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胃痛立效方 经验方录  何复东五十年临证高效验方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5-07

胃痛立效方【组成】

白芷40g,白芍30g,甘草30g,百合30g,乌药15g,高良姜15g,醋香附15g,丹参30g,檀香15g,木香15g,砂仁10g,元胡15g。


【功能】行气活血,和胃止痛。


【主治】久治不愈,虚实寒热错杂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种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等)。症见:长期难愈胃脘痛,胃脘喜温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舌苔薄白,脉弦。用法】上药加水600mL,煎取300mL;再加水400mL,煎取200mL。共取500mL,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日服1剂,5天为1个疗程。【方解】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其发病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等导滞胃腑郁滞,不通则痛。早期有外邪、饮食、情志所伤多为实证;后期常脾胃虚弱,往往虚实夹杂,如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病理因素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等。其主要病机是胃腑郁滞,不通则痛。病理变化较为复杂,经久不愈,虚实夹杂。何老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著名医家焦树德祖传方歌“痛在心口窝,三合共四合”为依据,以“丹参饮、良附丸、百合汤、失笑散”为基础,自拟“胃痛立效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腹胃脘部疼痛,效果显著。丹参饮,治疗血瘀气滞之心胃诸痛;良附丸疏肝行气,祛寒止痛,治疗肝胃气滞寒凝胃痛;百合汤养阴益胃止痛;加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消肿排脓,既可解表散寒治疗外感寒邪引起胃脘疼痛,又可辛散温通、消肿止痛、托毒排脓,对各种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胃痛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其用量较大,需40g;加木香行气止痛;加砂仁化湿和胃止痛;金铃子散为元胡、川楝子,川楝子据现代药理研究有黏膜毒性,故弃而不用,只用元胡行气止痛。何老云,胃痛在临床上可见于多种疾病,常反复发作,病人为之苦恼甚久。本药服药后胃痛症状明显缓解,病人气虚症状明显好转,以此取得病人的信任,为进一步治疗,恢复脾胃功能打下基础。


【加减运用】若寒凝重者,减丹参为20g,加吴茱萸5g;湿热明显,加薏苡仁、苍术;气虚明显,加黄芪、党参;痰热明显,合小陷胸汤;气郁明显,重用醋香附;食欲不振,胃腑灼热,大便干涩,加沙参、麦冬,重用白芍至40~60g;气虚明显,加黄芪;腹胀甚,加厚朴;有血瘀者,可加桃仁;阳虚者,加肉苁蓉、熟附子。【注意事项】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均。忌辛辣生冷刺激食物,避免过劳。


【病案举例】患者,童某,男,44岁。2016年2月10日初诊。患胃痛10余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无华,平素怕冷,胃脘部喜温喜按,四肢不温。近期因饮食不节(饮酒),胃脘部疼痛加剧,空腹胃脘灼热嘈杂明显,呕吐酸苦水,时有呃逆,口淡纳不香,大便不干不畅,小便调畅,夜寐轻浅易醒,舌淡红苔薄脉细弱。胃镜提示:胃溃疡、十二指肠球炎。辨证为寒热错杂之胃痛。治疗以行气活血,和胃止痛。处方予以胃痛立效方加减口服,示方如下:白芷40g,白芍15g,甘草15g,百合30g,乌药15g,高良姜15g,醋香附15g,党参15g,檀香10g,木香15g,砂仁10g,元胡15g,海螵蛸30g,浙贝母15g,炒神曲15g,吴茱萸3g.3剂,水煎服。2月13日二诊:诉服药后胃痛、泛酸症状明显改善。上方加茯苓15g,猪苓15g,炒苍术10g,炒鸡内金15g,5剂,继服调理,后期调方制成膏剂口服。2016年4月26日二诊,胃痛未发作,且面色红润,纳香。(杨宇玲 陈英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