,肉胭坚大者胃厚,肉胭么者胃薄,肉胭小而么者胃不坚,肉胭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胭不坚者胃缓,肉胭无小裹累者胃急,胃胭多小裹累者胃结,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肾应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

      根据上文,本篇所言五脏之应,除共有之"色"与"理"外,心在髑骨于,肺在肩、膺、喉、腋、胁,肝在胁、骸、膺腹,脾在唇,肾在耳。其中一肺、肝三脏,皆指脏器所处之外在部位。而脾、肾两脏,则指其外候之器官。从而说明,五脏外应,并非出于同一理论依据。六腑之外应,根据文中所谓"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一段所言五脏及六腑与五体的关系,则大肠之外应为皮,小肠之外应为脉,胆之外应为筋,胃之外应为肉,三焦、膀胱之外应为腠理毫毛。从以上两篇来看,《师传》篇所言外候与《本脏》篇所言外应,就五脏而论,互有异同。如心、肾两脏,所指尽同;脾脏则前言唇、舌,后者仅言舌;肺脏二者虽均言部位,但不尽同;肝脏则前言其官目,后者则言部位,是二者绝不相同。就六腑而论,前者六腑各有其外候,后者则三焦与膀胱合应。其所在则前者指胸以上及面诸部,其相互间有何联系或学术上有何体系,现亦难详。后者则根据脏腑表里关系,六腑之应,即五脏所应之皮、脉、筋、肉、腠理毫毛。其中肾之腠理毫毛说,与《素问》及《灵枢》篇所言"肾主骨"说,亦有所不同。从而可见,"师传"篇所言五脏六腑外候与"本脏"篇所言五脏六腑外应,义本相同,或者说相近,但其所指,则异多而同少,故此两篇之说,当非出于一家之言。

      (九)预诊死期

      预诊死期者,预先诊察病者之死亡日期也。预测之死期,在《素问》与《灵枢》中,或言死于某日,或言期,或言期日,或言短期。期,死也。《广雅·释言》:"期,卒也。"王念孙疏证:"期之言极也。"此类内容,在《素问》与《灵枢》中,言之甚多,其中有些是针对某种疾病,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预测其死期,亦即诊之为死证之意,凡此等内容,不在本文论证之例。另有部分内容,则是就一般疾病,为之预诊死期,并可看出其立论依据之不同。故可发现其所本有别,并非出于一家之言。

      1.据真藏脉预诊死期据真藏脉预诊死期,即根据真藏脉出现的时间,预诊其死亡日期。

      (1)《素问·阴阳别论》:"凡持真藏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详《太素·阴阳杂说》与本文不尽同,"十八日"作"九日",杨上善注:"有本为十八日。"又"十二日"作"十日","七日"作"五日"。杨上善注:"得真藏脉者死,然死之期,得五脏悬绝已去,各以其脏之气分尽日为数。脉至即绝久而不来,故曰悬绝。"按杨氏此,仅浑言"各以其脏之气分尽日为数",至其何以各脏有此具体日数,则未得详释。又王冰注:"真脉之脏脉者,谓真藏之脉也。十八日者,金木成数之余也;九日者,水火生成数之余也;十二日者,金火生成数之余也;七日者,水土生数之余也;四日者,木生数之余也。故平人气象论日: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脾见甲乙死者以此,如是者,皆至所期不胜而死也。何者?以不胜克贼之气也。"按:王冰此注,虽后世注家多有采用,然其遵照《河图》五行生成数的说法,在理论上,并不能一贯。如张介宾《类经》卷六第二十八注:"此下死期,悉遵王氏之意,以《河图》计数,诚为得理,然或言生数,或言成数,若不归一,弗能无疑,别有愚按,在针刺六十四,亦当参正。"又《类经》卷二十二第六十四注:"按诊要经终论王氏以五行之数为注(按:此指《素问·诊要经终论》刺中五脏一节王冰注),脾言生数,肺言生数之余,肾言成数之余,心则不及言数,此其说若乎近理。然或此或彼,或言或不言,难以尽合,恐不能无勉强耳。"按:张氏此按,诚然如是。且《素问》所言日数,与《太素》亦不尽合,故王冰此,尚难置信。从而说明,此论据真藏脉以言死期,自是预诊死期之一说,然其所言五脏死期日数所据为何,尚难得其详。且所言日数,与《素问》别篇亦不尽同。

      (2)《素问·玉机真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真藏见,十月之内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藏,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中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胭脱肉,目匡陷,真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藏虽不见,犹死也。"按:本篇言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之义,与上文所引同。然所言"期日"之数,则与上文不同,历代注家自杨上善、王冰以降,或敷衍其说,或随文顺释,皆不详其立说之义。而其与上文所言日数有别,则不言而喻,是则其立说所本,亦必另有其据。从而说明,以上两篇,虽皆以真藏脉见为据,预诊死期,然其亦各有所本,义不尽同也。

      2.据天干计时预诊死期

      据天干计时预诊死期者,乃根据十天干数所应之季、日、时,结合五脏应天干及五行生克关系,以预诊五脏病之死亡日期。《素问》与《灵枢》中凡有多篇皆本此说,今举《素问》、《灵枢》三篇为例。

      (1)《素问·平人气象论》:"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藏见皆死。"按:天干、五脏、五行之相合为东方甲乙肝木,南方丙丁心火,中央戊己脾土,西方庚辛肺金,北方壬庚肾水。上文所言,乃是根据此一构局的五行生克关系而预诊其死期。故"肝见庚辛死"者,庚辛为肺金,甲乙为肝木,金克木也。余者类推。是此文虽亦言及"是谓真藏见皆死",然其预诊之死期,皆在克我之日也。故与前文言见真藏预诊之死期,自是不同,显非同出一说。

      (2)《素问·脏气法时论》:"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静......病在心,愈于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夏,起于夏;禁 .

