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绥阳秘境 “十二背后”大穿越

 yczx 2021-05-08

来源:遵义旅游网  作者:李贵生 陈 涛 杨 进  2012年4月6日 

分享到:QQ空间QQ好友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微信

位于绥阳宽阔与茅垭、枧坝之间的油桐溪大地缝,幽深难测,历史以来,人迹罕至。只留下当地人令人生畏的传说——

东经28度14分58.61秒、北纬107度00分58.77秒相交的地方,有一个东依宽阔水原始森林、北临茅垭镇、西邻枧坝镇、南靠宽阔镇,潜藏已久却从无人敢接近的惊世奇观——油桐溪特大地缝。在他四周,有宽阔水国家级名胜区,有第二次冰川运动的孑遗植物—珙桐,有大量的黑叶猴种群栖息于此,是中国三大观鸟圣地之一。

油桐溪特大地缝----当地人称为“十二背后”,关于“十二背后”,流传着一些神秘诡异的传说,有人说这是一条绝路,根本不可能走通,也有人说根本就没有人敢进去,甚至有人说进去的人从来就没有出来过。

多少年来,没有人清楚他的真面目,甚至连“十二背后”这个称谓的由来,也没有一个真正合理的解释,在当地也流传着很多版本,有人说有十二条岔道,有人说有十二口深潭,还有人说这条深沟转了12道湾,甚至还有······,这很多很多的解释实际上都是当地人的一种猜测,在当地,以“背后”命名的只有这样一个地方,所谓“背后”也许就是阴险,神秘、鲜为人知的意思,这一切谜团,都需要随着我们后面的探寻逐一去解开。

油桐溪大地缝的神秘诡异吸引了当地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高度关注, 2010年,绥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宽阔镇党委政府共同决定,对传说中诡异而神秘的油桐溪大地缝进行探寻。5月18日早上,我们来到了十二背后的其中一端,我们暂且称谓是“十二背后”出口吧!进山之前,当地年长的老乡出于好心再三劝说我们最好不要轻易走进去。

当地群众的话让我们对神秘的“十二背后”有一种敬畏感,也激起了我们征服他的欲望。踏着油桐溪徒步逆流而上,开始了一段未知的征程。

路是不指望了,小溪两岸茂盛的丛林也不敢走,在这样阴冷潮湿的环境难免会遇到毒蛇,我们只能一直脚淌河水在水中前行。在水中前进,虽然速度稍微慢了些,相对也还安全。
   
就这样行进了整整三个小时,所走的这段路程,最多只能算峡谷,离我们想象中的地缝相去甚远, “十二背后”第一背后的影子也没有找到,前面到底还能不能前行,到底还要走多远、前面竟究有什么,我们一概不知。难道“十二背后”真正像当地人传说的那样的神秘诡异还是这本身就是编造的谎言。不到探寻结束我们无法定论。

   
简单的中餐过后,越往前走,两面的高山越来越靠拢、峡谷越来越狭长,让人感觉到世外桃源神秘的同时,也让人心中开始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忧与恐惧,我们相互搀扶、相互鼓劲,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探寻,在经过一道转角后,幽深诡秘的地缝突然崩裂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分析,“十二背后”出现了,狭窄的地缝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双手各撑住一座大山的机会,顿时让人豪壮也让人感到丝丝的凉意,仰望地缝高处,黑黝黝的坚硬岩壁直冲云天,俯看地缝阴暗幽深,尽管进沟之前阳光明媚,但这里石岩上的滴水一颗颗往下坠,千百年来流水侵蚀后的两壁光润湿滑,人声、水流声混杂一起在地缝里经过多次反射后,开始越发悠远诡异。
   

在地缝里前进了约一公里,我们第一次遇到了阻碍,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挡住了去路无法再往前行,幸亏在出发时就考虑到可能会遇到此类困难,带上的两个橡胶轮胎刚好派上了用场,两个橡胶轮胎用竹条和绳索加以固定扎成简单的皮筏子,首先冒险游过水塘的向导在前面用绳子牵引,把队员一个一个划到对岸,进而安全通过深潭。越往前走就越加困难,狭窄的地缝只能容纳探寻队员一个一个地通过,探寻队员头上也就只有光滑的岩壁和一线阳光的天,加之地缝里面乱石丛生,并且经过长期的积水冲刷显得圆润湿滑,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举步维艰”。

