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西省崇义县康氏一元堂中医馆康忠义 进入阵中一看,汪寨主就傻眼了,哪里还有匡一和扶强的身影。 汪寨主是百思不得其解,他自信天底下没有几个人能从这“二十八星宿玄天阵”中逃出去,可匡一和扶强却逃离了“二十八星宿玄天阵”,那两个盯着匡一和扶强的小头目更是无辜的耷拉着脑袋,汪寨主都找不到原因,他们俩就更加找不到原因了。 话说芒背山寨的当家寨主姓汪,字耿山,名直。 汪家世代在广州城生活,汪直的祖上几代都在广州城做一些小生意谋生,家境虽然不算富裕,但是也算得上丰衣足食。 到汪直父亲这代时,正赶上广州城大兴土木需要大批的木材,汪直的父亲转行做木材生意,赚下了一大笔钱财,成为当地有名的财主。 汪直父亲做木材生意发了大财,只可惜汪家人丁单薄,只生下汪直一个儿子,自然是放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从汪直三岁起就请了广州城的名师,教汪直学文习武,汪直也是聪慧异常,天赋异禀,过目成诵,八九岁的时候就可以出口成章,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 汪直聪明了得,只可惜从小娇生惯养,被宠出了脾气暴躁目中无人的坏毛病。 三岁看大,八岁看老。汪直这个脾气暴躁目中无人的性格,就没有改变过。 汪直虽然脾气暴躁,却有侠义心肠。虽然目中无人,对父母却是极具孝心。 当然汪直的目中无人只是看不上本事不如他的人,如果有本事超过他的人,汪直也会心悦诚服的虚心请教。 由于汪直的祖上一直做生意,汪直父亲做木材生意少不了要跟官府的人打交道,他深知官场的尔虞我诈反复无常,伴君如伴虎。因此汪直的父亲只希望汪直能够继承祖业,给老汪家多添几个孙子,丰衣足食,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 可是汪直并不这么想,从他懂事的时候起,他就想做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加上熟读四书五经,汪直一心想考取功名建功立业,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汪直就是这样一个目中无人的性格,在他看来考一个举人进士只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只要再努力一下,考取状元郎都不是困难的事情。 汪直也确实有那样的本事,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前途一片光明。 平日里汪直也会跟着他父亲走南闯北做木材生意,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年下来汪直练就了一身本领,能文能武,只等着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有一年冬天气候反常,广州城里异常的寒冷,街上冻死了好几个无家可归的老乞丐。 一天晚上,汪直一个人在街上走路,发现路边下的阴沟里有一个老乞丐掉在里面,发出痛苦的声音,汪直动了恻隐之心,把那个老乞丐救了上来。 只见那老乞丐浑身污浊不堪,缝头垢面,满嘴胡言乱语,身上全是带着酒味的呕吐物。 要是一般的人能把老乞丐从阴沟里拉起来就不错了,很多人都会视而不见,见死不救的。可是汪直是一个具有侠义心肠的人,既然碰上了,那就要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于是汪直把那个老乞丐背回了家,并且叫那个老乞丐在家里住了下来,那老乞丐醒来后对汪直的救命之恩,自然是感恩戴德。 那个老乞丐自称姓杨,祖籍赣州兴国,本来也是衣食无忧,乐享天年,谁知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他唯一的儿子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得罪了官府的一位官老爷,那个官老爷公报私仇,找了一个理由把他儿子打入了大牢。 家里遭遇如此飞来横祸,杨老头的老婆一气之下身患重病不久就命丧黄泉,杨老头怕官老爷斩尽杀绝,就叫儿媳带着两个孙子回赣州兴国去了。 杨老头则留在广州四处求人,又到衙门击鼓喊冤,希望能把含冤入狱的儿子救出来,谁知官官相护,杨老头花光了家财,也没能救出儿子,身无分文的杨老头只能流落街头,变成了一个老叫化儿,给别人看相算命换几个酒钱。 