      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

      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跌慧,日出甚,下晡静......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焯焕热食,温灸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上文言五脏病之愈、起、持、加、甚、死等,尽系以五行、天干、五脏结合,及应于时、日、辰等,以五行生克关系予以推论。今以肝病为例。肝应东方甲乙木,愈于夏者,夏应南方丙丁火,木生火也;夏不愈甚于秋者,秋应西方庚辛金,金克木也;秋不死持于冬者,冬应北方壬癸水,水生木也;起于春者,春应东方木,为本脏自应之时也。下文言愈在丙丁,加于庚辛、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者,与此义同,唯所指诸天干,乃言日也,即丙丁为丙日丁日,庚辛为庚日辛日。又后文言"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者,平旦应木也,下晡应金也,夜半应水也。是以本文为一典型的和具体的以天干五行生克关系为论据,而预诊五脏死期者也。

      (3)《灵枢·经脉》:"手太阴气绝则皮手焦......丙笃丁死,火胜金也;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壬笃癸死,水胜火也;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壬笃癸死,水胜火也;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甲笃乙死,木胜土也;足少阴气绝则骨枯......戊笃己死,土胜水也;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按:本篇所言,从文字方面看,乃系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五脉。然从全篇对经脉的称谓来看,此五脉为肺手太阴之脉,心手少阴之脉,脾足太阴之脉,肾足少阴之脉,肝足厥阴之脉。则本文所言五脉死期,与五脏之死期是一致的,以脏腑与经脉相连属也。又:从所言死期的情况,不难看出,本文立论,亦系五脏五行与天干相合之生克关系为依据。凡遇克我之日,即为死期。如手太阴肺日"丙笃丁死,火胜金也",即是此义。以肺手太阴,在五行为金,在天干为庚辛;丙丁在五行为火,在五脏为肺,火克金,故日"火胜金也"。以上所引三篇,虽文字不同,但就预诊死期的理论体系而言,则是一致的。

      3.据患病所在之时预诊死期

      据患病所在之时预诊死期者,即根据患病的时间,预诊其死亡之日期。

      《素问·阴阳类论》:"雷公日:请问短期?黄帝日: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徵,皆归出春。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春三月之病,日阳杀,阴阳皆绝,期在草干。夏三月之病,至阴不过十日,阴阳交,期在漾水。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已,阴阳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三阳独至,期在石水,二阴独至,期在盛水。"此所言"短期",即死期也。详本文与《针灸甲乙经》卷六第七及《太素·脉论》等,存有某些异文,尚难校正,就所用诸多词语如草干、漾水、石水、盛水等,义亦隐晦,故诸家说,注不尽同,此不详细介绍。总之,从全文大义来看,所出诸条,均首言某时之病,后言期在何时。是则以发病之时为据,以预诊其死期也。就其理论基础而论,其总的精神,不外阴阳盛衰消长之道,至其具体内容,尚难详明。

      按:本文除推论方法与《素问》、《灵枢》别篇不同外,有些用语如"漾水"、"盛水"等,亦别篇所未见,就其文气而论,亦较晦涩。故此文言"短期",显系另一家言而无疑。

      4.据脉象预诊死期

      据脉象预诊死期者,根据脉来的形象以预诊其死亡日期。

      《素问·大奇论》:"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叶落而死。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死。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英而死。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垒发死。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菀熟,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按本文计有十四条,所言脉象及死期,较之《素问》及《灵枢》别篇有关内容,确有其独特之处。

      (1)脉象,有浮合、火薪然、散叶、省客、丸泥、横格、弦缕、交漆、涌泉、颓土之状、悬雍、偃刀、丸滑、如华等。凡此诸脉,虽亦取诸物象描述脉象,然与别篇言弦、钩、毛、石及长、短、浮、沉、滑、涩等,大不相同。由于所言诸脉,体验犹难,故后世注家说,亦颇多歧义。从而可证,本文言脉,与别篇内容,非出于同一系统。

      (2)器官,文中所言诸不足之人体器官计有经、心、肝、肾、胃、胆、胞、太阳、肌、十二俞、五脏、大肠、小肠等。另有"脉至如交漆"一条,未言系何处不足,当系有脱文。上述诸器官,属于五脏者有心、肝、肾三脏,另有浑称五脏者一条,无肺、脾二脏。属于六腑者有胃、胆、大肠、小肠四腑,无三焦、膀胱二腑。属于经脉者有经、太阳、十二俞等。另有"肌"者,当为肌肉。

      有关"胞"的实体,杨上善注:"心胞脉至如钩,今如弦之缕线,散而不聚,是为心胞火府有损,故至霜雪水时,被克而死。不好言者,心气未尽,故可疗也。"王冰注:"胞之脉系于肾,肾之脉侠舌本,人气不足者,则当不能言,今反善言,是真气内绝去肾,外归于舌也,故死。"详王冰当本于《素问·奇病论》文,该文云:"黄帝问日:人有重身,九月而痦,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日:何以言之?岐伯日: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系舌本,故不能言。"按此说与本文所言之"胞",其义似合,故后世注家如马莳、张介宾等,皆从王注。是则本文所言"胞",当指女子胞也。

      从以上所举诸不足之处可见,就脏腑系统而论,其与九脏说、十一脏说、十二脏说及奇恒之府说等,均有所不同。又诸肌气予不足、太阳气予不足、十二俞之予不足,可致死证,而肺、脾、三焦、膀胱气予不足,岂得无死证。故本文若非经文有脱,则必另有所本也。

      (3)死期,详上文所言死期,计有九十日而死、草干而死、木叶落而死、悬枣华而死、榆叶落而死、禾熟而死、下霜而死、三十日死、韭英而死、垒发死、水凝而成、立春而死、枣叶生而死、季秋而死等。凡言诸死期,大致可分三类,一者为具体日数,如九十日、三十日等;一者为具体季节,如立春、季秋等;一者为各种物象,如草干、木叶落、悬去枣华、榆叶落、禾熟、下霜、韭英、垒发、水凝、枣叶生等。

