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视中医22

 wlqcc 2021-05-08

以新的视角看中医——《人体热环境医学》(22)

  不同种类筋膜、韧带的热力学形变(6)

                       杜 湧 滨

(8)系膜

 肠系膜

系膜主要是肠系膜,词条中介绍:“悬垂、固定肠管的腹膜的一部分。”“肠系膜是两层腹膜愈合而成的,所以薄而韧。通往肠的血管、神经多分布于其上,伴随肠管的分化、延长、迂曲,而肠系膜的形态也趋于复杂化。哺乳动物将小肠系膜称为肠系膜,大肠部分称为大肠系膜,直肠部分称为直肠系膜。”在读《人体解剖学》后知道,肠系膜中有大量血管、淋巴管、神经。肠系膜的热状态对于肠道的位置、循环有很大关系。可以推演,如果肠系膜发生了热力学形变,它会挛缩,压迫住其中的血管、淋巴管、神经,使血液、淋巴液的输送和回流受到影响,尤其是不能将门静脉血完全及时的回流,这将对肠道及相关的循环有较大影响。另外,肠系膜的挛缩将会改变肠道的正常位置,造成某些死角,这些死角使得途经此处的食糜即消化物(包括气体)受到阻碍,造成许多消化道的疾病。肠系膜是和肠道外面的那层被膜相连的,如果肠系膜发生了热力学形变,那么和肠系膜联系在一起的肠道被膜将同样受到过热的影响,那么肠道被膜将会给肠道造成不利的热环境,影响肠道的功能,例如,便秘、吸收不好、腹胀等。有些被认为疑难病的病症实际上都是由于肠系膜的过热挛缩引起的。

大网膜、小网膜是脏腹膜的延伸,在胃和横结肠、胃和肝脏下端联系的腹膜。小网膜由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胃韧带构成,大网膜由胃膈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构成,大网膜在胃底和横结肠之间有一个反折,而横结肠的系膜则生根于位于胰脏前面的腹膜上。从《人体解剖学》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大网膜从胃大弯处下来,一直向下,到下腹部,再折上来,和横结肠下缘相连接。为什么身体有这样一种连接方式,我推演这是生理的需要,一是大网膜可以在腹腔前面形成一种保护层,在腹部的前面一个是让肠子免直接受到外界冷空气的侵袭,二是当外界有猛烈撞击时它形成一种缓冲。大网膜还有一种贮存热量(即脂肪)的功能,当一个人的热量摄入过大,大网膜上就会生成许多脂肪垂,作为能量的贮存。在读张锡纯的有关文章时看到大网膜(他称作板油)也是储存多余热量的部位之一,它网状的筋膜结构同样会发生热力学形变,可以在局部温度升高,由此变得僵硬,也可以发生挛缩,用以分子间斥力势能(挛缩)方式贮存能量,实际上大网膜可以理解是一个贮存能量的大“仓库”,这一点以前似乎没有人认识到。此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手按压探查腹部可清晰的感知大网膜的热力学形变状态,一方面可探知大网膜的热状态,另一方面它所代表的是相邻脏腑部位的热状态,从而可以间接得知大网膜所覆盖脏器的热状态。小网膜是连接肝脏和胃小弯的几组韧带,小网膜囊的空间不小,为什么会生成这样,我想这是为了给胃充满食物后留有空间。还有一点,它能够贮存肝脏和胃的多余热量。

网膜、系膜中的韧带是以分子间斥力势能形式贮存能量的巨大仓库,对这一点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并从物理学上理解。

这里我在想一个问题,当一个人摄取了大量热量后,这些过多的热量主要贮存的组织之一便是筋膜,腹腔筋膜的主要部分是壁腹膜和脏腹膜,当壁腹膜和脏腹膜摄取了过多的热量之后,有可能发生热力学形变,而脏腹膜摄取的多余热量比较容易聚集的部位应该在膈下,因为热是向上聚集的,不论是壁腹膜还是脏腹膜,膈是最高处,如果热向上运行到此往往被膈阻挡不能再向上传导了,于是聚集在这里。爱聚集的地方还有肝脏的裸露面,这里同样形成一个倒着的碗型,热量不容易散发。肠系膜都是向腹膜后壁上方的,因此有肠系膜传导的过多的热量容易聚集到胰腺外及网膜囊上隐窝,正是在膈下的这一横带,是人体内脏最集中的地带,而且相互交汇、各种膜、韧带、淋巴、血管,十分复杂,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中我们应把握主要的矛盾和关键因素,即这个带中的各个局部的热环境,它所影响的区域,脏器、循环,以及造成对身体位置的改变,改变后的位置又会对身体产生何种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