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回乡证的来龙去脉

 赣江渔翁 2021-05-07
风语控
聆听风声耳语......
公众号

当你遇到香港人,人家问你:你乡下哪里?

可别生气哈!这个乡下,其实就是祖籍的意思,跟普通话的乡下是完全的两回事,所以,早期香港人回去内陆的证件,就赤裸裸的叫做:回乡证!

图片

在上面这边回乡证更早之前,港人要回内陆,必须事先向目的地公安机关呈报,待批准后并收到内陆寄来的通行证,始能成行。

图片

这要从1949年说起,由建国初期至1978年改开前,港人回内陆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方便,说走就走,而是到了1979年开始,港澳居民进入内陆解禁,才逐渐发展到今天的方便。

图片

1949年以前,一般人皆可以随意往来香港与内陆两地。1951年1月30日,当时的广东省人民政府规定从1951年2月15日起,所有旅客出入境前均须经核准并取得通行证后,方准出入。

图片

当时如要申请有关通行证,香港人必须先委託内陆的家属或亲朋,代向相关的公安机关申请,再由再将办妥的通行证寄给香港申请者,才得以持通行证入境。

图片

1956年起至1979年,改为凭港澳当局签发的身份证到达罗湖口岸或拱北口岸的边防检查站,申领一次有效的《港澳同胞回乡介绍书》。

图片

这份《港澳同胞回乡介绍书》其实是由边防人员接见入境者,进行逐项内容盘问,并代为填写,填写内容包括说明返乡目的、目的地以及逗留时间等。

图片

由于盘问细緻,包括何时到达何地,每一晚居留地点及管辖的派出所或大队资料,填写一张《回乡介绍书》往往需要超过半个小时,关口长时间排著长长人龙。

图片

1978年,中央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首先“解禁”的目标当然是港澳同胞,广东省公安厅从1979年8月1日起,实施三年内多次使用有效的《港澳同胞回乡证》。

图片

证件大小与一本护照相同,但只有头尾4页,内有个人资料、图片,另每次入境时需要填写附页。而当年的时代,是内陆急需境外用品,于是免税的物品上特别注重。从手表到相机,从饼干到外币都要一一盘查。

图片

到了1988年9月8日,这本《港澳同胞回乡证》的照片页上过胶及加贴电脑条码,提升防伪冒功能更使用电脑查验身份,正面写上籍贯姓名工作,而后就是每次出入境的盖章,大大提升了边检的工作流程。

图片

2008年12月31日,所有旧式《港澳同胞回乡证》都到期后,正式被《港澳居民来往内陆通行证》取代。

图片

这种刷卡的方式再次提高两地的效率,从以前一本簿子到现在一张卡片,跟身份证一起直接塞入钱包内,随着两地交通的发展,上午在香港喝早茶,中午在深圳吃饭,晚上回香港的生活模式随着一张回乡证而大大提高。

图片

2013年1月开始,《港澳居民来往内陆通行证》的颜色由红色变成白色,外观与内陆居民智能身份证相若,除了原有供电脑阅读的编码外,更提升性能供系统扩展功能之用。

图片

然而,在内陆常住的港澳居民,拿着回乡证生活起居一直不甚方便,于是到了2018年,国家推出“港澳居住证”,可以在居住地的派出所申请。这个港澳台居民证是18位,跟内陆身份证一样,大部分公私机构就可以直接比照内陆居民待遇了!

雨丝
雨丝
微微雨丝微语丝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