      上述诸死期中,言具体季节者,前引《素问·阴阳类论》中,有"皆归出春"与"期在孟春"二条,与本文言"立春"与"季秋",亦系同义。言物象者,前引《素问·阴阳类论》中,有"草干"一条,当与本文言"草干"之语同。·又前引阴阳类论有"石水"一条,《太素·脉论》杨上善注:"寒甚水冻如石,故日石水也。"王冰注:"石水者,谓冬月水冰如石之时。"是石水者,谓冬月水冰冻如石也。本文有"水凝"一条,《针灸甲乙经》卷四第一下作"水冻",《太素·五脏脉诊》杨上善注云"水冻冬时"。详凝,本义为冰冻也。《说文·炎部》:"冰,水坚也。从水、炎。凝,俗冰,从疑。"段玉裁注:"《易·象》传:初六、履霜,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古本当作阴始冰也,至坚炎也。释器:冰,脂也。孙本冰作凝。按此可证《诗》肤如凝脂,本作冰脂。以冰代灸,乃别制凝字,经典凡凝字,皆冰之变也。"是则此言"水凝"者,即水结冰时,故其与石水,文虽有差,义实同也。至于本文所言其他物象,在《素问》与《灵枢》别篇中,均无再见者。

      根据上述诸端,本文内容,除个别用语与《素问·阴阳类论》有相同或义近者外,余者,就脉象、藏象及死期取物象而论,均与《素问》及《灵枢》别篇不同。而且在理论方面,亦很难看出一完整的体系。就一般用语而言,如所谓"气予不足"、"精之予夺"及"气予虚"等,亦别篇所不曾见者。因此,本文内容,必出于另一家言而无疑。

      5.据病变传化预诊死期

      据病变传化预诊死期者,根据病变传化,结合五脏五行属性之生克关系,预诊死亡日期。

      (1)《素问·玉机真藏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病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详此文除《太素》因缺而无注外,历代注家自王冰而降,均据五脏五行属性之生克关系为释,今举张介宾注为例,该注云:"凡五脏病气,有所受,有所传,有所舍,有所死。舍,留止也。受气所生者,受于己之所生者也;传所胜者,传于己之所克者也;气舍所生者,舍于生己者也;死所不胜者,死于克己者也。不胜则逆,故日逆行,逆则当死。此详言一脏之气,皆能犏及诸脏也。肝受气于心,心者肝之子,受气于其所生也;脾者肝之克,传其所胜也;肾者肝母,气舍所生也;肺者肝之畏,死所不胜也。"又云:"五分者,朝主甲乙,昼主丙丁,四季土主戊己,晡主庚辛,夜主壬癸。此一日五行之次,而脏有不胜,即其死生之期也。"

      按:张氏此注,义甚明晰。根据五脏五行生克关系说,每一脏与其余四脏均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种关系。本文所言诸死于某脏者,皆为克我之脏时,亦即我所不胜之脏时,从而据五行生克关系,建立了一种预诊五脏死期的理论模式。

      (2)《素问·标本病传论》:"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肺病喘咳,三日而胁支满痛,一日身重体痛,五日则胀;十日不已死,冬日人,夏日出。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瘦;三日不已死,冬日人,夏早食。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瘦,三日背脂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肾病少腹腰脊病,胫疫,三日背胳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两胁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胫瘦,三日背脶筋痛,小便闭,五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呋。膀胱病小便闭,五日少腹胀,腰脊痛,胫瘦,一日腹胀,一日身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诸病以次是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

      详本文共列心、肺、肝、脾、肾五脏及胃与膀胱二腑病的传化情况及死期。其中尤以五脏病之传化模式,最具有代表性。每脏为病,各有一主症,以示该脏病候,根据所见病候,即知其至何脏。如心之主症为心痛,肺为咳喘,肝为胁支满,脾为身痛体重,肾为少腹腰脊痛。今以心病为例,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传至肺也;三日胁支痛,传至肝也;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传至脾也。至其所言死数日数及传变日数,由于诸多古传本文献如《针灸甲乙经》卷六第十及《脉经》、《千金》中,存有较多异文,说明该文在历代传抄翻刻过程中,致误较多,故亦很难看其立说之依据或传变之模式。然据其所言五脏冬夏之死时,似亦与五行生克关系有关。如心病之死时"冬夜半,夏日中",马莳注:"冬属水,而冬之夜半,其水尤胜,惟水克火,故冬死于夜半。夏属火,而夏之日中,其火尤胜,今心火已绝,火不能持,故夏死于日中也。"又如肝病之死时"冬日入,夏早食",马莳注:"冬之日人在申,以金旺木衰,故冬死于日人。夏之早食在卯,以木旺亦不能扶,故夏死于早食也。"

      6.据病情预诊死期

      据病情预诊死期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或发展结果,预诊其死亡日期。此类情况,在《素问》与《灵枢》中所言较多,有言日数者,有不言日数者,有言近期者,有言远期者。今举例说明。

      (1)《素问·玉机真藏论》:"岐伯日:五实死,五虚死。帝日: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日: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人,此谓五虚。"按:此仅举虚实之脉证各五,以说明病情严重程度。凡此脉证,均系重证,故皆列人死候,惟不言日期。

      (2)《灵枢·热病》:"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按:此言至七八日而不愈,有变为死证者,其死皆在数日之内。

      (3)《灵枢·玉版》:"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脉大,是三逆也;咳且嗖血,脱形,期脉小劲,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是谓五逆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而死。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时而死矣。"按:本文列五逆证凡二,前者病情严重,故其死期,不出十五日;后者病情危急,其死期不及一时。凡此所谓逆证,均以病候脉象合参为依据,以病情变化为基础。并不具有特定的模式或规律。

