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班牙特鲁比亚轻型坦克,由造船厂设计生产,耗时十年打造

 丹书战史 2021-05-05

西班牙虽然不是坦克发源国,但却是早期在实战中感受坦克优势的国家之一,该国在1919年就尝试购买法国坦克,不久后获得了雷诺FT-17轻型坦克等型号,虽然数量很少,但却在20年代的实战中取得成功。尝到了实战的甜头,西班牙也逐渐萌生出自行研发生产坦克的想法,特鲁比亚(Trubia)轻型坦克就是早期的尝试之一。

当时的西班牙缺乏坦克设计、制造经验,于是到欧洲多个国家参观以便于寻找有用的信息,最终还是选择走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的路线。相关工作由一家造船厂负责,大约在1926年拿出第一辆原型车。

特鲁比亚坦克虽然外表上与雷诺FT-17相差甚远,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们拥有相似的结构。首先坦克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前部驾驶室,紧随其后的是战斗室,最后是占据了车体约一半长度的发动机舱,这一点很有法国风格。

发动机为一台75马力戴姆勒4缸发动机,采用4档变速箱,不过坦克的行走结构与雷诺FT-17不同,没有采用前部大直径主动轮的设计,而是采用近似于刚性悬挂的结构,负重轮外侧被钢板覆盖,无法直接观察到负重轮。

坦克拥有3名车组成员,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另外两名成员则位于战斗室位置,那里安装有一座尺寸不大的炮塔,这座炮塔应该没有吊篮等结构,乘员直接站在坦克车体内操作炮塔,两人应该会感到很拥挤。

在武器配置上,坦克安装了3挺哈奇开斯气冷机枪,一挺位于车体右前方,另外两挺在炮塔内。第一辆原型坦克的炮塔是上下两层结构,两挺机枪各自安装在一层内,它们可以独自旋转移动,不过负责操作机枪的两人肯定挤作一团。

坦克的装甲使用硬化铬镍钢,厚度在6~16毫米之间,钢板采用铆接工艺,在相应的位置开有功能不同的窗口。坦克内部的发动机舱没有与战斗室隔开,发动机的机油味等弥漫整个坦克内,设计师在车体内安装了一台鼓风机实现空气流通。

特鲁比亚坦克的研发工作进展缓慢,在1936年时才生产了4辆原型,后续的原型车对车体进行了适当调整,例如将两层式的炮塔改为常规结构,车体和炮塔内都只安装一挺刘易斯机枪。

经过测试,特鲁比亚轻型坦克的机动性略微超过雷诺FT-17轻型坦克,速度更快,越野性能更好,只是不知道西班牙人是否考虑到他们对比的只是一战时期的产物,在1936年早已过时。不管怎么样,西班牙确实打算量产特鲁比亚,据说总共订购了48辆,生产工作随着内战的爆发被搁置,已经生产出来的4辆原型坦克随后被投入战斗,它们在战火中先后损失。

特鲁比亚轻型坦克重约8900千克,车长5.38米,宽2.11米,高2.39米,车组3人,最大行驶速度19千米每小时,坦克能跨越2.13米宽的壕沟,翻越0.38米高的垂直墙,涉水深度0.6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