淌过水潭数十米,又遇到了一处几米高的瀑布挡住了去路,湍急水流加之湿滑的岩壁,我们根本无法爬上去,这时,走在最前面的群众向导告诉我们,由于季节性的因素,此时狭缝内积水可能在瞬间上涨数十米,具有极大的危险,加之我们的设施设备简陋,大家协商决定:迅速从地缝内撤退,从原路返回,最终穿越大地缝的第一次探寻宣告失败。

我们这一次实际上是先走在十二背后的山脊上,俯看沟谷,下面深不见底,全是绝壁,幽蓝幽蓝的,令人目眩神迷。
   
山脊边一块立于悬崖之上的巨石人一推就会摇动,但就是不能把它推倒下深谷去。
探寻队在向导们都没有走过的山脊上、悬崖边、刺竹林几经艰险,多处地方是用绳子固定两端一个个地从冲子岩顺势溜下山谷,经过九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下午5时,我们来到了传说中“十二背后”的起点----马夹岩峡谷,马夹岩峡谷谷底一片阴森,似乎周围的悬崖都在向人压来,站在谷底环顾两侧,全是刀砍斧削般的陡岩,有的掩映林间,有的耸立林上,仿佛中了十面埋伏,不知会发生什么,让人有了一丝怕意。
  

 到了马夹岩峡谷,才得出一个论断,如果马夹岩峡谷真是十二背后的终点的话,那油桐溪大地缝也就是“十二背后”无法走通的说法是成立的,因为马夹岩峡谷三面环山且陡峭壁立,唯一的出口就是油桐溪大地缝,除了从上面的冲子岩往下能到达以外,要想由下而上基本是不可能的,从“十二背后”逆流而上来到马夹岩峡谷也就走进了绝路。

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只能沿十二背后这个地缝一直往前走,穿出这条不知究竟有多长的神秘地缝。
   
峡谷中,有一根石笋直立冲天,从底部仰视整根石柱,好像要撑破苍天,犹如一条姣龙坐镇天地间。深谷中有黄莲、石笋……,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珍贵植物和神奇自然景观。
   
在马夹岩峡谷谷底稍事站立休息后,我们沿着沟谷向下游方向前行。沟谷不宽,有的地方几米,最宽的也不过十余米,在沟谷中穿行,听不见了鸟鸣叫、也能想象在这个四周都是石头的峡谷里肯定没有老虎豹子之类的大型动物,也入初冬季节但不时还能看到冰冷的毒蛇,整个深谷显得异常的幽静,让人感到十分的恐惧。
   
到下午6时,才摸索到了地缝的入口处,油桐溪大地缝也就是神秘的“十二背后”再次出现在我们眼前,因为前路无知且天色已晚,若在大地缝中疲惫地乱闯,后果不敢想象。我们决定先就地宿营,进食补充能量。
   
在这险峻而狭窄的沟谷中,饥肠辘辘的我们放下背包,按照各自分工,拾柴、烧火、架锅,井井有条准备晚饭,在我们离开老乡家近10个小时后每人分到了一小碗面条。

   
因为我们预计的一天行程,到现在究竟还要多长时间才能走出地缝,我们谁也不清楚,所以只能精打细算,每人定量一碗。
   
吃完饭后,天色早已黑尽了,可谓是伸手不见五指,乱石堆上燃起的柴火,把探寻队员们都聚在了一起,由于没带帐蓬,疲惫不堪的大伙儿席地而睡,半夜的寒冷使队员们几乎是闭着眼睛睡不着觉。
   
“夜漫漫其路远兮”,大家躺在石床上,呆呆地望着惟一的火光不情愿地睡去。
   
10月6日早上5时30分,天刚蒙蒙亮,我们匆匆进食一碗面条,灭掉前晚没有燃完的柴火,把废弃垃圾装袋处理,继续鼓足信心和勇气,向探索的第一道大地缝全力进军。
   
这是我们第二次从起点进入油桐溪特大地缝的核心段,和第一次探寻的结尾段不同的是,这段地缝由于集雨面积小,只有丰水季节才形成溪流,地面上只有少量积水,但特别湿滑,每前进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有时甚至需要爬行前进。
   
