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嗣泽:时势造英雄

 忧郁的妖精 2021-05-06

前情

第42集 新田单复国:神丐显灵

时势造英雄

李嗣泽

《神丐显灵》为我们描绘了战国历史画卷中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幕——田单复国,揭开了这位传奇英雄人物的神秘面纱。

开篇讲述了乐毅率燕国大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连破齐国七十余城后,临淄城里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市掾官田单,命族人砍去车轴多余之处,用铁皮箍扎,从而防止在逃亡途中发生磕碰而耽误行程。明明是逃跑,他没有大难临头时的恐慌,反倒是思路清晰做事有条不紊且考虑深远,足见此人智谋过人且心理素质超群。这个细节已然为日后田单大展谋略率齐人反败为胜埋下伏笔。

此外,田单对于燕国内部的政治矛盾分析得极为透彻:乐毅一鼓作气连克七十余城,却数年攻不下即墨和莒两城,应该不是个人能力问题,多半是他心里另有打算。即便不是,那他长时间脱离政治斗争的权利中心,也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乐毅掌控军事大权,又在齐国看似敞开的大门口踟蹰不前,这难免会令远在国都,且本就与他心存罅隙的国君心生忌惮,这就为田单有机可乘,实施“反间计”创造了良机。

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燕国上下一心,将相和、君臣和,那田单之流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的损招也不易生效。只可惜,历史一次次证明了,一个权利集团的崩溃,往往不在于外力压迫,而是内部矛盾使然。后来的长平之战,与秦国侵略者实力相当,且兵力更多的赵国是主场作战,却被长途远袭的秦军打得大败,险些亡国,也是因为赵国决策层中了秦相范雎的“反间计”,与这件事是同样的道理。

于是,田单的计谋一一得以实现:乐毅遭国君猜忌,被迫“下岗”,蠢猪骑劫替代了他,就好像后来长平之战中赵括取代了廉颇一样。或许,骑劫的本事还不及赵括的“纸上谈兵”。吹牛拍马、搬弄是非构陷忠良,他是把好手。他极力挑拨政敌乐毅与燕惠王的关系,从而让自己“李代桃僵”。然而一旦上了战场,他就是个满脑草包不名一文的废物。他犯了骄兵必败的兵家大忌,中了田单示敌以弱之计。他收受贿赂,从而放松了对敌人的警惕,又带头掀起军队奢靡之风,整日饮酒作乐……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何况连队长都是蠢猪一头。想当年庞涓那样的超级将星,也是败在了孙膑“示敌以弱”的智谋之下。可见,骑劫既没有好好学习兵法,也对历史一窍不通。有这样的统帅,军队不败才怪。所以,与其说是田单的“火牛阵”击溃了燕军,倒不如说是燕人自己毁灭了自己。

文中对梅哲人的描写,堪称最出彩的部分。这是一个虚构的“配角”,是为衬托田单这朵“红花”而存在的“绿叶”,却从出场一直活跃到结尾,成为贯穿整个故事的主线。他的形象可以无限放大,属于社会底层群体的代表。他的言行举止,有人性共性的表现——畏惧死亡,却又能临危受命,为家国大义拼尽全力,说他是草根英雄绝不为过。这个既可爱又可悲的小人物,是助田单实现复国大业的最大功臣,却以滑稽的悲剧收场,令人唏嘘。只能说明,在一次次残酷的战争中,无数小人物为国家利益做出牺牲,享受胜果的却往往是权力阶层。

田单最后把梅哲人和有战功的牛葬在一起,寓意非常深刻。把民族英雄和牛(毕竟是牲畜)同葬一处,是抬高了牛,还是贬低了人?田单这样的做法,再次证明他是个心计颇深之人。一个人能骗得了所有人,却唯独骗不了自己。古人唯心之论远胜于今,田单一定是感觉自己对不起梅哲人,怕他的鬼魂纠缠于自己,便想用牛的鬼魂来牵制梅哲人。可见,此人居心叵测,绝非善类。他之所以成为复国救主的英雄,不过是机遇使然,也是他的求生本能决定的,与道德无关。所以作者一开始就设了个梗,说田单原本一心只想逃命,毫无救亡图存之民族大义,当上首领根本就是“被绑架”,这并非空穴来风。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只能说,田单是被历史选中的幸运儿,有点类似后来的刘邦吧。

笔者以为,作者不仅具有悲天悯人的反战情怀,同时也想告诉读者: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都是时代的产儿。我们只有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一分为二地看待其功过,才能客观、公正地作出判断。

刊发于2021.5.7《劳动时报》三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