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沂和文徵明为友,二人互相吸引,互为唱和,一生尽得文人之趣

 茂林之家 2021-05-06

《画人传》~第198篇

陈沂和文徵明为友,二人互相吸引,互为唱和,一生尽得文人之趣!

文/卢秀辉

陈沂(1469-1538年),初字宗南,后更字鲁南,号石亭,明代中期享有时名的诗人、学者、书家、画家。 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以医籍居南京。

陈沂父亲陈钢,以乡试举人身份,得大选授黔阳知县。楚地民俗,守丧期间好击鼓歌舞,陈钢教他们唱古代哀歌,民俗渐度。县城位于沅、湘两江汇合之处,多次决堤,毁坏房屋。钢募人采石筑堤千余丈,防止了水患。南山崖官道数里窄狭难行,旅客多不幸坠崖身亡。陈钢令人拓宽道路丈余,便于来往旅客通行。陈钢患病,百姓争相祈祷,愿神灵以缩短他们自己的寿命以换取陈钢的益寿延年。后调任长沙通判,监修吉王府,竣工后,吉王赐他金银丝帛,他辞谢不受,只请求将吉王旧府用剩的建筑材料用来修“岳麓书院”,吉王应允。弘治元年(1488),母亲去世,陈钢辞官守丧。不久,便逝世于家乡。黔阳、长沙两地百姓均为他建祠祭祀。

陈沂和文徵明为友,二人互相吸引,互为唱和,一生尽得文人之趣

陈沂孝友忠信、清修厚德、文藻惠政,为有道仁人。陈沂登进士第时,已近不惑,布衣虽久,时名烨然。他朋友遍天下,从阁老刘忠、太宰乔宇、少宰储璀等都对他寄予厚望。连文章大家庄昶,虽身居高位,又执文坛之一耳,负学行高望,也引他为忘年友。陈沂交游广泛,所交多为名宦高士,尤与文徵明、王宠、顾璘、王韦、金琮、徐霖等谈榷艺文、酬唱有加。

正德八年(1513年)秋,陈沂赴京会试前特意去苏州访别文徵明,陈沂与文徵明早年即已相识。陈沂带去了所藏欧阳修《付书局帖》,并请文徵明跋之。九月十六日,文徵明为陈沂跋其《付书局帖》,并作《陈鲁南将赴试南宫过吴中访别赋诗送之》诗一首,诗云:

不尽金陵晤语情,

扁舟重见阖间城。

江湖动是经时别,

雨雪仍看岁晚行。

涉世与君俱老大,

劳生何苦事声名。

只应献赋心犹壮,

西北青云是玉京。

晤会文徵明后,陈沂乘舟北上,于舟中应张辨之请,为张氏所藏文徵明《温兰图》卷跋尾题诗道:

别来芳迹杳难寻,

千里相思契结深。

汉馆月明幽客梦,

楚江秋尽美人心。

含风袅袅香生佩,

隔水悠悠思入琴。

百卉无情自春绿,

不堪于此易沾巾。

余尝题文衡山墨兰寄友人,今为辨之录此,时癸酉岁九月十八日在松陵舟中书,湖光月色相映,且与衡山方别,其情不言可知也。

正德十二年(1517年),陈沂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嘉靖中出为江西参议,历山东参政,以不附张瑰、桂萼,改山西行太仆寺卿致仕。陈沂此人“颖异蚤见,躯不甚长、神采朗秀、眸子可照,少好苏氏之学,笔势澜溢,人谓其类东坡,亦自号曰小坡;中岁再变其格,诗宗盛唐,文出入史汉,归于简古,晚益好著述,浸淫理奥不以绮丽竞能。”