      (4)《灵枢·痈疽》,本篇言痈疽死证较多,今举例如下,"痈发于嗌中,名日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发于颈,名日天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人渊腋,前伤任脉,内薰肝肺,十余H而死矣。"又:"发于尻,名日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H死矣。发于股阴,名日赤施,不急治,六十H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详上述四例,皆痈疽之恶候,故治之急时,或治之不当,即属死证,其死期少则半日,多则六十日。是所谓死证,亦皆以病候为依据。

      上引四篇中所举死证及预诊之死期,均是以病候为基础,并无特定的模式或理论方面的框架作为预诊死期的依据,故其死期亦无定日。从而说明,此类内容,均系源于医疗活动实践的体验,故其实用意义较大,对后世诊法学的发展,有较大启示作用;也是其与纯理推断以预诊死期之最大和根本的不同处。

      7.据目中赤脉预诊死期

      据目中赤脉预诊死期者,根据目中有赤脉上下的情况,预诊其死亡日期。

      (1)《灵枢·寒热》:"黄帝日:决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2)《灵枢·论疾诊尺》:"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

      上述诊目脉法,仅见于此两篇。举二病为例。一者诊寒热瘰疬病,即"寒热"篇所言,"论疾诊尺"篇所言"论寒热",与此尽同。两篇内容,除个别字有异,如"寒热"篇"赤脉上下贯瞳子"之"贯","论疾诊尺篇"作"至",余者文亦尽同,当是同出一源。一者为诊目病,根据赤脉之不同,以别三阳脉之病。

      按:本文所言诊目法,是一种特殊的诊察方法,特别是文中所示之远期预诊死期的内容,尤为别篇所少见。《千金方》卷二十三九漏第一"论日"中具此文。宋陈言《三因方》卷十五瘰疬证治引《千金》文云:"虽有是说,验之病者,少有是证,亦难考据。此往往是三阳传诸阴经方有之,若本脏发,未必有是,学者知之。"由于本文涉及病证较少,历代注家,亦只能就文说义,很难看出其理论系统。总之,此文必系诊法中另一家言也。

      以上列举诸预诊死期法,诸说不一,有据真藏脉者,有据天干计时者,有据患病所在之时者,有据脉象者,有据病变传化者,有据病情者,有据目中赤脉者。凡此种种,不仅预诊死期之结果不同,而且体现了立论的依据和推导的方法,亦均有别,其中有的系客观的,实际的观察病情所作的经验之谈,有的则是根据某种理论框架或模式的推论,有的则隐晦难明,有的则后世少见,有的则固定其H,有的则约言其时。从而反映了这一问题,不仅在诊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引起了医者的高度重视,故有多家学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以期形成某种理论体系,或完善某种理论系统。此正足以证明,预诊死期诸说,本系多家学派之说,而非源于一家之言也。

      (十)医学气象

      医学气象学,是《素问》、《灵枢》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之部分篇文及运气七篇大论、《灵枢》"九宫八风"及"岁露论"等,均论及医学气象方面内容。特别是今存王冰次注本《素问》中运气七篇大论,其内容不仅有七篇之多,而且篇文数量较大,约占《素问》全书三分之一左右。然就《素问》、《灵枢》诸篇论及医学气象的内容而论,其立论的基础,提示的模式及论述的内容等,均有所不同。足可看出其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约言之,可分为三种系统。

      1.六六之节系统

      详"六六之节",语出《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注:"六六之节,谓六竞于六甲之日,以成一岁之节。"张介宾注:"六六之节,谓如天地合数,则花甲生焉。花甲一周凡六十日,而所包天干各六,是一周之六六也。一岁之数三百六十日,而所包甲子凡六周,三阴三阳凡六气,是一岁之六六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黄帝问日: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日: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生化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度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又云:"帝日: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何谓气?请夫子发蒙惑焉。岐伯日: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日:请遂闻之。岐伯日: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瞢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日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帝日: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日: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帝日:平气如何?岐伯日:无过者也。帝日: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日:在经有也。帝日:何谓所胜?岐伯日: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用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帝日:何以知其胜?岐伯日: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日气淫......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日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帝日:有不袭乎?岐伯日: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帝日: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上述诸文,明确表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1)天以六六为节。文中虽提及"六六为节"之说,亦即六六三百六十之数据,然而,文中又提及"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及"大小月三百六十五度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等义,说明本文计算岁时,是以三百六十五日为基本的时间依据和岁运周期。

      (2)每年的时间节段,是按候、气、时、岁来划分。即文中所谓"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按此说乃源于一年分二十四气之义。二十四气,亦称二十四节。详二十四气之名,古今学者,皆有所考。清代赵翼《陔余从刊·二十四节气名》:"二十四节气名,其全见于《淮南子·天文》篇及《汉书·律历志》。三代以上,《尧典》但有二分二至,其余多不经见,惟《汲冢周书·时训》,始有二十四节名,其序云:'周公辨二十四气之应,以顺天时,作《时训》。,则其名盖定于周公。"今人陈遵妫先生《中国天文学史·历法·二十四气》:"二十四时名称,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它和现今通用的二十四气名称及次序完全相同。一年分为二十四气,大概是前汉初气以后,《淮南子》成书(公元前139年)以前。"陈氏是根据现有古文献《淮南子》中载有二十四气的具体名称而作出的推断。根据此文所示,本文观测气候变化情况的常变,是以候、气、时为依据。

      (3)本文所谓"五胜",即文中所谓"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之义,尽以一年之五行时为准。其岁首亦以春为始,其岁末亦冬为终。此与《素问》运气七篇大论所言五运之划分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所言五运,即指春、夏、长夏、秋、冬五时也。其所言"太过"、"不及",亦指每一时之气的太过或不及;无太过不及者,则谓之"平气"。此与《素问》运气七篇根据干支纪年之干支阴阳属性而分太过、不及者,亦不相同。

