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工场 · 潘皓:一旦进入绘画,他最钟情的是那些人们“看不到”的东西

 正午文化 2021-05-06

当代中国绘画挣扎在传统写实与现代语境之间,潘皓的油画创作应该说较好地融合了传统的西方写实技法和现代艺术,并立足于表现当代中国的生活形态,由此受到关注,也赢得了相对广阔的表达空间

有评论家注意到,一旦进入绘画,最让潘皓钟情的不是风景或物象,而是那些人们看不到的东西,再用纯粹的空间和体积元素,也就是他娴熟的绘画语汇呈现出来。有人将这追溯到“塞尚的趣味”。

In the yellow night  170cm×131cm  布面油画  1992年

繁忙都市–NO.6  300cm×180cm  布面油画  2006年

红色的梦 172cm×140cm  布面油画 1992年

阳光的日子  170cm×98cm  布面油画  2012年

又见大海  200cm×140cm   布面油画  2009年

现代我们习见的绘画,有人侧重观念的表现,通过绘画提出一种思想和看法,而有人侧重于艺术表现的形式,以所谓纯粹的艺术为标榜。潘皓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借由西方立体派的现代手法,结合写实油画的色彩及细腻技法,表现当代国人的生活,以及面对变革震荡的心理冲突。

潘皓经历过系统的美术及艺术史的教育与训练,也有多年海外游学与接触艺术史上诸多大师原创作品的幸运,从大学到研究生再到博士,不仅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也从为人、观念、创造意识上有了足够丰厚的累积。尤其是美学上的历练与经验,使其臻于创作语言的独特和成熟。

残雪 60cm×24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残雪局部 60cm×24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春风杨柳 60cmx80cm 布面油画

冬林暮色  60cm×12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金色云蒙 60cm×120cm 布面油画 2015

夕照云蒙 60cm×120cm 布面油画 2015

雪山图  60cm×120cm  布面油画  2015

用他自己的回顾和总结,广州美术学院读大学时,就极度崇拜塞尚,并完成了对构图与形的把握。在日本留学师从抽象派画家田中稔之,不仅学会了用脑子画画,还学会了画脑子里的东西,挖掘和表现内心的景象。他说作为五六十个报考者中唯一被录取的人,田中还教会了他许多艺术家的为人,和导师喝酒、钓鱼、讨论、画画,使他看到和真切感受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有的包容与谦抑,以及向生活学习的态度。而作为博士生导师的詹建俊先生对立体主义的欣赏和对他自己创作的引导和影响,尤其是色彩上的突破与精进,更是终身受益。

老红军系列

作为注重生活经验与感悟的画家,他着意选择现实题材,作品的主题亦多是个人情感、日常生活和都市场景。而这些人们熟识与习见的人物、事物,在他的色彩鲜明、构型新颖、表达奇特的生动笔触和画面中获得了张力,新的表现令人兴奋和回味。

潘皓在当代画坛达不到尽人熟知,但绝对是值得关注的。在塞尚开创的立体主义方向上,大胆而鲜明地融入现代生活的元素,没有人比他走得更远,更卓有成效。


自画像  60cm×6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凝望  120cm×60cm  布面油画  2016

罗汉之一  120cm×90cm  综合材料  2014年

罗汉之二  120cm×90cm  综合材料  2014年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慕道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方化  曹欣宇  扬木子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