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画记】许友:苍楚有致,无一笔烟火气(上)

 真友书屋 2021-05-05

许友乃明末清初福建著名文人,关于其才能所在,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称:“ 先生才兼三绝,名盛一时。虞山蒙叟最爱其诗,录之入《吾炙集》,要其篇章字句,不屑蹈袭前人。正如俊鹘生驹,未可旋以鞲靮。”这里所说的“三绝”,乃是指许友在诗歌、绘画、书法方面均被时人所称道,而朱彝尊特意点出钱谦益在《吾炙集》中对许友诗歌的夸赞之语。翻看《吾炙集》,钱谦益在《侯官许友有介》一篇中写道:

丁酉阳月,余在南京,为牛腰诗卷所困,得许生诗,霍然目开。每逢佳处,爬搔不已。因序徐存永诗,牵连及之,遂题其诗曰:“坛坫分茅异,诗篇束笋同。周溶东越绝,许友八闽风。世乱才难尽,吾衰论自公。水亭频剪烛,抚卷意何穷。”周溶者,字茂山,明州人。尝为余言许友者也。

Image

许友《松石图》福建博物馆藏

而在林正青钞本《瓣香堂诗话》中,这个故事还有续集:“瓯香以贵公子负重名,虞山钱牧斋最赏之,收入《吾炙集》,然予未见是集也。乾隆丙寅秋,在广陵梅花书屋纂修《盐法志》,得与吴门何子未同事。箧中有钞本,因借观。虞山赠诗云:'世乱才难尽,吾衰论自公。’又云:'数篇重咀嚼,不愧老夫知。’其奖借者至矣。子未又云:'此集未曾刻,殊可贵重。’内收录共二十六人,人各数首,独有介采百余篇焉。”以此可见,钱谦益对许友的诗作偏爱到何等之程度。

Image

刘家大院标牌

对于许友最擅长的绘画题材,《侯官县乡土志·耆旧录内编二》中记载:“工草书,善画竹,酷慕米襄阳,构米友堂,瓣香祀之。”而清黄锡蕃所撰《闽中书画录》中所写更为详尽:“书画喜摹米襄阳,构米友堂瓣香祀之。画如其诗,苍楚有致,无一笔烟火气。善松鹤,尤工竹,仿管仲姬,柔枝嫩叶,姿态横生。自镌'许友画竹’章,每作竹即用之。入清康熙间,因友累至京师,渡河而北,不复画竹。忽持笔为枯木寒鸦,苍凉之态,不可把视。盖无聊之气,一寄于此耳。诗书画时称三绝,著有《米友堂集》。”

Image

文保牌

看来许友以画竹最为出名,然入清之后,因朋友之累,被押往北京,自此之后,他再不画竹,转而画苍凉的枯木寒鸦。对于许友的绘画师承,《清史列传·文苑传》中称:“少师倪元璐,晚慕米芾为人,构米友堂祀之。著有《米友堂诗集》。”明朝灭亡后,倪元璐自缢殉国,为此,许友作过一篇《祭倪鸿宝师文》,以此可证,许友的确曾拜倪元璐为师。

关于许友的生平简历,清钱林所辑《文献征存录》载:“许友初名宰,字有介,侯官人,父豸明进士,官浙江提学参议。友少师事会稽倪元璐,入本朝以诸生终。友善画工书,诗尤孤旷高迥。……又有作画绝句:灵谷皆梅放未曾,石头怀古不堪登,无端传就松针笔,画出青山是孝陵。”

Image

收费标准

此处亦提及许友在绘画方面的才能,而对于许友的画风所师,傅抱石编译的《明末民族艺人传》写道:

先生之书,初喜诸暨陈老莲(洪绶),后变而瓣香米海岳,晚年镕汇众长,自成一家,遂臻极境。初,特构一室,颜曰米友堂。其友黄仲霖笑之曰:“小子自大,敢友海岳耶?”因更其室曰箬茧云。画下笔无烟火气,最善墨竹,镌印曰“许友画竹”。又好作小竹,效管仲姬(道升)法,柔枝嫩叶,姿态横生,颇有苍楚之致。惟因栎园事,一渡黄河,则不复画。偶有意兴,辄写枯木寒鸦以寄意,苍凉之态,不可逼视。

Image

门票

以此可知,许友最初喜欢陈洪绶的画风,继而追宗米芾,后来他将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他在追摹米芾时期,因十分痴迷仰慕,还特意将自己的堂号取为“米友堂”,他的朋友看到这个堂号后,嘲笑他太狂妄了,竟敢自称与米芾为友。朋友的调侃令许友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将堂号改为若茧堂。而这段记载中称许友最善画竹,有些画法乃是模仿管道升,这段文字中亦点出许友是受周亮工之累,后来才不再画竹。

Image

平面图

关于许友的生活状态,傅抱石在文中有如下描绘:

先生性疏旷,以晋人自命,既负盛名,闽中之士多访之,而无一往报谒者,且不省来者之为谁,以是人多憾之。即相暱者,亦退有後言,先生不问焉,日以酒自遣如故,为人短躯大腹,周身无须毛,宛然如肥媪。栎园尝评先生云:“君酒第一,书次之,画竹又次之,诗文又其次也。”先生年不五十而终,或第一之物所致乎?

