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厂车灯太暗,想改又怕花冤枉钱?搞懂这个,能避坑!

 大虎悠 2021-05-06

从上个月开始,大虎悠专门开辟了一个关于车灯的<讲座集>,主要谈到了一些关于LED的话题。然而不少车友也留言问到了氙气灯和透镜的话题。此外,如今网络上各种自媒体,各种“这个音”、“那个手”的,卖灯的不在少数。各种宣传,号称亮度爆表的有号称无需调光的有号称无所谓原车有没有透镜的有;……

但是车友花了钱,效果却不咋地的案例却比比皆是。到底是自己灯没买对?还是说宣传的太过于夸大?今天虎哥想从很多车友担心的改完之后“光线发散”入手来教大家如何避坑。以及为啥会“光线发

有句话说的好“原车有透镜组的车,比较适合改装LED和氙气灯;原车没有透镜的一般不建议改”。那么这句话是对是错?我们从“发光核心点”这个知识说起。而且从传统的卤素灯说起。

卤素灯上百年都被当成“标准”

“发光点控制”是它生存的绝招

传统汽车的灯泡都是卤素灯泡,卤素灯泡是白炽灯的改进产物,发明上百年来就没怎么变过。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因为足够便宜,而且自然色温偏低,雨雪天穿透力很赞,而且12V低压直驱……一系列的优点使得它几十年来都稳稳霸占车灯市场的老大地位。

事实上卤素灯泡因此也一直被当成“标准灯泡”来使用的:任何汽车的灯光参数测评,都需要在开发的时候就以卤素灯泡为准。因此任何LED灯的发光设计,必然也都要“往卤素灯泡靠近”,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发光点的控制。

卤素灯发光点,比“半粒米”还小!

细如针尖的发光点是它聚光的法宝

我们拿起一颗卤素灯泡仔细观察可以看到,鲁肃灯泡的灯丝(灯泡中央螺旋缠绕的金属丝)其实很短小。那一段“螺旋丝”的体积大概只有“半粒大米”那么迷你。如果我们带着“焊接用护目镜”去观察一个点亮的卤素灯泡,我们就会发现,卤素灯泡真正发光的部位,就是那一段“螺旋丝”。也正是因为如此,卤素灯泡是典型“点光源”。

发光点很小(半粒大米都不到),近似约等于是一个针尖大小的点。因此灯光的“焦点”非常集中,就算是不用透镜,随随便便一个反光罩子,都能顺利完成聚光、控光的任务(常识:发光点越小,聚光就必然越好)。所以卤素灯泡是“最不挑剔”的灯泡,有无透镜都能表现不错。

氙气灯发光点有黄豆大

因此散光是必然的,需要透镜

那么氙气灯在这方面表现又如何?(事实上一直都有很多读者在留言询问氙气灯)。这里我可以明明白白告诉大家:氙气灯也非常容易“光线发散”,在灯光聚焦方面表现是远不如传统卤素灯的。不信?我们来看一下氙气灯的工作原理:

在氙气灯的核心部件——反应管(是一条石英玻璃管)里,封装着高压氙气,在反应管的两头安装了2条电极。我们打开氙气灯后,电极上大约2.7万伏的高压电就瞬间“击穿氙气”,高温电弧瞬间使氙气电离,接着氙气就自己发出亮光,此时只需要低压电就能维持灯泡工作了。

所以从原理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氙气灯发光的核心部位,就是那个“封装着氙气的玻璃管”,这货体积有多大呢?——大约一粒黄豆那么大。比起卤素灯的“半粒米”要大很多倍了。因为发光核心的体积明显更大,所以氙气灯的聚光效应一样是远不如卤素灯的。因此不要相信什么“氙气灯可以不用透镜”!真相是“氙气灯没透镜就是白瞎”!

传统LED也好不到哪里去

发光方式注定了它不聚光!

氙气灯聚光不行,那LED又如何?LED的发光方式往往是一个平面(很多主流LED发光芯片,都是2毫米见方的一片),而且通常为了亮度,都是3颗芯片一组(或者6颗芯片一组)使用,因此总发光面积就更大了。而且为了便于芯片布置,往往LED都是“两面发光”的结构。因此LED稍有不慎,就容易“光线发散”,所以就非常依赖透镜组。

有读者就要说了,近几年市场上专门推出了一种新的LED产品:自带透镜的LED灯泡,据说就是“针对原车没有透镜的车型而研发的”。从理论上讲这种LED是完全能满足“原车无透镜”车辆的需求的。但实际上找到称心如意产品的概率非常低!

“自带透镜”、“四面发光”?

你没透镜的话,还是省省吧!

比如你要找到一款“自带透镜”的LED灯泡,接口和你爱车灯泡一致,然后还要色温低于6000K,甚至还要散热可靠,能保证不“光衰”的“热管导热+万转暴力风扇”散热配置……综合这些要求去找LED产品,我想你非常有可能找遍全网都未必找得到合适的。

此外,就算你找到了“纸面数据”都很漂亮的此类“超级LED”,你能保证它的发光点和你原车灯泡的发光点“同位置、同高度”么?因此“自带透镜”的LED灯泡,实话说可能还真不如车主直接去买“超高亮度改装用卤素灯”来的实际(几十块钱的东西,它不香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