      (4)根据以上所述,本文所言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以四时、二十四气之气候变化为依据。

      (5)本文所言今存汉末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例》录《阴阳大论》文义,颇为近似。如该文有云:"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九月霜降节以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后,宜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日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从上文足可看出,其与《素问·六节藏象论》文,无论其所言候、气、时之时间节段,及所言气之太过不及,及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等方面内容,均相近似。因此,《素问·六节藏象论》文与《伤寒论》录《阴阳大论》文,就学术思想而论,当属同一系统。

      (6)此一学说,与《灵枢·九宫八风》所论四时八节(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八风致病,及《素问》运气诸篇所言以干支纪年为基础之五运六气的太过不及致病,从时间格局到学术内容均有所不同。

      2.九宫八风系统 '

      九宫八风系统,见载于《灵枢》之《九宫八风》及《岁露论》两篇。详《九宫八风》篇内容,首列九宫示意图二,综观内容,含方位、节气、八卦、洛书、九宫等。若按后文所言之时序言之,即北方叶蛰宫,应冬至、坎卦、洛书数一;东北方天留宫,应立春、艮卦、洛书数八;东方仓门宫,应春分、震卦、洛书数三;东南方阴洛宫,应立夏、巽卦、洛书数四;南方上天宫,应夏至、离卦、洛书数九;西南方玄委宫,应立秋、坤卦、洛书数二;西方仓果宫,应秋分、兑卦、洛书数七;西北方新洛宫,应立冬、乾卦、洛书数六;中央招摇宫。所谓八风者,即四正四隅八方应时所至之风也。又详《灵枢》此图,与《太素·九宫八风》之图,有较大差异。《太素》此图,不仅合二图为一,图的形式亦有所别,而且在内容方面,亦别有干支位,洛书数,人体所应及所主之病等。由此可见,杨上善所据祖本,与今传《灵枢经》祖本,原自不同。又两书之图所以有差,疑皆出自后人据该篇文绘制,本非出自一人,故有所不同也。

      又详《九宫八风》与《岁露论》两篇内容,从总体方面看,应属术数学说。特别是《九宫八风》篇,不仅言及根据太一之移徙,以占灾厄、气象与民病,而且亦言及人事之吉凶,如所谓太一在某日,占在君、占在相、占在吏、占在将、占在百姓等,即属于此。似此等以天象、气象以占人事者,即属术数之类。然其中之实际内容,抛除其术数方面之神秘外衣,实犹论及气候变化与人体的关系,且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是亦属于医学气象者。因其以九宫八风为立论依据,故属之九宫八风系统。此与《易纬·通卦验》等有关容,从学术思想方面看,当为同一体系。

      (1)《九宫八风》云:"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日冬至矣。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反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汗(按:汗当为旱之假借,《太素·九宫八风》正是作"旱")。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太一在中宫之日有变,占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变,占在将;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百姓。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宫之日,病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主所占贵贱,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焉,邪弗能害,此之谓也。是故太一人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此后继言八风之名及伤人所致诸病。

      (2)《岁露论》云:"黄帝日:候之奈何?少师日: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万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小病;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日遇岁露焉。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多死矣。黄帝日:虚邪之风,其所伤贵贱何如?候之奈何?少师答日: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民病多(按:《太素·八正风候》作"死")者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正月朔日,风从南方来,命日旱乡;从西方来,命日白骨,将国有殃,人多死亡;正月朔日,风从东方来,发屋扬沙石,国有大灾也;正月朔日,风从东南方行,春有死亡;正月朔日,天利(按:《太素·八正风候》作"和")温不风,籴贱,民不病,天寒而风,籴贵,民多病。此所谓候岁之风,蝮(按陆懋修《内经难字音义》:"字书无蝗字,当与残通。"《太素·八正风候》作"贼")伤人者也。二月丑不风,民多心腹病;三月戌不温,民多寒热;四月巳不暑,民多瘅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诸所谓风者,皆发屋,折树木,扬沙石,起毫毛,发腠理者也。"

      从以上两篇内容来看,主要可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学说的理论体系。是以所谓"文王八卦"方位(亦或谓"后天八卦"方位)为式,以八节(即四立、二分、二至)为序,以八风、九宫为名,以太一游日为候,论述气候之常与变,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太一游日,每年以冬至为始,出游于外八宫,每四十五、六日为一小周期,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大周期。每以太一游日,占风、占病、占人事吉凶等。

      第二。"太一"之概念。义有多项。约言之有四:一者,道家所言之"道"也。如《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一者,混元之气也。如《孔子家语·礼运》:"夫礼必本于太一。"王肃注:"太一者,元气也。"一者,星名也。如《星经》卷上:"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一者,天神名也。如《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司马贞索引引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又《易纬·乾凿度》卷下:"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郑玄注:"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详上述《灵枢》两篇,据所言太一游诸事,此所谓"太一",当属之天神,即北辰神名也。

      第三,关于"太乙游"说。《灵枢·九宫八风》所言,与《易纬·乾凿度》郑玄注内容(详见第四章"一、科学文化发展的有关情况"一节),基本上为同一学术体系。就其基本内容而论,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论及太一游日,可据以占君、占相、占将、占吏、占百姓等之人事吉凶,这当然是受术数学之占星术的影响,表明了人事吉凶受天神支配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一方面论及八风伤人致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特别是提出"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焉,邪弗能害"的思想,强调了人的作用,乃是对神学观念的否定,则符合唯物主义思想。故其内容,又具有医学气象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四,关于两篇中所言占候时间。并不尽同。如《九宫八风》篇云:"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主占贵贱,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按:此所谓五宫,据该篇文义,即冬至坎位叶蛰宫、春分辰位仓门宫、夏至离位上天宫、秋分兑位仓果宫、中央招摇宫。因以各宫所主,以占贵贱。此其所主,即主占君、占相、占将、占吏、占百姓之日。此言"百姓",非指广大人民,而是指百官。如《书·尧典》:"平章百姓。"孔传:"百姓,百官。"又云:"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按:此当为占民之时,此所谓"民",乃指除君、相、将、百姓五类贵族以外之广大人民。此《九宫八风》篇所言占时及占应也。详《岁露论》篇所言占时,可见有二。一者正月朔日,又或言平旦,或言日中,或言夕时,或言终日,其所应则言"民"或"万民"。与九宫八风之所应,亦不尽同。一者又言及"二月丑不风","三月戌不温","四月巳不暑","十月申不寒"等民病情况。此亦《九宫八风》篇所不具者。故本篇虽亦言及"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但其所言占时,则另有所论也。

