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母亲【王爱敏】

 太行文学l苑 2021-05-08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母亲与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对我的爱永远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不管我年龄多大,那份爱不会有丝毫减弱……

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女人,她一生勤劳善良,节俭淳朴。在我幼小的记忆中,母亲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不是去地种菜,就是在街上卖菜。她每天起早贪黑,比上班的父亲还要忙。往往是天稍微亮,就做好早饭,当我们睡眼惺忪地刚醒来,她已经去街上卖了一担子菜回来,然后,匆匆忙忙吃完饭,就又去地里忙活了。 

印象中最深的是八十年代时期,父亲用五毛钱租赁了队里一片足足有半亩河滩地,地的中间还有一块凸起的大石头。那块河滩地,土薄石厚,不耐旱。可母亲从不气馁,像拣到了一块宝地似的,她每天不知劳累地在地里忙活,添土砌岸。通过母亲日复一日地辛苦劳作,像变戏法儿一样,把那块薄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她在地里种满了各种新鲜蔬菜,她辛勤施肥浇灌,精心锄草管理,每天守在菜地里。一分汗水一分收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母亲滴滴汗水洒满的田地里,蔬菜青葱翠绿长势良好!母亲看着丰收的蔬菜,把所有疲惫忘了尽光。她一门心思地想着多种些菜,能够多卖些钱,让全家人过上好一些的日子。母亲种了一茬又一茬,卖了一季又一季,母亲卖的蔬菜既新鲜又价格便宜,同时收入也很“可观”,到年底算下来,有时甚至比父亲挣的工资还要多!

试想,如果没有母亲辛辛苦苦地种菜、卖菜,我们家的生活条件也不会早早地改善。在八十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的土胚房居多,而我家则在母亲的努力下住上了楼房,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的勤劳和付出。

母亲不舍得我们吃一点苦。我长到能替母亲干活的时候,只要她能做了的活,总舍不得让我们干,就想一个人默默地付出,让我们享福。就这样,我们在母亲羽翼的呵护下,衣食无忧,慢慢地幸福成长着,直到我们结婚生子……

我初为人母的时候,怀孕期间,妊娠反应严重,母亲给我做各种各样的饭菜,给我买各种时令水果让我吃,陪我一起上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如果我继续呕吐不止,很容易引起神经错乱!吓得母亲一时慌了神,心疼万分,焦急的心情溢于言表,她生怕我的身体有丝毫闪失。立马放下她的一切,每天衣不懈带地精心照顾着我……现在,每每提起这段往事,娘依然心疼的不行,说:当时我原来体重一百多斤,怀孕期间五个月瘦到了七十来斤”,说到这里,看到娘的眼里总是不自觉地眨着泪花……

我在十月怀胎的艰难痛苦的勉强支撑下完成了做母亲的角色。

孩子出生后,我去上班时,她又替我担起了看儿子的重任! 一边种地,一边帮我照看孩子,直到孩子上小学。

当我小儿子出生时,没告诉娘,怕她为我担心,从医院回来才告诉她,娘急急忙忙地赶来,心疼地对我说: “娃娃不怕凉,你怕着凉!”我看着怀里可爱的娃娃,他仰着头,睁着一对圆溜溜的黑眼睛,有点怯生生的仰脸看着我,刹那间,生产时所有的痛苦烟消云散,我被包围在了母爱中和又一次当妈妈喜悦之中!

我知道,母亲在心疼我,而我此刻却又在心疼我的宝宝!这是天下所有母亲的通病……

那段时间,娘伺候我坐月子,又洗涮、又做饭,没日没夜地照顾着我们一家,娃娃每次尿湿一块尿布,娘就赶紧去洗,不知道一天要尿多少次,洗的次数多了,娘手指甲盖边缘都裂开了口子,疼了没法,只好戴着一只皮手套洗了!

那时候,我既心疼娘又感觉我太幸福了,要不是有娘还健在,月子里,谁会这么无微不至地伺候我呢?以后娘老了,我一定也要尽心尽力地去服侍伺候娘!

三十岁那年,我小儿子不到一岁,娘病倒了,病前听她给我提过几次,说吃饭时候喉咙不舒服,我当时年轻没经验,也就没有多想。后来有一次我感冒了,浑身酸痛,四肢无力,娘说:“你们一难受,我就没病了,也不知道是不被你们吓了没了病了?”

