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一百万字否定教育家叶圣陶,会让现代语文教育误入歧途!

 布衣i 2021-05-07
Image
01
叶圣陶与潘新和
这些天,一直在看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四大册,百把万字。
老潘字里行间,洋洋洒洒,全是满满的自信。
可长风眼中脑隙,稀里糊涂,全是不解的疑问。
在叶圣陶那一代教育家看来,语文是一门基础教育,一门工具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
但潘新和教授却不这么看。
他说:“我们与叶圣陶先生为代表的现代语文教育本体论的根本分歧就在于言说权的归属。他们认为言说是外界的要求,由于人是社会人,所以人只能被动地“适应”社会、环境的需求,语文是人应付生活的工具;我们则认为言说主要体现的是人的生命属性,是人内在的言语生命力和自由能动性的展示,是言语生命欲求的实现。语文是人之成为人的证明,语文教育是对人的言说欲、精神创造欲、自我实现欲的成全。”
这是他的主要观点。
这段话,多数美妈看着,定是一头雾水。大学教授艰深晦涩的行文风格,已是由来已久。他们要以此来标高自己的学识,彰显自己的才华。正因如此,去年暑假我才会打赌,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的那个考生,爸妈一定是高校文科教授,要不然教不出这么一个文风聱牙佶屈的孩子。
其实,把潘教授的话简化一下,大家就明白了:
在叶圣陶老一辈教育家看来,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便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更好的沟通。
在潘新和教授看来,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借语文来成就一个更好、更完整、更完美的自己。语文为人类注入了新的元素,人类由此独立于其它生物,成为了惟一的符号动物、社会动物。
所以,老潘认为叶老他们的理论太被动,太消极,太局限、太僵化。而自己的理论很主动、很积极、很开阔、很灵泛。

Image

02
西瓜与芝麻
乍看,的确是这么回事。仔细一想,却发现不对劲。
首先,叶老的理论更具操作性,老潘的理论却让人有种老虎吃天、无法下口的感觉。
再分析,老潘的理论看起来高大上,其实很难自圆其说。
严格说来,他是扔了皮肉,拾起了毛发。扔了西瓜,拾起了芝麻。
试想一下,如果世上永远只有一个人,或者说,世界上的人,互相之间永远老死不相往来,那么,还会有语言和文字诞生么?
正是因为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不足以传递更多信息,人类才把嘴巴和舌头,演变成为说话的“利器”。
正是因为语言不足以表达和概括更复杂的社会,不足以记录并保存更丰富的文明,所以才有文字的诞生。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表现自我,我们永远停留在“虎啸山林”、“猿啼峡谷”的阶段就足够了。
高兴了,吼一嗓子。愤怒了,吼一嗓子,伤心了,吼一嗓子。
要立威,吼一嗓子,要扑食,吼一嗓子,要发情,吼一嗓子。
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复杂化,越来越深层化,语言才一点点变得“口烂莲花”,文字才一点点变得“出神入化”。
潘教授想什么呢?
一个独处的人,无论他多么想借语言文字成就最完美的自己,都是办不到的。
甚至,一个独处的人,都不会产生这样的念头:要借语言文字来超拔自己。
一个人是通过交流、沟通、学习、比较之后,才想拥有更好的语言和文字,才会拥有更好的语言文字。这也是为什么聋与哑通常会绑在一起。一个听不到声音的人,不管嘴巴和舌头多么完美,注定终生不会说话。
Image
03
语文成为人类自身一部分?
随着文明往深度发展,人类有了心灵,有了自我,个体才想把语文符号,演变成自身的内在气质和魅力。
比如说:一个女孩,有十个追求者。当大家能送给她的东西,都只是一朵小红花时,这时就需要组织你最优美的语言文字,去俘获她的芳心了。这时优美的语言文字,才可能成为你内在的精神气质。
即便身体和能力不是最出众的。你也有可能,因为语言文字的优美,从众多追求者中脱颖而出。
文明只有发展到这个时候,老潘的学说才能成立:借语言文字,来塑造成就更完美的自己。言语文字成了人类生命的一部分。
但是,老潘也要知道,我们借语言文字去“魅惑”众生,目的也是为了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打交道时,取得主动权。
老潘更要知道,如果就此之后,人与人再也不需交往,那么人类的这种“言语生命”又会弱化泯灭的。
正是为了从众生中脱颖而出,个体才有野心成就更完美的自己。
所以,叶老的理论是本,老潘的理论是末,不能本末倒置。
叶老的理论在先,老潘的理论随后,并不是递进关系,更不可能超越。
叶老的理论是皮,老潘的理论是毛,没有前者,后者根本就不成立。

Image

04
古代没有语文课
在古代,根本就没有语文课一说。一上手,就是包涵了伦理学、文艺学、音韵学、社会学、历史学在内的教育启蒙……语文教育,就暗藏在这些学科之中,效果好得很。
现在国内语文界翘楚潘新和教授,将老一辈教育家好好的语文教育理论置之不顾,却要自立门户、另蹚新路,把语文教育神化、唯心化、扩大化,看似是语文教育的革新,其实却是一条不归路。只能把语文教学弄得云遮雾罩、繁杂琐碎、分崩离析!啥也不是!

潘教授的理论发展到极致,似乎想要把人文社会学科,全部囊括在语文之内。
可其实,语文的本质,就是工具呀。
就是好好说话,好好认字,好好用字。
肆意扩展外延,那就踩到其它学科的领域去了,就是与其它学科抢饭吃了。
说到底,语文只是一种手段而已。语文就像木匠手中那一套工具,木匠手下所有那些奇思妙想的木制品,你若想据为己有,你就越界了,大大的越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