Image

院中的铁架

看来许友很具名士派头,以魏晋时人物为效仿对象,其洒脱之态在福建颇具名气。对于许友的容貌,文中描绘他个矮肚大,周身无毛发,看上去像个肥胖的妇人。此文中又引用了周亮工对许友评语,周认为许友排在第一的本领乃是喝酒,第二为书法,第三才是画竹,而其作诗文的水准则排在最末位。可惜许友早卒,否则的话,恐怕在各个方面会有更高的成就。

Image

古代福建城区平面图

傅抱石在文中的描绘,乃是本自周亮工《印人传》中《书许有介自用印章后》的所载:“予入闽,即首访君,颇为文酒之会,然与君数有离合。君大腹,无一茎须,望之类乳媪,面横而肥,不似文人,字画、诗文恒多逸致,见其手笔者,拟其貌若美好妇人,亦异事也。”

周亮工曾做过福建按察使等职,其到福州时前去拜访的第一人就是许友,正是因为两人经常在一起聚会,所以周亮工能够颇为精准地描绘许友的长相。周亮工说如此长相之人,完全不像有文化者,但没想到许友在多方面均有才能。对于许友的为人做派,周亮工在此文中亦写道:“性疏旷,以晋人自命,作字初喜诸暨陈洪绶,后变而从米,颜其堂曰'米友’。黄仲霖又不喜君,登其堂曰:'小子遂敢友米耶?’君复更其室曰'箬茧’。君名字数变,书亦数变,晚乃镕汇诸家,一以己意行之,遂臻极境。”

Image

匾额

而对于许友名字的来由,周亮工在此文中有如下介绍:“许寀,一名宰,字有介,候官诸生。玉史学宪讳豸者之长子,有忌者谓其所改名犯家讳,以不孝闻之学使者,盖闽音'豸’、'宰’呼同,亦大可噱事也。遂更名曰友,字有介;已又更名曰眉,字介寿,另字介眉君。”

Image

厅堂之一

看来许友原名许寀,一名许宰,他的父亲则名许豸。许友为人洒脱,以至于很多人嫉妒他,于是在他的名字上挑毛病,因为在福建话中“豸”和“宰”同音,有人就以此攻击许宰为人不孝。人言可畏,许宰只好更多为许友。其实家讳这件事,若认真推敲,中国人的名字无论古今均为长辈所起,只有字和号出自本人的喜好,既然其名许宰,哪怕这个名不是出自其父,而是出自其他长辈,但至少说明他父亲都不在乎,外人以此来挑毛病,岂不多余。

Image

架上无书

对于许友各项才能的座次,周的原文为:“予尝评君酒一,次书,次写竹,次诗文。渔洋先生论诗最严,而特爱君诗,尤爱其七言绝句,手录之多至数十首。因裒集近人诗为《感旧》一集,又有句云:'许友八闽风。’其赏识如此。予亦欲刻闽中四亡友诗,陈克张、陈开仲、徐存永与君也。君学识或让三君,而天资敏妙,三君不逮矣。”

Image

八姓入闽图

把许友的才能评为酒第一,三绝排之后,显然有调侃的成分,毕竟喝酒只是一种爱好,并非特长。这正如李白斗酒诗百篇,虽然太白如此能喝,但后世还是把他称为诗仙而并不称为酒仙,所以酒仅是促使才能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手段而非目的。而许友的三绝之才可能在微醺的状态下,才能最高水准的发挥,却不能把喝酒视为许友的第一才能。但周亮工既然有此之说,亦可看出两人关系是何等之密切。从历史文献来看,两人也的确是密友,但也正因为这个缘故,许友受到了周亮工的连累,周在文中谈及此事:“君为予累,逮入都门,后无恙归。别予去,复多所离合。久之,遂无间言矣。君归未数年,即殁。其殁也,盖只四十余。”

Image

一路前行

许友受周亮工连累,被逮捕入京,虽然后来放归,但没过几年就病逝了。傅抱石在文中说许友不到五十而逝,周亮工则称是四十多岁,还有的文献上说许友刚刚四十即逝。但无论怎样,许友中年而殁是事实,他的离世,显然跟受周亮工牵连,被逮捕入狱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跟其个人的价值观有关联。

许友出生在仕宦之家,他的父亲许豸是明崇祯辛未进士,曾任过宁绍道等职。许豸为人耿直,被时人所夸赞,这种性格想来影响到了他的儿子许友,顾景星在《白茅堂集》中对许友有描绘之语:“崇祯时,闽以僻境宴安,风俗华侈。有介家给既足,娈童舞女,诗酒谈䜩,无虚日。任侠结纳,轻视一切。……长不满六尺,肥白如匏,谈笑风发,酒酣操楮,笔墨饱腾。或为诗词,或画枯木竹石,奕奕有致,比之襄阳、眉山。顾胸中常郁促不平,若圈鹿絷鹤,怦怦怫怫不乐生者,则不善世故也。然而风流自胜。”

Image

看到了剩余的玻璃

许豸跟很多文人都有交往,郑珊珊所作《许友年表》中引用了许豸撰《先师钟退庵文集序》中的所言:“楚钟退庵先生督闽学时,余受知最深,漫有水乳之投。”钟退庵即钟惺,天启元年曾任福建提学佥事,两人应当相识于此时,在这个时段,许豸拜钟惺为师,想来他是通过钟惺又结识了谭元春,而钟、谭乃是“竟陵派”领袖,许豸均与之有密切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