嘉靖二年(1523年),文徵明在友人、同乡工部尚书李充嗣游说并鼎力荐举下,得以贡生进京,被授从九品的翰林院待诏。在翰林院,文徵明因非科考出身,不甚如意,然陈沂等人却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何良俊曾经记载:“衡山在翰林日,大为姚明山、杨方城所窘,时昌言于众口:'我衙门不是画院,乃容画匠处此耶?’惟黄泰泉佐、马西玄汝翼、陈石亭沂与衡山相得甚欢,时共酬唱。”嘉靖三年(1524 年)陈沂与文徵明、马汝翼同游西山洪光寺,陈沂有诗吟道,诗云:

九盘丹磴上招提,

路出岩尧见绛题。

荡目风烟双树迥,

举头楼阁万峰低。

闲花竞吐青春暮,

细水争流白日西。

暂以尘襟付幽赏,

可忘贤达重相携。

陈沂和文徵明为友,二人互相吸引,互为唱和,一生尽得文人之趣

嘉靖四年(1525年),陈沂携文徵明游西苑、西山,文徵明写下了《游西山诗》十二首,题记有云:“嘉靖乙酉春,同官陈侍讲鲁南、马修撰仲房、王编修绳武,偕余为西苑之游。先是,鲁南教内书堂,识守苑官王满。是日,实导余三人行,因得尽历诸胜。既归,随所记忆,为诗十篇。窃念神宫秘府,逈出天上,非人间所得窥视。而吾徒际会清时,列官禁近,遂得以其暇日游衍其中,独非幸欤?然而胜践难逢,佳期不再,而余行且归老江南,追思旧游,可复得耶?因尽录诸诗藏之,他时邂逅林翁、溪叟,展卷理咏,殆犹置身于广寒、太液之间也。”文徵明致仕后,陈沂以诗寄之:

香然林壑在人间,

为别多年似绝攀。

不独朋交伤白首,

每缘游兴忆青山。

门前□展焉能至,

溪上兰舟讵□还。

欲待乘春同访胜,

剑池崖石坐潺援。

文徵明对与陈沂相处翰林院的许多点滴细节和感受,记忆犹新,尤其是他被别人的情况下,这种友谊弥足珍贵,使文徵明久久不能释怀。文徵明很多的书法名帖都与陈沂有关,他们笔墨之事亦不在少数。多年后,徵明时常与友人语及同陈沂等游西苑之事,并书《西苑诗》以赠,这就是书法史上著名的《西苑诗》帖。在他去世的前三年,还用小楷抄录《次陈沂忆昔诗四首》及《西苑诗》。他作有《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一诗,以怀念过去三年相处的时光∶

三年端笏侍明光,

潦倒争看白发郎。

咫尺常瞻天北极,

分番曾直殿东廊。

紫泥浥露封题湿,

宝墨含风赐扇香。

记得退朝归院静,

微吟行过药栏傍。

一命金华忝制臣,

山姿偃蹇漫垂绅。

媿无忠孝酬千载,

曾履忧危事一人。

陛拥春云严虎卫,

殿开初日照龙鳞。

白头万事随烟灭,

惟有觚棱入梦频。

陈沂和文徵明为友,二人互相吸引,互为唱和,一生尽得文人之趣

当陈沂的儿子过吴时,照例去探望父亲的老友文徵明。文徵明一见故侄来访,十分开心,以旧藏吴宽书作赠送给陈沂以贺其致仕得请,聊供陈沂林下清玩,并请陈沂不要因为觉得礼重而推拒不受,并答应完成陈沂所委画作。

陈沂与顾璘为密友,陈沂有诸多诗文实录与顾璘人等游览之事,顾璘为陈沂所作诗文亦甚多,翻检《顾华玉集》便可知悉,他在忆六位友人《六忆·陈石亭》一诗中写道:

流观文章苑,君才如锦机。

触手生万象,五采腾清辉。

神情既效能,理性亦洞微。

蜚声天壤内,调绝和益希。

蹇余朴拙资,磨琢夙有依。

瓦缶附黄锺,巨细本相违。

欣欣里中儿,谬许谐音徽。

韩孟岂其伍,皮陆是邪非。

所幸山水际,时从萝薜衣。

赋咏尽花竹,游衍遍岩扉。

临衰忽分散,梦想恒渔矶。

微念早相遂,白首终同归。

诗中对陈沂才艺至为推崇与激赏。顾璘时为文坛翘楚,其言掷地有声,以顾璘所言视之,足见陈沂才艺之超拔,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亦可概见。陈沂与顾璘诗文酬唱之余,时有赏鉴题咏书画酬应,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秋,顾磷所作《行书册》,陈沂书跋语于后等等。顾璘曾应陈沂之请为其作画,有诗为证:

众壑行云递有无,

灌潭秋影照人孤。

题诗寄向王摩诘,

乞写华山对雨图。

嘉靖十七年(1538年),陈沂卒于金陵,时顾璘以副都御史抚楚,讣闻传至,顾璘失声恸哭。顾璘与陈沂青年时代即以文相交,二人情同手足,直至晚年仍结社酬酢相得甚欢,倾心四十余年,在近半个世纪的交往中,顾、陈二人时相过从,虽然艺文主张、仕途与人生际遇有所不同乃至悬殊,时顾璘为南都副都御史,且领袖文坛。但对艺术共同的爱好以及相互之间的推崇包容,使得他们的友谊能够超越任何世俗与偏见的障碍,愈老弥笃。南都金陵地区作为南方政治文化中心,文人雅士云集此地,诗社、画社蔚为风气,文士唱和酬酢之余,书画题咏、寄情笔墨自是最为合契,此期书画活动甚为频繁。故,老友仙去,顾璘十分难过,作悼亡诗一首,诗曰:

吴楚天一方,书至每不易。

哀鸿从东来,属我墓间志。

痛哭裂肝肠,天道乃乖戾。

平生金石交,中心两无异。

公今弃我去,如丧左右臂。

哀哉遂初堂,庭树日憔悴。

他时一杯酒,空洒林下泪。

陈沂文采出众、学识渊富,其书画出类拔萃,兼书家、画家、诗人、学者于一身。他的书法得苏东坡妍媚剜郁,工于取态,更得道壮之气,且拂拂波磔间。陈沂宋人笔意甚为明显,他的前后书风变化不大,是苏东坡和宋人意趣的忠实追随者,以他在当时文坛以及文人圈中的交游与影响力而论,他的审美趣尚自有相当的号名力; 换言之,正德嘉靖年间,诗画合璧的酬唱题咏已成为文人雅集和社交的一种主要方式,文人之间的诗文唱和、笔墨酬应对于文人审美趣味的形成有着明显的影响。

陈沂擅长山水,他在六七岁时就能模仿前人画迹。在翰林院时与名画家文徵明为同僚友好,经常切磋研讨,对于技法有进一步的提高。他在做官的历程中,对于所经历的名山大川,都留心观察,临写成为画卷。《金陵琐事》载:“陈石亭六七岁便溺笔模仿古人之画。后入翰林,与文徵仲讲论,其画更进”。

著有《皇明翰林志》、《金陵图考》、《金陵世纪》、《畜德录》、《诲似录》、《花岩志》、《游名山录》、《晤言诗谈》总若干卷,诗文《拘虚集》若干卷,又《金陵志》、《山东通志》、《南畿总志》等。

卢秀辉有《赞陈沂》一首,诗云:

不惑人生热,登第士林折。

文气金陵集,持心壑丘帖。

孝友忠信锁,清修厚德彻。

文藻惠政中,道仁不诋讦。

千古慈悲秋,是非暖情烈。

文璧怀是玉,明月怎能灭?

一叶春入郡,孤句醇深洁。

布衣虽久松,文名卓玉雪。

此生白云去,泪流不肯别。

陈沂和文徵明为友,二人互相吸引,互为唱和,一生尽得文人之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