      第五,关于内容。上述两篇有关内容,虽属同一命题,但所言占时与占应并不尽同,并非出于一家言。

      第六。两篇内容体现术数学占星术的思想十分明显。然其所论风雨之至,有非其时者,或有太过与不及,皆可伤人与伤农等内容,则与医学相关,故犹医学气象之属,特别其所言避虚邪之法,则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尤为重要。 .3.五运六气系统

      五运六气系统的内容,尽见于《素问》运气七篇大论。所谓"五运"者,以地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化为五运也。所谓"六气"者,以天有阴阳二气,化为太阴、少阴、厥阴及太阳、少阳、阳明六气也。根据纪年之干支,结合所化之运气的常变。论述每年之气象、物候,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发病情况与防治原则等。其内容十分完整而系统,在理论上亦自成体系,为今存古代文献论述医学气象之最全面者。今举其主要内容,以示梗概。

      (1)《天元纪大论》:"寒暑燥湿风,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又:"鬼臾区日......臣闻之,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帝日: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鬼臾区日: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按:上文主要说明五运与六气之立论依据及纪年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的关系。如所谓"甲己之岁,土运统之"等,天干化运也;"子午之岁,上见少阴"等,地支化气也。

      (2)《五运行大论》:"帝日:愿闻其所始也。岐伯日: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黔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毕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帝日:善。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岐伯日: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帝日:何谓下?岐伯日: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按:本文是根据二十八宿及十天干在周天之位,结合五气经天之说,作为天干化运的理论依据。同时说明了岁上下阴阳气之所在,及岁上下所见左右之气,即后世运气学家所谓之司天、在泉及左右间气之所出。

      (3)《六微旨大论》:"帝日: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日: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日:何也?岐伯日: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按:本文主要说明"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也就是地之五行气位与天之六节气位的关系。根据本文所言,五行气位与六节气位之步序,与天元纪大论所言六气之序,不尽相同,盖彼所言者,随年支所化而有变,此所言者,六气交行之常也。彼当为客,此当为主。后世运气学家所言"主气"与"客气"之说,当本于此。又本文又提出"亢则害,承乃制"之生化原理,为天地之气变化所在。另外,该篇又说明了"岁会"、"天符"及"太一天符"等运气概念。

      (4)《气交变大论》:本篇主要论五运太过与不及所致之气象、物候与病候。如"帝日:五运之化,太过何如?岐伯日: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又"帝日:善。其不及何如?岐伯日:悉乎哉问也。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悉萎苍干,上应太白星。民病中清,肽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此外并论述了五行时之德、化、政、令、灾变等。如:"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

      (5)《五常政大论》:本篇论述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为五运平气与不及、太过所应诸端。如木运平气日敷和,"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候温和,其令风,其脏肝;肝,其畏清,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实核,其应春,其虫毛,其畜犬,其色苍,其养筋,其病里急支满,其味酸,其音角,其物中坚,其数八。"其余如不及与太过诸文,亦皆类比,兹不烦引。其二为六气司天之物候与病候。如:"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草木眚,火见燔炳,革金且耗,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日疡,寒热腑肿;风行于地,尘沙飞扬,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俗。"其三为六气司天在泉之生化情况。如"厥阴司天,毛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在泉,毛虫育,倮虫耗,羽虫不育"等,重在说明五虫的生化情况。

      (6)《六元正纪大论》:所谓"六元"者,六气也。如天元纪大论云:"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以风热火湿燥寒六气,为气象变化之本元,故日"六元"。所谓"正纪者,正常或一般的法则或法度。正者,常例也"。《管子·八观》:"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纪者,法则或法度也。《老子》:"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本篇主要说明干支年之运、气模式及各年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六步之气象、物候、病候及治疗大法。另外说明"六气正纪有化、有变、有胜、有复、有用、有病等,不同其候"的一般情况。

      (7)《至真要大论》:本篇主要根据以上诸篇重要内容,进一步具体阐明了六气司天、在泉及六气胜、复的气象、物候、病候与治疗大法。另外,并说明了运气脉象之南政北政及方制大法等有关问题。

      根据以上诸篇主要内容,不难看出,运气七篇,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文字气象及学术体系方面看,七篇内容。均当出于一家之手笔。不似"六节藏象"一篇,前者言气象方面,后者言藏象方面内容,其撮合之痕迹,显而易见。而此七篇内容,均据文题展开,围绕运气学这一中心议题,加以铺陈论述。

      第二。从文字容量方面看。数量较大。七篇总容量,约占《素问》全文三分之一。从单篇容量来看,每篇文字均较长,特别是《六元正纪大论》与《至真要大论》两篇尤长。如《六元正纪大论》一篇,若按书页版面计,约有一万三千六百字左右。《至真要大论》一篇,亦万字左右。

