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00年的周子古镇,镜中蜃 气水 边楼,被称为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

 TANG-DE-PING 2021-05-05

嗨,我是西江悦鱼,喜欢一个人发呆,看书,行走,让我们一起去山水田园烟火市井里,体验红尘活色生香,感受一样或者不一样的百态人生

提到周子古镇,知道的人马上就跟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联系起来,说“晓得晓得,司马才子的出生地嘛”,继而联想到才女卓文君凤求凰,继而演绎出一曲琴声萦绕,千古爱情侧目。

实际上司马相如出生在隔江的锦屏镇,只不过蓬安县城驻地最先是在锦屏镇上,1957年蓬安县城迁到了周口镇

周子镇,以前叫周口镇,舟口镇,意思是嘉陵江上往来舟船皆停泊于此。因为写了千古名篇《爱莲说》周敦颐而改名。

大家都知道,后带有的地位都不是一般,比如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鬼谷子,韩非子等,无一不是学派奠基人或是领头人。

周敦颐,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他被奉为理学鼻祖,他的《太极图说》《通书》中提出了“无极而太极”的学说,严重的影响了他的学生,程朱理学两程(程颢、程颐),更被后继者发扬光大。周老先生得以陪祀孔庙,可见地位之高,被尊为北宋五子之一。

个人非常不喜欢程朱理学,特别是经过南宋经朱熹集为大成后,他们提出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等观点,都是跟现代人的思想观念格格不入的。

有人说周老先生是专门乘船来司马才子的老家怀古,其实不是的。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当时担任合州(今合川)通判周敦颐先生要去四川南部县拜见尚书左丞蒲宗孟,他从合州乘船沿嘉陵江而上经过相如县。只是船到舟口时,本地数十名好学之士迎请其至水井湾荷花池开筵讲学数日

不管后人如何想象,总之他来了,他停留了,于是,舟口镇变成了周子镇

“云里鱼鳞江上市,镜中蜃气水边楼”周子镇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这里不仅仅有千古才子的“相如坟”,还是古代书法家颜鲁公颜真卿工作和学习过的地方,这里还有唐朝画圣吴道子奉旨画嘉陵江揽胜图观景台,当然还有因为周敦颐老先生而建的爱莲池和濂溪祠

周子古镇始于汉,兴于唐宋年间,千年积淀,孕育了厚重独特的码头古镇文化。到现在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

周子古镇很朴实,很安静,它不像其他热门古镇那样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没有遍布小镇的酒吧民宿,老房子里住的是当地的居民,他们日复一日安静的生活在这里。

古镇有上河街、下河街、盐店街(又称红军街)、顺河街四条古街,长约1000米的百年古街,分布着首尾相连、错落有致的3000多套清代民居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别有韵味的小院人家。

财神楼周子古镇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初清咸丰年间最后培修,为了纪念画圣吴道子,后人又命名为画江楼。可惜在上世纪被毁坏拆除,现在我们看到的财神楼,是2006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四层攒顶式开放楼阁。

中国民间风水学有“山管人丁水主财”的说法。周子古镇的风水,好就好在位于嘉陵江与漫滩湿地形成的太极图——背靠如卧龙饮水的龙角山,前枕宛如玉带的嘉陵江。美中不足的是,左低右高,滔滔嘉陵江走了古镇的财源

于是,古镇居民“填空补缺”风水理念,在江边修建了这座财神楼。一层为过街楼式,二、三层为特色茶饮,江景观赏,四层供奉财神。

财神楼最可爱的当然是出入口塑的四个金蟾了。金蟾是能招财进宝的灵物,四个金蟾意思就是“四方纳财”。

财神楼楹联很有意思:“问三百里嘉陵何处堪留画圣,查五千年浩史几人不爱财神”。一句话道出了财神在人心里的重要地位,不由笑了,果然大俗就是大雅

我是不太信仰宗教的,道教太过于神秘,了解得不多,佛教的因果总让人有逃避现实,沉湎幻想的感觉。遵循不拜就不进原则,我一般是不进寺庙的,最多在殿外看看。(道观相对太少,去的几率不大)

财神楼正好在下河街街口,堤岸下即为泊船埠头舟口嘛。下河街中段北侧临街处是高高的青砖墙,中门嵌红砂石枋,这里是始建于明代中期清晚期重修的万寿宫。

万寿宫都知道就是江西人的会馆,周子古镇上的江西人很多,就是不知道是湖广填四川时迁来的,还是当年商贸往来留驻在这里的。

周子古镇作为嘉陵江丝路水运的一个重要集散地,曾盛极一时,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码头上人群熙熙攘攘。南充丝绸城之称,嘉陵江两岸盛产的桐油、大米和丝绸等源源不断运送于此,从这里转运到长江中下游甚至出海。

爱莲池旁,就是当年周敦颐讲学的地方:濂溪祠。屋内有周敦颐先生青铜塑像,两边墙上的汉白玉,分别雕刻着周敦颐的《爱莲说》《太极图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篇在读书时必须熟练背诵的文章,在离开学校多年后,仍然很轻易就在脑海里浮现出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