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大报恩寺(3)

 溱湖之恋 2021-05-07

后来,我们一家人,看到了大报恩寺的南区与北区的建筑格局完全不同,它不是按照中轴线一字排开,而是分成四个相对独立的院落,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其西部是贮藏经书、经板的场所,名为藏经殿,收藏了全套《永乐南藏》的大藏经板。中部分布了两个院落,偏北的院落是寺院管理机构的所在地,主要包括了方丈室、库房等。偏南的院落名为三藏殿,是僧人习法、参禅的地方。供奉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的三藏塔即位于这一区域。最东部名为“旃檀林”,是僧人就餐、休息的场所。

在大报恩寺中,琉璃塔是最著名的单体建筑,它九级八面,高达78米,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建筑,而且遍体以五彩琉璃为装饰,有“天下第一塔”的美誉。

1、香水河桥

香水河桥为石拱桥,桥面总宽745厘米,通厚65厘米,七层,砌筑于石板桥底上。

2、香水河河道

香水河桥之下即是香水河河道。河道横贯南北,河道的两岸与底部皆用长方形青条石铺砌。

3、中轴线主干道

在香水河桥和天王殿之间,沿着中轴线,发现了以长方形青石板铺砌的主干道。路面宽255厘米,残长23.75米,厚16-20厘米。

4、天王殿

天王殿为带有前廊与月台的五开间、三进深的大型建筑,整体呈“双凸字形”。它座落于夯土台基之上。

5、大殿

大报恩寺大殿俗称硕妃殿,其中供奉有硕妃的碑位,每年由礼部按时祭祀,除此之外终年封闭,不许人进入。

大殿位于北区正中心的位置。底部设置大型夯土台基,残存的高度约为5.2米。外围围绕一周宽度约为1.2米的基槽。殿内共发现两排6个大型石柱础。据文献记载,该殿“高七丈一尺五寸、深十一丈四尺三寸、长十六丈七尺五寸”,按照现代尺寸换算就是高22.67米、深36.23米、长53.1米。其长宽数据与我们此次发掘的实际状况基本吻合。

6、塔基

塔基位于大殿之后,与大殿皆位于大报恩寺遗址北区的中轴线上,距离大殿东侧基槽12米。平面呈正八边形,最大对径约为25米。从外至内分为五层结构,中心部为地宫,圆形地宫直径2.2米。地宫未遭盗掘,保存较好。

7、观音殿

观音殿位于塔基东侧,为夯土台基式建筑。为三开间三进深的高台式建筑。

8、法堂

法堂位于北区中轴线最东端,为夯土台基式建筑。为一三进深的建筑。

9、御碑亭基址

御碑亭基址共两座,分处中轴线南北两侧,南部为永乐所立御碑。北部为宣德年间所立御碑。

10、琉璃宝塔

位于大殿后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于1412年,1428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甚至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底层建有回廊。塔室为方形,塔檐、斗拱、平坐、栏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由于各层传递,所以使用的砖瓦尺寸不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