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四”青年节走近一代文学巨擘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最后岁月

 李平东方明珠 2021-05-05

2021年5月4日,恰逢“五四”青年节,我走进上海鲁迅故居所在地——上海虹口区大陆新村9号,即现在山阴路132弄9号,走近一代文学巨擘鲁迅先生的上海寓所,聆听鲁迅在上海的最后岁月。

“五四”青年节走近一代文学巨擘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最后岁月

大陆新村9号鲁迅故居

这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1933年4月11日鲁迅携妻儿迁入,1936年10月19日清晨5时25分,鲁迅在山阴路的家中与世长辞,一代文化伟人离我们远去。鲁迅故居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馆名由周恩来题写。

“五四”青年节走近一代文学巨擘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最后岁月

鲁迅生命中的最后九年(1927年—1936年)是在上海度过的,又都是在虹口度过的,先后位于横浜路、多伦路、山阴路。这九年也是鲁迅一生中文学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出版了别具特色的小说《故事新编》。

“五四”青年节走近一代文学巨擘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最后岁月

1927年10月3日,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和许广平从广州移居上海,初在共和旅馆暂住。10月8日,从共和旅馆迁居虹口区横浜路35弄景云里23号,同日与许广平结婚。1929年9月底,鲁迅之子周海婴出生。 1930年5月12日鲁迅携家人迁出,搬入北四川路194号拉摩斯公寓三楼四室(今四川北路2093号)。 1932年淞沪战争爆发后,鲁迅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迁出拉摩斯公寓,经内山完造介绍于1933年4月搬至大陆新村9号居住。

“五四”青年节走近一代文学巨擘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最后岁月

1933年,鲁迅写了《为了忘却的纪念》凭吊柔石、胡也频等被国民党捕杀的五位“左联”成员。《为了忘却的纪念》收在他的新书《南腔北调集》里。鲁迅在上海九年期间非常高产。1935年底,鲁迅在总结自己18年的创作情况时说:“后九年中的所写,比前九年多两倍;而这九年中,近三年所写的字数,等于前六年。”

“五四”青年节走近一代文学巨擘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最后岁月
“五四”青年节走近一代文学巨擘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最后岁月

1912年,31岁的周树人来到北京,在教育部任佥事,开启长达14年北漂生活。 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使用“鲁迅”笔名。 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1927年1月,鲁迅到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

“五四”青年节走近一代文学巨擘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最后岁月

鲁迅公园中鲁迅纪念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