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老街,它代表着这里的文化和生活,每条老街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兴衰,在扬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老街有很多。老街里车水马龙,前来游玩的游客人来人往,给老街带来了活力的同时也向游客展现着扬州的历史文化和内涵。 扬州东关街,就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中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大运河开通后,这条外依运河、内连城区的通衢大道,逐步成为最活跃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集聚地。经过千年的积淀,街内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堪称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 宋代东门城楼 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扬州城遗址(隋_宋)”内。建炎二年(1128年),赵构于扬州诏命“扬州浚隍修城”,吕颐浩主其事,调动国力,以都城形制,用大砖修砌,史称“宋大城”。略成方形的宋大城,东西约2200米,南北约3000米,设有四门:东为康海,西为通泗,南为安江,北为迎恩。 东门遗址2000年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不仅唐、五代、北宋、南宋遗迹叠压关系清晰,还发现北宋城的门道,其东、西两侧的了宽度各为5.07米和6.09米;以墙基底宽13.5米推算,城墙顶宽约9米、高约13米。2006年建东门遗址公园。2009年参照宋代《营造法式》,复建城墙及重檐歇山顶门楼,以再现宋代扬州“壮丽压长淮,形胜绝东南”的雄姿。 ![]() ![]() ![]() ![]() 东关街位于扬州广陵区的运河边,一直延伸到国庆路,全长近千米,扬州地处运河边,自古以来就是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带来的是繁荣的商业。石板铺设的道路两旁,卖衣服的、吃的、民宿旅馆,吃、住、行一应俱全。 ![]() ![]() ![]() ![]() 传承了清代建筑特色风格的东关街内有50多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寺庙,园林等历史遗存。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汪氏小院、广陵书院、老字号谢馥春香粉店、张洪兴当铺、庆丰茶食店,还有漆器作坊、玉器作坊,明代的武当行宫、财神庙等等的旅游景点、百年老店、千年古刹在这里是齐聚一堂。东关街是一个门楼遗址、园林旧址,美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多元化的文化街区。 ![]() ![]() 街南书屋↓ 为清雍正、乾隆年间盐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宅院。因其在东关街南,故称“街南书屋”。现存老屋两进,封火墙尤具特色。街南书屋最负盛名的当数甘泉县令龚鉴所赠太湖巨石,书屋又被称作“小玲珑山馆”。 马氏藏书10余万卷,“甲东南”。马氏兄弟勤敏好学,工诗,人称“扬州二马”, 其人品、诗文、藏书、功绩皆善,人称中国南方最著名的儒商之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冬荣园↓ 冬荣园是一座豪门深宅,曾经是盐商住宅,过去曾经叫过陆公馆,园主人陆静溪,祖籍安徽,后迁徙至宝应,继而移居扬州,供职于两淮盐运司。高大的门楼,虽然经历了百年风雨、几代沧桑,却依然兀立。冬荣园现存建筑面积1692平方米,建筑大多被改建,不过保存较为完整。 ![]() ![]() 冬荣园主人名陆静溪,鲜为人知的是,陆静溪的夫人,系李鸿章侄女,即李鸿章四弟李蕴章之女,曾经与陆静溪多年居住在此。后来陆静溪生下女儿陆英,陆英是后来文学界大名鼎鼎的沈从文的岳母。 ![]() ![]() ![]() ![]() 东关街有不少有历史故事的巷子。如下的羊巷 ![]() ![]() ![]() ![]() ![]() ![]() ![]() ![]() ![]() ![]() ![]() ![]() ![]() 东关古渡 唐代,扬州赢得了“东南第一商埠”的美誉,有天下“扬一益二”之称;而利津古渡即今天的东关古渡,是当时扬州最繁华的交通要冲。有了码头就有街市,舟楫的便利和漕运的繁忙,催化出一条商贸密集、人气兴旺的繁华古街——东关街。 ![]() ![]() ![]() 扬州运河文化距今有1200年历史。自从大运河开通后,这条外依运河、内连城区的通衢大道,成为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集聚地。历经千年积淀,运河古渡和街内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 ![]() ![]() ![]() ![]() ![]() 钟迺坚(西舟)拍摄制作。 谢谢您的浏览关注! 发布于 前天 来自作品集旅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