杨老头自叹自己无法救出儿子,从此万念俱灰,只要手上有几个钱就用来买酒喝,借酒消愁度过余生。 那天晚上杨老头喝醉后,失足落入阴沟里,要不是碰上汪直早就一命归西了。 杨老头虽然万念俱灰,乞讨过日,但是蝼蚁尚且偷生,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与儿子重逢,因此杨老头自然对汪直的救命之恩感恩戴德。 汪直听闻了杨老头的叙述,那是怒火冲天,义愤填膺,恨不得亲手杀了那个官老爷。 原来那个官老爷是广州城里的一霸,仗着手中的权势又在京城认了一个太监做干爹,那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老百姓是敢怒而不敢言。 要不是家人阻拦,汪直早就会找那官老爷当面对质了,如今听说了杨老头的冤情,汪直哪能按耐得住,一纸诉状告到了上级衙门,说那官老爷欺男霸女,公报私仇,汪直到底是绝顶聪明的人,那纸诉状写的是无懈可击,虽然说官官相护,但是官场中也有很多正直的官员,于是那位官老爷被革职查办,杨老爷的儿子则沉冤得雪,被无罪释放。 谁知那位官老爷在京城的太监干爹出面干预,那位官老爷又官复原职,虽然比先前收敛多了,但是那位官老爷对汪直是恨之入骨。 为防夜长梦多,杨老头的儿子出狱后,汪直就准备了盘缠,让他们父子回赣州兴国老家去了。 杨老头父子对汪直一家自然是千恩万谢,离开时告诉汪直,以后遇到了任何困难就到赣州兴国三僚村找他们父子,他们一定会舍命相助。 同时杨老头又从怀中拿出一本书送给了汪直,这本书正是在江湖中消失几百年的《二十八星宿玄天阵法》,原来杨老头是风水大师杨筠松的后人,他虽然精通风水,星相,卜噬,但是却从不以此为生,也正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杨老头的风水造诣可是非常高深。 兴国三僚村是中国风水文化的发源地,自唐代以来,杨老头的祖先杨筠松就率弟子曾文辿、廖瑀等人在三僚村著书立说,聚徒传艺,创立了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风水流派---形势派。 杨公,字筠松,号救贫,另有称号叔茂。经考证杨公生于公元834年,卒于公元904年。 杨公天资聪慧,少年悟性异常,杨公潜心二十余年研究发展实践,并开馆收徒,传授堪舆秘术。 杨公匡直杨善,救贫扶弱,德艺双馨,声名鹊起,遐尔闻名,故能流芳千古,嘉誉永驻。 杨筠松也成为了中国风水宗师。 《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入虔州以地理术行于世,称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 而杨老头居住的三僚村,也是一个奇特之处。 三僚村的地形酷似一幅阴阳太极图形,原来是因为村里有两条蜿蜒曲折的溪水,平行的流淌在阴阳两极之间,溪水流至杨公祠前,则合而为一的形成一条大溪流。 大溪流源头的水温,左右两岸竟相差5~6度。 缘由合二为一的那两条河流水温不同,村里人把左边那条水温更冷的河水叫阴溪,右边那条水温更热的河水叫做阳溪。 当年为避黄巢之乱,杨筠松携带宫廷风水秘术,从京城逃出南下,辗转至赣州兴国,擅长堪舆天文地理之术的杨筠松,发现三僚村的地形构造,竟像一个堪舆罗盘,村子平地中一座石头山上的方位造型,也形如罗盘中的指针。 于是漂泊中的杨筠松就带着他的俩个弟子曾文辿和廖瑀在此地搭建了茅棚住了下来。 杨筠松、曾文辿、廖瑀师徒三人,一人一座茅棚,茅棚为“尞”,故称“三尞”,后来就成了“三僚村”。 三僚村最富传奇的,还有山腰上一棵十几里外就能看得见的形似伞盖的大杉树,和底下的形似包裹的两块巨石。 传说杨筠松的弟子曾文辿当年也发现了三僚这块山环水抱的风水宝地,在曾文辿眼中,这棵杉树如伞盖,下面的巨石如印章。 三僚村东面的东华山,一峰独起,云遮雾绕,险峻异常,仿佛步步登天。 古人有诗曰: 攀桂莫言云路远, 登临正如步蟾宫。 山僚村风景秀美,尤其是山僚村的晚霞更是迷人。 古人有诗云: 金乌欲坠晚将临, 万叠西山渐送阴; 雁落芦汀翎带锦, 鸦投江树翅翻金。 加上东阁朝云,北浦渔歌,索林晴翠,兴国的三僚村的确是一个美景如画的风水宝地。 只不过在汪直看来,杨老头把兴国三僚村说的再好,也觉得杨老头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有一点言过其实。 汪直觉得自己救下杨老头,并出钱出力帮杨老头打官司,让他儿子沉冤得雪,重获自由只是小事一桩,因此并没有把杨老头的话记在心上当回事。 