      第三。从学术思想方面看,七篇大论是在《素问》别篇中有关阴阳五行及人与天地相参自然观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在气象、物候及发病与治疗等方面。均有重大进展与发挥,充分体现了人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应的唯物主义思想。虽然其中也难免掺杂有占星术的内容,如《气交变大论》中论述五星运行之徐疾逆顺时云:"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谓省下;以道而去,去而速来,曲而过之,是谓省遗过也;久留而环,或离或附,是谓议灾与其德也;应近则小,应远则大,芒而大,倍常之一,其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小常之一,其化减,小常之二,是谓临视,省下之过与其德也。"凡此种种,是在说明,五星是有意志的神体,是则必然陷入神学境域。但是,从总体方面看,此一思想,并不居该学说之主导地位,对运气学说,仍不失其唯物主义思想的总体观念,与《灵枢·九宫八风》等篇所谓"太二游"说,自当有根本性区别。

      第四。从学说体系方面看。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①形成了运气学说一些专用概念,如五运、六气、司天、在泉、左右间气、天符、岁会、太一天符、客气、主气等反映运气变化的有关情况。

      ②形成了运气变化的特定模式,此在"六元正纪大论"中,特为详明。对诸花甲年之五运、六气、司天、在泉及气象、发病等主要特点,均予以系统的标明,同时对每一司天之政,从初之气至终之气的六步,在气象、物候与致病方面的变化,均为之具体说明,体现了运气学说的系统性。

      ③据干支纪年,以化运气。即根据干支纪年,以天干化五运,地支化六气。此乃运气学说立论的基础,也是运气学说的主要依据。也可以说,若无干支纪年,运气学说的模式,也就无从谈起。以上三点,亦可谓运气学术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运气学说不同于其他医学气象学有关内容的主要区别点。

      第五,从历法方面看。主要有三点:

      ①运气在历法方面用的是四分历,即一年的日数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此在《六微旨大论》中论"六气始终早晏"部分有所体现。此种推历方法,与古历如汉代"太初历"亦同。

      ②计岁首法。岁首者,一年之起始也。一般计岁首者,以正月一日为始;若以二十四气论之,亦可以立春为始。而运气学中言岁首,据后世运气学家诸文献所记,则是以大寒日为始,较之以立春日为始者,提早一节,故近代有的学者称之为"运气历",这一点与古代任何历法均有所不同。

      ③每年对节段划分,既非按月,亦不按季,而是五运按五步法,将一年分为五个节段,六气按六步法,将一年分为六个节段。五运五步,反映地气运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步为序;六气六步,反映天气运行,是以风热火湿燥寒六步为序。此亦与一般历法有所不同。

      第六。根据上述诸端。不难看出。运气诸篇,为自成体系的一种医学气象方面的专论。在内容方面,不同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之前文与《灵枢·九宫八风》文。在文字气象方面,亦与《素问》及《灵枢》别篇有较大差异,足见其成文时间,亦当晚出。

      (十一)文字气象

      文字气象,指《素问》与《灵枢》诸文章之气韵与风格。"文字",此指连缀单字而成的诗文。如唐孟郊《老恨》诗:"无子抄文字,老今多飘零。"元刘祁《归潜志》卷八:"雷则云作文字无句法,委靡不振,不足远规。"此所言"文字",皆指文章。"气象",此指文章之气韵与风格。如唐韩愈《荐士诗》:"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迄抵晋宋,气象日凋耗。"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文章气象难形容,腾龙翥凤游秋空。"明叶显祖《鸾鲲记·劝仕》:"这诗颇有台阁气象,不似山野人之作。"又《二程全书》程颢日:"观《素问》文字气象,只是战国时人作,谓之三坟书则非也。"凡此所谓"气象",皆指诗文之气韵与风格也。诗文之气象,并非固定不变,常因时因人而异,故其气象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今存《素问》一书,就唯一早期传本唐王冰次注本而论,有文七十九篇(因缺《刺法论》与《本病论》两篇);《灵枢》今存最早传本为南宋史崧传本,有文八十一篇。今从两书一百六十首篇文来看,文字气象确非一格。约言之,有以下几种情况。

      1.题名

      题名者,每一篇文之总称谓,故又曰篇名,或称小题。古人著述,本无题名,书之有题名,多为后人追题,或后所撰著。在古医籍中,亦有如是者,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诸古医籍亦无题名。今存《素问》与《灵枢》两书,均具题名,然题名之方式则不一。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1)取篇文二三字或首句二三字名为名。二三字或首句二三字为名者,由来已久。余嘉锡《古书通例·古书书名之研究》:"古书多摘首句二字以题篇,书只一篇者,即以篇名为书名......王国维曰'诗之《三百首》、《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非无题也,诗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愚谓不独诗词也,古人之著书作文,亦因事物之需要,而发乎不得不然,未有先命题,而强其情与意曲折以赴之者。故《诗》、《书》之篇名,皆后人所题。诸子之文,成于手著者,往往一意相承,自具首尾,文成之后,或取篇中旨意标为题目,至于门弟子纂集问答之书,则其记载,虽或以类相从,而先后初无次第。故编次之时,但约略字句,断而为篇,而摘首句二三字以为之目。"详今《素问》、《灵枢》中,此类题名,尚有多篇。如:

      《素问·移精变气论》,首文作"黄帝问日: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又《玉版论要》,文中有"著之玉版"之语。又《玉机真藏论》,文中有"每旦读之,名日玉机"及"真藏脉见"等语。又《举痛论》,宋臣林亿等新校正云:"按本篇乃黄帝问五脏卒痛之疾,疑举乃卒字之误也。"详本篇起首有"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之语,故新校正说是。又《著至教论》,文中有"著至教疑于二皇"之语。又《阴阳类论》,文中有"阴阳之类"之语等。

      《灵枢·九针十二原》,文中有"九针之名"及"六腑有十二原"之语。又《寿天刚柔》篇,文中有"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及"其以立寿天奈何"等语。又《官针》篇,文中首句作"凡刺之要,官针最妙"。又《本神》篇,文中有"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之语。又《El问》篇,文中有"愿得口问"之语。又《决气》篇,详《玉海·艺文·艺术》引杨上善序云:"《针经》以九针十二原为首;《灵枢》以精气为首。"按:本篇首文为"黄帝日: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故"决气"当是"精气"之误。又《玉版》篇,文末有"请著之玉版,以为重宝"之语。

