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清醒背后的清醒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21-05-07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黄帝第二13总第035篇

列子是华人的典范。但是,他在修行过程中,也没能逃脱“吸粉”的诱惑。让我们看看列子老人家当时心中的“灯下黑”,和聪明背后的“黑暗”吧。



列子到齐国去,半路返了回来,遇到了伯昏瞀人。伯昏瞀人问:“怎么刚去又回来了?”列子说:“我感到惊恐。”伯昏瞀人说:“为什么惊恐?”列子说:“我在开了十家酒店的小镇上吃饭,就有五家酒店争相赠送给我酒菜。”伯昏瞀人问:“这样的情况,你为什么要感到惊恐呢?”列子说:“因为我的利欲心还没有消解,形态举动将它暴露了出来。我用言行镇服人心,让人轻易地把我视为长老尊重,这可能带来祸患。那酒店老板特地预备酒菜饭食,为的是得到成本外的利润,他们的利润很薄,对利弊得失考虑很少,尚且这样对待我,何况拥有万乘兵车的君主,身体劳瘁于国家,智能耗尽于国事,一定更会任用我做事,并希望我取得功效。所以我感到惊恐。”伯昏瞀人说:“你的看法真是太好了!你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人们一定会拥护你的。”



没过多久,伯昏瞀人去列子家,家门口的鞋子已经摆满了。伯昏瞀人面向北站着,立着拐杖支撑着下巴。站了一会儿,没有说话就走了。接待宾客的人告诉了列子。列子提着鞋光着脚就跑了出来,追到大门口,问道:“先生既然来了,还不启发训导我一下吗?”伯昏瞀人说:“算了吧!我原来就告诉你说,人们将拥护你,果然拥护你了吧。这不是你有能力使别人拥护你,而是你没有能力使别人不拥护你。你是怎么让别人感动的呢?讨好别人就会表现出与众不同,而且必然使人产生感动,这样就会动摇你的本性,更没有意义了。同你交往的人,没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他们所说的那些闲言赘语,都是些毒害人的话。不帮助别人觉悟,怎么能成为好朋友呢?”



领悟:别人依附自己,有求于自己,因为自己显示出了名利之心,引起了对方想要借助的欲望。列子看清了物质利欲背后的祸患所在,却没有意识到“被敬拜”的陷阱。

别人归附你,其实是有求于你,或欲沾名利,或想获帮助,总之是利欲驱动,终将导致不满足和失望,甚至被唾弃,即媚后必废。正如伯昏瞀人所说:“莫觉莫悟,何相孰也。”并解释说:“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无汝保也,而焉用之感也?”原来,使别人不归附于自己,才是人生的更高境界啊!

伯昏瞀人曾特意提醒列子说:“汝处己,人将保汝矣。”而列子当时却没能领悟,依然赢得了别人关怀、敬拜、拥戴。可见,博取人心是人生修炼的深层障碍!当然,自我标榜,自高自大,更是糊涂。


接下来,列子又为我们讲了两个故事。有一次,杨朱约见老子,老子见到杨朱,站在路中间就仰天长叹说:“原来我以为你是可教的,现在以为你不可教啊!”老子为何对杨朱如此失望?老子说:“你神态傲慢,在以谁为榜样呢?最清白的人好像是屈辱的,最有道德的人好像是不足的。”杨朱听后脸色骤变,立即纠正自己。他去沛地住旅舍的时候,老板还客气地迎接他,亲自为他安排坐席,老板娘送毛巾和梳子,旅舍客人让给他坐席,烤火的人让给他灶门。等他从沛地回来的时候,旅舍的客人便不再拘束,而同他争抢坐席了。看来,杨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醒悟,比列子快呀。

杨朱经过宋国,向东走到一个旅舍。旅舍主人有两个小妾,其中一人美,一人丑;丑的尊贵,美的卑贱。杨子问这是什么缘故?旅舍伙计回答说:“那个美的自以为美,我们并不觉得她美丽;那个丑的自以为丑,我们并不觉得她丑。”杨子说:“弟子们记住!行为善良,而摒弃自我炫耀的做法,到哪里不被人爱戴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领悟:是啊,博取别人爱戴,其实是虚荣心作怪,只能博得假爱,反而会被人利用。一个真正慈祥的圣人、真人,何必去感化别人呢?真强者,强于心;修炼者,炼本心;向内看,内突破,而不是期望或依靠外在。外在,只是媒介,内在,才是主体,内外界限分明,互不干扰,才能保障修炼成效啊。本篇所有故事,讲的都是这一道理啊。

其实一切存在,包括人类自身,皆是对生命修炼的考验和检验,如同唐僧西天取经,一切皆为磨练和考验一样。我们为人一生,其实不为别的,不是为了物质享受,而是为了修炼诚心,升华自己,升级到更高维度的自由空间!正所谓:物质必然昙花现,生命提升方永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