(我的父亲母亲)

真正当成一回事,去给娘看病是那一次,娘去地收玉米回来,她做中饭时,知道吃饭时不好下咽,先凉了半碗面汤,喝了一口,然后又夹了一块豆腐放嘴里,这时我才亲眼看到了娘吃饭的情况,心里面有种不祥的预感,才马上催促娘去医院看病了!

晚上我赶紧翻阅床头书籍时,发现娘的症状与书上写的一模一样的症状时,赶紧告诉了爱人,明天带娘去看病!

次日一早,我带娘到医院检查时,心里一直祈祷着,愿娘能平安无恙,但愿这一切只是虚惊一场!

但事与愿违,检查结果出来,娘的病很严重,已到中晚期了!从病情的严重程度上说明,娘只有一至三年的生存期限!当时,我感觉五雷轰顶! 老天给了我当头一棒……

我立马决定给儿子断乳,放姑姑家让她照看着,每天陪着娘在医院做各种检查、治疗。娘住院的日子里,我每天翻阅各种有关娘病情资料的书,给娘说宽心话,娘却很开明,还反过来安慰我,让我别太担心,她说:“人终有一走,迟早说话 ,死并不可怕,只要别让受罪就行……”

我知道万病之源: 情绪关键。我要娘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娘最体贴最暖心的爱,精心照顾她,才利于娘的身体康复。

我每天给她说:“娘您看,谁吃了五谷杂粮不生病?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没事,书上说了,只要你心情好,病就好了一半……”我给她反复举出很多的例子,xxx她们做了手术,都好多年了,现在都生活得好好的!

术前,我每天给娘买各种流食,带她去外面洗澡,医院走廊里转,在病床上给她按摩,揉捏身体,都说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在医院陪伴娘的日子里,我才真正体验到了,母女连心,彼此的生命早已融入一体,谁也不能离开对方!

等到娘做手术那天,亲戚舅舅们和叔叔婶婶们都去了,我蹲在手术室门外,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跳动,感觉是那么慢长,像是跳了一个世纪,心似万箭穿心一般难受……

在焦急地等待中,娘终于被推出了手术室,医生让我喊娘,看她是否意识清晰!我心疼地一遍遍叫她,娘好像心灵有感应,用气若游丝的声音答应着我!

那时候,感觉娘刚从鬼门关又逃了出来,身体还非常虚弱,连抬一下眼皮都还费劲。她身上插着好多根管子,半个月不能进食,舌头上出了一层像毛巾上一样的小卷卷白舌苔,嘴唇干的裂着绷缝,我一次又一次用棉棒沾水给她湿,也无济于事。娘也许怕我伤心,在住院期间,她强忍术后疼痛,尽量不发出呻吟……

值得庆幸的是,在家人的照料下,母亲的病逐渐好转,身体已无大碍。小儿子现已上高中,而母亲依然健在,全家人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温馨,而我们还能在母亲温暖的港湾躲避风雨,享受着源源不断的母爱……

母亲是岁月,母亲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母亲永远是儿女们避风的港湾……

人常说,不为父母不知报娘恩,当我成为母亲,也为自己的孩子们操劳时,也顿悟到了母亲的养育之恩,如山大,似海深。心里面一直觉得对娘有愧疚,感觉母亲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不顾她自己,以至于那时劳累过度得了重病,而我们却浑然不知。而我,平时只顾为自己的小家忙,为孩子们操心,则为母亲做的很少。还好,苍天有眼,母亲的身体恢复的很好,虽辛苦一生,大难过后毕有后福,现在终能和父亲安享晚年。而中年的我们,有爹妈在,这就是我们做小辈的最大幸福了,在娘的心里,她的孩子们比什么都重要,只要看着我们都过的好,她心里感觉一切付出都无悔。

母亲,您养我大,我养您老。经过娘那场大病大难,我才深深地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父母,不要等,从现在开始!

【作者简介】:王爱敏,网名陌上花开,合涧镇王家村人,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于《红旗渠》报、《太行文学》、《芝兰园》、《林州文苑》、《林州合涧民间文艺》等。闲暇时喜欢用拙笔记录平凡生活中点点滴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