      凡此类题名,大都用之较早,有的亦不能反映实际内容,如所谓"玉版",谨可说明有珍贵或珍藏之义,而对其篇文之具体内容,则无实际意义。故此类篇名,仍具古代质朴之风。

      (2)取篇文内容旨意或主要旨意为名。此类题名,是对篇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或者说对篇文旨意的体现。详《素问》与《灵枢》中,此类篇名亦颇多见。如:

      《素问·上古天真论》,主要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以奉养天真之气。又《四气调神大论》,主要论述养生之道,应顺应春夏秋冬四气之气,以调护精神。又阴阳应象大论,主要论述阴阳应于天地之物象。又运气七篇大论之篇名,均属乎此。如《天元纪大论》,论天气之变化,以风热火湿燥寒六元之气为纲纪。《五运行大论》,论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的运行规律。凡此等等,义本于此。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主要论述邪气中于脏腑而致病之病形。又《营卫生会》篇,主要论述营卫之所以生及卫气之所以会。又《阴阳系El月》篇,主要论述阴阳之气与日、月的关系。

      从以上篇题命名之例来看,可说明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取篇文二三字或三四字命名者。应是早期的命名方式。文字质朴而文义简单;取篇文旨意命名者,文字隽雅而文义宽广。从时间上看,前者使用较早,后者使用较晚。体现了篇题命名的方式和行文,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第二,从《素问》与《灵枢》的对比中可见,《灵枢》中取篇文几字为名者。多于《素问》。而《素问》中取篇文旨意命名者,则多于《灵枢》,尤如运气七篇之命名,尽属于此。然《素问》与《灵枢》今存本中之篇名,恐并非尽系原名,或有后人改动者。详《灵枢》一书,因无别传古本可考,已难知其详,仅知《素问·三部九候论》王冰注有"《灵枢经·持针纵舍论》日"之文,而今《灵枢经》中无此篇名,是亦可知,古传别本篇名,并非尽同。《素问》一书,今存本有宋臣林亿等,在每篇题名下别引全元起本篇名与卷次,可知两书不仅有些篇文之分合不一,而且篇名亦有诸多不同者。详见后文。

      总之,以今存《素问》与《灵枢》两书之篇名比较,《灵枢》篇名文尚质朴者,较之《素问》为多。而《素问》中篇名,则渐趋于完美。此据篇名文字气象,可见两书现存本之差异及两书自身篇名用语之不同处。

      2.文体 ,

      文体,指文章的风格、结构、体裁。《素问》与《灵枢》两书之文体,就用韵与不用韵而言,有散文与韵文之不同;就文字气象而论,有完美与质朴之差异。凡此,不仅可反映其非成于一人之手,而且有些文章,尚可体现其时代的不同。

      (1)体裁。《素问》与《灵枢》诸文之体裁,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散文,散文中兼有字数固定的韵句,散文中兼有字数不固定的韵句。

      1)散文。散文是《素问》与《灵枢》中运用的最多的一种体裁。如:

      《素问》之《金匮真言论》、《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五脏生成》篇、《异法方宜论》、《移精变气论》、《汤液醪醴论》、《玉版论要》、《诊要经终论》等,不下数十篇皆是。

      《灵枢》之《本输》篇、《小针》篇、《寿天刚柔》篇、《本神》篇、《经别》篇、《经水》篇、《经筋》篇、《骨度》篇、《五十营》篇、《营气》篇、《脉度》篇、《营卫生会》篇、《四时气》篇等,亦不下数十篇,皆是。

      散文体是文章的最早形式。由于此体之遣词造句,不受字数用韵等限制,故亦为文章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因此,除却因时代不同而风格有别外,就此种形式本身而言,已难显示其时代特征。

      2)散文中兼有字数固定的韵句。此种形式在《素问》与《灵枢》中,所占篇数亦较多。所谓"字数固定",指每一文句,均有固定的字数。据《素问》与《灵枢》诸篇所见,有两种句式,即四字句与七字句。

      四字句。四字韵句在《素问》与《灵枢》中较为多见。如:

      《素问》之《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脉要精微论》、《调经论》、《疏五过论》、《阴阳类论》、《方盛衰论》等,均存有数量不等的四字句韵文。今举一例。如《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林亿等新校正云:"《太素》宜作数。"按:今存《太素·四时脉诊》与林校同,当是。数与上句"度"字相押)。补泻(《太素·四时脉诊》作"循数"。详此上下文句,逞连珠式,故当作"循数"为是,此承上句"四时为数"之义)勿失,与(按:此文上下皆四字句,惟本句多此"与"字,成五字句,疑衍)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按:本文共十二句每两句一韵,前后相叶。

      《灵枢》之《九针十二原》篇、《根结》篇、《禁服》篇、《五色》篇、《官能》篇等,亦均有数量不等之四字句韵文。今举《禁服》篇为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按:《太素·人迎脉口诊》无此二字,疑误)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按:本文前四句为每两句相押,其后则隔句相押,形式不一。

      此种四字句韵文,在我国古代作品中运用较早,如儒家经典中之《诗经》一书,乃撰集西周时期周朝及其诸侯国之诗歌三百余首,其中收有大量四言诗,即四字韵句。在先秦及两汉著作中,亦不乏此种体式。其后由于五言及七言之通行,四言之体,则渐趋于少见。而《素问》与《灵枢》中,仍保留有大量四字韵句,亦可说明其成文较早。

      七字句。七字韵句连用者,在《素问》与《灵枢》中极为少见,仅有《灵枢·刺节真邪》一段韵文,原为七字句。然因其中亦掺人注文性语句,兼因久经传抄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