不过汪直对杨老头送的那本《二十八星宿玄天阵法》却是爱不释手,专门花了一段时间研究,汪直也的确是聪明绝顶,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没有师父言传身教的情况下,把《二十八星宿玄天阵》背的滚瓜烂熟,运用自如。 从此汪直在家中学文习武,只等进京赶考,金榜题名,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谁知那个广州城中的恶霸官老爷也没有闲着,想方设法报仇雪恨。 突然有一天,一伙如狼似虎的衙役冲入家中,把汪直的父亲抓走了,并且从家中搜出了汪直父亲私通土匪和江洋大盗的证据。 原来那位官老爷用金钱买通了牢中的犯人,犯人举报汪直父亲私通土匪和江洋大盗,又叫人把证据藏入了汪直家中,汪直父亲被抓入衙门后,百口莫辩,被屈打成招签字画押,投入死牢,只等秋后问斩。 汪直父亲自知求生无望,托人从死牢中捎出书信给汪直,叫他遣散家牛奴婢,带上母亲远走高飞,并且千交代万嘱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定要延续老汪家的香火,不要在广州城中坐而等死,让那个官老爷赶尽杀绝。 汪直是一个极孝顺父母的人,他怎么忍心父亲一个人待在监牢里坐等死亡,可是不走的话,不但违背了父亲的意愿,而且会搭上全家人的性命,做无谓的牺牲。 万般无奈之下,汪直把家中的奴仆全部遣散,带着金银细软和母亲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广州城。 汪直带着母亲一路北上,来到了赣州兴国三僚村,杨老汉给汪直一家腾出了最好的房子,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安顿好母亲及家人,汪直执意要返回广州营救父亲,就算营救不成功也要有人给父亲收尸,母亲见汪直说的有道理,只得含泪告别。 汪直没有带随从,一人返回广州准备营救父亲,刚到广州城就听到了好消息,那个为非作歹的官老爷,被朝廷革职查办,打入死牢,家人也被流放充军,因为民愤极大,只等秋后问斩了。 原来那个官老爷的大监干爹被凌迟处死,拨出萝卜带出泥,官老爷作恶一方欺男霸女的恶行也浮出水面,汪直父亲是被冤枉入狱,自然得到了平反昭雪。 汪直和父亲见面后抱头痛哭,汪直父亲虽然重获自由,但是在狱中受尽折磨虚弱不堪,全身瘦得只剩皮包骨。汪直父亲还没有赶到兴国三僚村,就病逝于路上。 汪直是痛不欲生,经此人生变故,汪直对贪官污吏是恨之入骨,对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想法也淡了下来,从此以后汪直就在三僚村住了下来,跟随杨老头及当地名师潜心学习风水卜噬星相命理之学,没几年功夫,汪直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风水大师。 只可惜好景不长,又道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汪直也是一直没有改变他脾气暴躁目中无人的性格。 话说当时有一个在外地当官的兴国人,回到兴国后专程登门拜访汪直,一来想让汪直给他算一算生辰八字,看一看功名前程如何;二来想让汪直给他的祖先寻一块风水宝地,以荫庇后人。 汪直早就听说这位官员的家人,占着有人在朝廷为官,在乡里为非作歹仗势欺人,因此汪直来了个闭门谢客,那个官员几次拜访都加以拒绝。 不但如此,但凡是名声不好的官吏和恶霸地痞,汪直都会拒绝,并且会在言语上讥讽顶撞对方,如此一来汪直就得罪了许多人。 有一天汪直给一位远道慕名前来的人算生辰八字,谁知那个人是一个山寨的头领,被官府得到了消息,要前来抓捕。 官府的人赶到汪直家时,那个山寨的头领早就逃之夭夭了。 本来这就没有什么,只要稍加解释和找人证明,官府的人也不会为难汪直。 谁知汪直先前得罪的那些人联合起来,状告汪直私通土匪,并使用各种手段弄到了人证物证,把汪直私通土匪的罪名坐实,眼看着汪直就要遭受牢狱之灾了,万般无奈之下,汪直带着家人连夜离开了三僚村,一来可以躲避官府追捕,二来也可以让杨老头一家人免受牵连。 就在汪直带领一家人逃亡的时候,那个找汪直算命的头领得到了消息,在半道上把汪直一家人拦了下来,迎请入了山寨。 那个山寨头领倒也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见汪直因为自己受到官府追捕,就用山寨最好的房子把汪直一家安顿了下来,有了安身立命避风躲雨的地方,总比一家人在外面漂泊无根,时刻受到官府追捕强多了。 