刚前进不到10米,就遇到一个不大的水潭,水深约3米,向导找来一根木棒插进水潭,又把皮划艇放下去,才一个个爬着木棒下去,划过水潭。
   
地缝两侧的石头由于雨水长期的冲刷,已变得光泽滑润,几乎找不到有一处像样的棱角;在地缝内完全不知外面是什么气候,有的只是阴暗潮湿,踩踏在附有青苔的乱石上,极大地影响了前行的速度。
地缝内的乱石表层上,几乎都长有朱红色的石斑,让人感觉非常胀眼,它的形成原因也只能有待专家来考证

   
 地缝狭窄的地方仅能容一人通过,仰望上方,只能看到一个细小光点,螺旋状的狭缝岩石阴暗幽深,鬼域般的蓝光感觉犹如下到了十八层地狱,让人不敢久看;多在地缝内呆一秒,就会多一分担忧和顾虑。若是上面掉一块拳头大的石头都无处躲闪,大伙儿用双手撑着两座大山慢慢移动,长时间的行走让人产生一种眩晕的感觉,老担心地缝会突然迅速合拢。

在地缝里,最担心的就是遇到瀑布和暗河,没想到,前进不到一公里,一道10多米高的瀑布挡住了去路,一般而言,瀑布下面就会有一个水流坠落形成的深潭,我们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固定在石头上,再将皮筏子放下深潭,再一个一个沿绳子向下滑进皮筏,划过对岸。
   
一道瀑布接一道瀑布,一个深潭连一个深潭。队员们胆战心惊地从瀑布上吊下去,又心惊胆战地趴在皮划艇里渡过深潭。每前进一步,都要耗费极大的体力,都要冒着极大的危险。稍不留意,就有坠下瀑布的可能。一条几十米长的绳子,一条皮船成了我们一行14人的救命工具。累了,靠着岩石稍微休息一下,饿了就吃一颗水果糖补充热量,而地缝前面到底有多长、前面到底还有没有路,能不能穿出去,又完全是未知数,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了回头的路,每个队员的心都是紧紧的揪结着,但走出十二背后的信念、征服油桐溪大地缝的决心支撑着我们,在地缝内,手机没有信号,我们其中四位同志还肩负拍摄资料的重任,为保护好设备;他们甚至将安全放在了第二位。
   

越往前走,地缝也越阴森,瀑布越高峻,水潭越深险,让人感到心中打颤。

高高低低的瀑布下了不少于20道,深深浅浅的水潭也渡了不少于20个。在地缝中行进了9个小时,到下午5时,终于看到了当地群众说可以顺山而上的出口,奇迹般地穿出了油桐溪特大地缝的源头一段,与前来接应的人会合了。探寻队员们一直埋在心里买说出来的担忧才得到了释放,他们欢呼雀跃,庆幸他们从“死亡谷”里获得重生。
   
吃着当地村民从几十里以外翻山越岭送来的饭菜,感觉是那么的香、那么地回味无穷,因为这顿饭融化了穿越“死亡谷”的苦与甜、艰与险,生与死;从这一刻起,才似乎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绝处逢生,就连送饭的群众也为我们死里逃生而庆幸不已。
   
此次穿越大地缝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也只穿越了传说中 “十二背后”的其中一段。根据我们穿越的路线分析,油桐溪特大地缝在中间有一个缺口可以顺山而上,据当地采药人讲,这条迂回曲折的地缝若从这个缺口继续前进,就只能一直走到出口,至于从这个缺口到出口的位置到底还有多长,谁也不清楚。
   
由于体力、设备、物资保障、气候等因素,我们决定不再继续探寻。
   
我们从缺口处上山走到老乡家已经是6号晚上八点了,经过近40个小时艰难探索,我们算成功者,因为我们走了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算失败者,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十二背后”其中的一段,最多成为了“十二背后”迎接的第一批来客,对于我们来说,神秘的“十二背后”依然神秘,关于他为什么叫“背后”我们依然不敢妄下结论,“十二背后”我们还会再去!
   
“十二背后”的神秘面纱还没有真正地被揭开,诡秘的油桐溪大地缝究竟还潜藏着什么,他是怎样形成的,有风水先生说他是重庆的文脉之源,源在哪里,缘何有此一说?究竟能否完全穿越,这许多许多的未解之谜也许只有留给专家学者们来探究了。 
   
不可否认,在中国尚未发现或还没有这样生态保持如此完美、地貌奇特、分布狭长、诡异神秘的大地缝,其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完全可以独树特色品牌,而且从自然遗产保护方面也是不可多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