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油混柴油,省油劲大?——台湾流行的玩法?

 大虎悠 2021-05-06

不懂车的人多,但懂车的人也不少。事实上民间总是有一些车主自己动手能力很强,喜欢钻研各种“技术”。当然这需要打引号。比如有人研究如何改装二次进气,有人研究如何改进燃油品质。其中有些是符合物理原理的,而有些则是自欺欺人而已。

比如最近台湾地区开始流行起来的“混油”风潮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什么是“混油”?简单来说,就是在汽油里兑入一定比例的柴油,然后再兑入一些稀释剂就叫做“混油”。为此台湾地区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叫做用对油,爱地球的“研究社团”。

嗯?还有这操作?为啥要玩“混油”呢?按照这个社团的说法,「少量柴油能帮助汽油燃烧更完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而台湾车友们几乎也是一面倒的说赞。一开始从摩托车玩家圈子开始,现在这把火慢慢的在汽车圈子里烧开。

从一个故事开始

首先,用对油,爱地球的研究者们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由于摩托车忘了加油以致于在上班途中熄火,因为已经离单位很近了,所以就下车推去了单位。但下班后就头痛了,因为离最近的加油站还蛮远的,这时突然想到单位的实验室里有“甲苯”,二话不说跑去拿了一大瓶倒进油箱中……

下班后把摩托车发动,然后骑到了加油站里打算加满油,可结果发现钥匙拔掉后,车子发动机依然在运转!!车主自己是化学工程师,然后开始分析原理:甲苯的燃烧温度很高,以致于气缸内原本的积碳因为温度太高而形成热点,所以不需要火花塞都能把汽油点燃。——当然了,他的摩托车是古老的化油器车型,最后只得挂档踩煞车才能勒令它熄火。

加满油之后开回家的路上,却感觉到有了新发现,加油门变的轻快顺畅(反应变灵敏),这会不会就是刚才的那瓶“甲苯”导致气缸内高温,然后把积碳烧掉后的效果呢?于是车主开始了进一步的分析:引擎室除碳剂的成分到底是什么?

当事人开始了化学分析

作为化学工程师的车主,这难不倒他。他发现市面上的引擎室除碳剂里都含有“溶剂”和”氢化轻油蒸馏液”。石油脑的作用是用来溶解积碳中的胶质成分,使其能从汽缸壁脱落;而氢化轻油蒸馏液,其实就是”不含硫与芳香族成分的轻油”也就是「含碳数大于10的烷烃之混合物」。

他进一步想到柴油就是主成分含9到18个碳原子的烷烃与芳香烃这个事实,突然脑袋上蹦出一个电灯泡(动画表情):”氢化轻油蒸馏液”和柴油的化学主要成分极为相似啊!!那能不能用柴油来代替引擎除积碳剂呢?二话不说,开始用自己那惨遭蹂躏的摩托车做实验。发现一切正常之后,又转而用自己的轿车做实验。

然后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发现车辆“有可察觉的马力提升效果”,最明显的则是「松油门时的慢车转速变高了」。于是他将这种方法介绍到了朋友圈子中,慢慢的发展成为固定的一套方式,人们把这个方法叫做“混油”。具体的配方是在汽油里混入1~2%的柴油,然后兑入一些“去漬油”(主要成分为4~11的低碳烷烃)。

测功机实锤打脸

至于动力到底是否和他们描述中的“感到动力变好,油门变轻”了呢?台湾当地的技术爱好者也自然有质疑者。有人刚好利用职务之便,把加入混油的车开去测功机上做功率测试。结果却发现,使用混油之后的发动机,功率比起烧纯净汽油的时候不脏反减!至于这种方式伤不伤引擎「用对油,爱地球」的说法也是模棱两可。看样子,技术宅还是稳妥点好!

途虎车主俱乐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