就这样汪直从一个富庶人家的子弟,从一个满腹诗书立志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志向高远之人,变成了一个朝廷和官府眼中的匪寇。 由此可见世事的变幻无常,阴错阳差,真是难以预料。 纵然如汪直如此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纵然汪直满腹经纶,料事如神,也要受到无常的命运摆布,也要在无常的命运下屈服和低头。 后来,官兵屡次征剿汪直所在的山寨,最终山寨人马寡不敌众,被官兵攻破。 常言说得好,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要说找汪直算命的山寨头领,的确是一个重情重义舍身忘死的英雄好汉。 他带领一帮弟兄拼死抵抗官兵,然后让汪直带着全家和山寨里的妇女儿童老弱病残,从山寨后山的一条小路逃脱官兵追捕,又亲自书写一封书信,让他们去投靠横水山寨的谢志珊。 而他和手下的弟兄因为力量过于悬殊,最后全军覆没,山寨被官兵用一把火烧了个一干二净,汪直则带着一班老弱病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衡水山寨,见到了谢志珊。 在躲避官兵的追捕时,汪直的母亲不慎落水,救起来后接连又染上了风寒,惊吓之后再加上旅途劳顿,从此染上了眩晕之症,发作时天旋地转呕吐不止,当汪直一行人到达横水山寨时,谢志珊早就得到了消息,知道了那个山寨头领被官兵杀死了。 见到亲笔信后,谢志珊倒是重情重义,好生安排了汪直带领的人马,本来谢志珊从信中知道了汪直的本事,要把汪直留在身边给自己出谋划策,再加上两人又是广东老乡,更有理由同心协力把山寨发展壮大。 谁知汪直经此人生变故后,只想找一个安静之处,好好的研究风水之术,加上母亲又染上了重病,汪直也有自知之明,再也不想干什么光宗耀祖的大事了。 后来谢志珊安排汪直到了芒背山寨当寨主,汪直到芒背山寨一看,果然是一块风水宝地,最重要的是芒背村的地理山峦形势与汪直的生辰八字相合,因此汪直对谢志珊是充满了感激之情,不管如何谢志珊在危难之际收留了他们,又让他们来到了芒背村这块风水宝地,再也不用担心受怕躲避官兵的追捕。 从一个山寨又来到了另一个山寨,本来胸怀壮志,想要光宗耀祖的汪直,到头来却落了个落草为寇,当了山大王的下场。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多年来汪直潜心风水命理星相之术,对余生再也没有豪情壮志了,他只希望能够平平安安的终老于林泉之下。 虽然谢志珊、蓝天凤他们有万丈雄心,但是汪直的心中一直有一个预感,他们难成气候。 因此汪直一直躲在芒背山寨这个小天地里,从不参与谢志珊的事,加之汪直母亲在落入水中得了眩晕症后,汪直又半路出家,钻研起了医术,有道是“秀才学医,笼中抓鸡”,没多久聪明无比的汪直在医术上就略有成就了。 只是汪直母亲的眩晕之病,却一直不见好转,在芒背村这样的偏僻之处,再也找不出比汪直更高明的医生了,偏偏汪直又有目中无人不肯服输的脾气,他不相信一个小小的眩晕病他都治不好。 只可惜经汪直反复施治后,他母亲的眩晕症依旧毫无起色,瑶王宫的神医在关田山寨和横水山寨治愈诸多疑难杂症,起死回生的事迹很快传到了芒背山寨汪直的耳中。 汪直本来有意亲自前往横水山寨,迎请匡一等为母亲治病,只是汪直一直改变不了他目中无人的毛病,二来他也不相信瑶王宫这几个年轻人有如此高明的医术,可以治愈母亲的顽疾。 随着匡一等人治愈了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方圆百里的人都把瑶王宫的神医当作神仙下凡,匡一在金坑村降伏猛虎的事迹也传到了芒背山寨,如此一来汪直就不由得不信了。 汪直虽然脾气暴躁目中无人,但是对有本事的人他还是会礼贤下士。 正当汪直准备亲自去迎请匡一等人时,汪直知道了匡一要到桶冈山寨拜访蓝天凤,于是汪直在芒头林中布下了“二十八星宿玄天阵”,只等匡一等人困在芒头林中后,再把匡一和扶强迎请到芒背山寨。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汪直算准了匡一等人会从芒背山寨经过,却没有算到匡一可以破解“二十八星宿玄天阵”,当汪直满怀信心的来到芒头林中,准备迎请匡一和扶强时,两人早就离去多时了。 汪直望着渐渐浓厚的夜色,第一次生出了后生可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