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门铰链有猫腻 ? 怒怼《小X实验室》!!

 大虎悠 2021-05-06
车友们!挥动你的小手,在文章右下角,猛戳“好看”按钮(那朵菊花)!

跟着大虎悠,回家不迷路!大虎刺秦王!

车门的开闭都是通过铰链来实先的,车门铰链的作用与家里的大门铰链其实是一回事。从结构上讲没有丝毫的秘密。而这年头有些闲得蛋疼的主把注意力放到了汽车铰链上,大虎悠看到了相关文章之后,真的是被气的七窍生烟!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浙江电视台《小X实验室》节目组对20万元左右的9款SUV(大众途观、名爵锐腾、丰田RAV4、日产逍客、现代ix35、起亚智跑、别克昂科威、本田CRV和福特翼虎)车门铰链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林肯、凯迪拉克使用了“中档铰链”,因此被判定为“不负责任”。并表示所谓的高档铰链为“锻造工艺”。

我们看到的这个摘录毕竟只是一个非汽车专业的媒体搞出来的节目,情节尚可理解。但下面摘录出来的文字,更是让大虎悠怒到炸毛!

2014-2019年中国汽车车门行业市场现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除了大众途观和名爵锐腾采用的是锻造高强度钢材质的高档铰链,厚度高达12毫米外,其余车辆均采用的是经过冲压而成的低档铰链。

甚至还有号称是专家的汪X来先生表示:在事故中,尤其是遭遇侧面撞击时,如果铰链质量差、强度过低、变形严重的话,车内人员就很难打开车门逃生。如果无法逃生,车辆停在高速公路上,有可能会被后面驶来的车辆二次撞击,发生危险。

看到这些文字大虎悠陷入了沉默并反思怎么多年来我国的物理教育究竟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从小学到高中长达15年的教育竟然会培养出如此之多不懂物理却要装作很懂的“网络专业人士”。他们可以凭想象来写文章误导读者并且无需为此负责。

所谓的高档铰链并非锻造产品!

按照《小X实验室》的说法,高档车门铰链是锻造工艺制成的,因此强度远高于冲压铰链。那么所谓的高档铰链是否真是经由锻造制造而成呢?其实这个说法压根是空穴来风!他们嘴里所谓的高档铰链,材质仅仅只是球墨铸铁而已。是典型的铸造后+机加工的工艺。

铸造铰链力学结构并不占优

其二,铸造铰链的心轴布局方式是机械上常见的“悬臂梁式”结构。而冲压式铰链采用的力学原理则是典型的“简支梁”结构。从力学稳定性角度来说,显然是后者更合理,因此避免了单点剪切力的问题。

铰链对碰撞安全并不起到作用

真正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假设是车门的侧面受力,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冲压铰链的厚度一般都在5毫米左右,而车门框架结构的厚度一般不超过2毫米,钣金厚度更是低于1毫米,车门内的防撞梁厚度也不超过2毫米。铰链又安装在相对稳固的A柱、B柱之上。

车门受冲击时,究竟是铰链先折断?还是车门整体先完蛋?因此这位专家抛出的“质量更好的铰链更容易逃生这个说法是彻头彻尾的谣言!并且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车辆侧面撞击测试中,没有一次遇见车门被直接撞掉落的;车门被撞后打不开的原因也全都是与铰链无关的其他原因。

国家对车门铰链是否有强制性规定?

所谓关乎到安全的部件,车门铰链如同汽车其他保安件一样,在设计和试验、制造的过程中都受到国家标准的约束。我国汽车铰链的国标《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中规定,“每个门铰链系统应能承受下述门铰链系统的性能要求:支撑车门;在11000N的纵向载荷下不应脱开;在9000N的横向载荷下不应脱开;垂直方向开门的后门铰链在9000N的垂直载荷下不应脱开”。

这意味着即使你在车门打开的状态下,抱着车门双脚离地,车门铰链依然应当稳如泰山般的纹丝不动。因此只要是正规的合格汽车,车门铰链就不存在不符合国标的可能性。都是合格产品。

总结陈词

车门铰链的强度及安全性能表现不仅和材料、厚度有关,也和制造工艺、布置形式以及受力承载的面积有密切关系。单看厚度就判定一个车门铰链是否结实,是非常不专业的。铸造铰链的真正优点是由于铸铁的硬度带来极高的定位精度。而这才是冲压铰链无法比拟的真正优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