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马拉松谜案,冠军为啥变亚军,随后又被取消资格?

 大师兄666999 2021-05-08

全文2546字,阅读时间预计5分钟。

5 月 4 日,2021 年青岛国际马拉松落下了大幕,但之后在冠亚军归属问题上却闹出了不小的风波。首先,撞线的选手赵长虹反倒站在了亚军的领奖台上,这件令外界匪夷所思的事情引起不少争论。不过就在 5 月 6 日下午,青马组委会又发布公告,虽然承认了赵长虹的冠军成绩,但同时宣布因该选手违规而成绩无效。青岛马拉松赛后成绩的几经反转,也让大家对如坠云里雾里,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5 月 4 日,声势浩大的青岛马拉松开跑,尽管比赛当天下雨,但丝毫没有降低赛事的精彩程度,男子组冠军的争夺甚至直到最后一刻才揭晓悬念。直播镜头显示,两名选手在终点线前分出胜负,胸前佩戴英文 PACER 标识的赵长虹领先佩戴 A5449 号号码布的黄永政大约半个身位率先撞线。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青马的冠军谜案就此产生,赛后颁奖仪式上站在冠军位置上的,竟然是第二个抵达终点的黄永政,而赵长虹却成了亚军。

黄永政(左)、赵长虹(右)

根据组委会给出的成绩,黄永政的成绩为 2 小时 15 分 03 秒,率先抵达终点的赵长虹比他慢了 1 秒钟,这一明显与事实相悖的结果,瞬间引起外界的质疑。之后,更多的信息被释出,人们发现赵长虹的身份并非普通的参赛选手,他是赛事合作方邀请的精英配速员。邀请配速员(即马拉松赛事中俗称的 “兔子” )是马拉松赛事帮助参赛者相对流畅完赛,甚至跑出好成绩的惯用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而在青岛马拉松赛的竞赛规程中,已经明确说明,精英领跑员及配速员的成绩计入赛事最后成绩和名次,然而这却更无法解释赵长虹的冠军因何不翼而飞。

下面这个小卡片希望大家可以【点击一下】,点一下就关闭即可,您随手一点是我写出更多干货的动力,谢谢您的支持!

面对外界越来越强烈的质疑声,青岛马拉松组委会在 5 月 6 日发布一份公告和一封致歉信。在致歉信中,组委会解释了当天的判罚情况。比赛当天之所以认定黄永政是冠军,其实是基于芯片计时成绩。由于赵长虹在比赛时将带有芯片的号码布佩戴在身后,在两人差距极小的情况下,导致黄永政的号码布先于赵长虹的号码布越过终点线,这才出现了冠亚军互换这极其罕见的一幕。然而,无论是按照国际田联的规定还是青马自己的规定,都应该按照运动员躯干撞线的净成绩取名次。正因如此,青马组委会在这份致歉信中,承认了当时存在误判问题,赵长虹确实是这次比赛中的冲线第一人。只是在与致歉信一同发出的公告中,组委会又表示,虽然根据身位应当判赵长虹夺冠,但由于选手并未按要求正确佩戴号码布而违规,因此取消其冠军成绩。

但是这份公告并没有平息外界的质疑,反而引发更多新的问题。首先,在青岛马拉松赛上,身前佩戴配速员标识,把号码布放在身后是配速员的统一行为,那么这一做法究竟是不约而同,还是来自于某种要求或指示?其次,来自参加过其他马拉松赛的配速员的消息称,配速员的号码布怎么带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还有,青岛马拉松赛上配速员佩戴号码布违规的行为在选手出发前、比赛途中,赛事结束,乃至颁奖后都没有被发现,最后是颁奖颁出了问题,组委会才搬出规则来堵住悠悠之口。

目前,在网络上争论的一个焦点在于,以领跑员身份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赵长虹最终夺冠,是否符合规定,或者说是否符合马拉松比赛中的 “潜规则”。在马拉松比赛安排配速员,是为了给所有选手提供一个很好的参照,对于普通选手而言,追上那些符合自身水平的配速员,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比赛。而对于精英选手而言,高水平的配速员,能帮助他们保持速度和节奏,让他们全力发挥,去冲击好成绩。不过一般情况下,配速员会和赛事主办方会在赛前协商,在跑到一定距离之后便退出比赛。当然,也存在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配速员可以跑完全程,以青马为例子,在规则中确认配速员的成绩计入赛事最后成绩和名次,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在马拉松的历史上,配速员夺冠的情况并不在少数。2016 年,在荷兰埃因霍温进行的马拉松比赛中,作为赛事主办方聘请的 “兔子” ,21 岁的肯尼亚选手塔兰最终夺冠。他的任务本来是将第一集团以 2 小时 06 分的配速带到 35 公里处便退赛,但跑到 35 公里时,塔兰感觉良好,而他身后的两名选手已不见了踪影。塔兰在向赛事负责人进行确认后,得到了允许继续比赛的反馈,最终他跑出了 2 小时 06 分 26 秒的好成绩。 回国接受肯尼亚媒体采访时塔兰表示:“我发现自己在完成领跑任务之后,总是还很有劲,所以就请求组织者允许我完赛,因为我想要一个马拉松成绩。”

塔兰,赢得马拉松的 “兔子”

国内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2018 年南京马拉松赛,来自肯尼亚的领跑员 Kipchumba 夺得冠军。在跑到 37 公里时,独自领跑的 Kipchumba 突然将胸前的 pacer 号码布扯了下来,他想把背后的正常参赛号码弄到胸前但没有成功,于是就这样拿着号码布跑完了全程。终点前,有裁判上前询问他的号码布,他还向裁判展示之后才完成了冲线。最终,Kipchumba以 2 小时 14 分 16 秒的成绩夺得男子冠军,而最终赛事的男子前三名均由领跑员 “兔子” 获得。

因 “兔子” 夺冠而引发争议的事例同样存在。1994 年洛杉矶马拉松,35 岁的美国人皮尔金顿以 3000 美元的报酬被聘为官方 “兔子”,但他一路领先率先冲过终点。赛前夺冠呼声最高的意大利选手 Barzaghi 在皮尔金顿身后,他以为 “兔子” 早已退赛,因此放慢脚步,轻松冲线。然而在赛后得知自己仅获第二时,他生气地表示:“我以为 “兔子” 已经退出,没人告诉我他还在跑!我还以为自己赢了。” 赛后的发布会上,他进一步抗议道,“兔子本应退出比赛,这不公平。” 他还坚称赛事总监曾在赛前技术会上说过,“兔子” 会在 25 公里后退出。

其实,比赛结束后的种种争论一直都来源于网络,而无论是赵长虹还是黄永政,都是贵州队的长跑运动员,两人保持着很好的友谊。今年 24 岁的赵长虹还曾代表中国队夺得 2018 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 10000 米季军,这枚铜牌是 36 年后中国中长跑运动员再次夺得亚运会男子 10000 米奖牌。从去年开始,赵长虹就在尝试冲击奥运会的马拉松标准,男子马拉松东京奥运会的达标线是 2 小时 11 分 30 秒,赵长虹在青马跑出的 2 小时 15 分 04 秒已经十分接近。对于一名依旧心怀梦想的运动员来说,如果没有赛前的约定来强制他无法完成比赛,那么冲击自己的最好成绩或许也是正常的,也是正确的选择。

赵长虹(左)、黄永政(右)

一封道歉信、一份公告,算是平息了青岛马拉松赛的冠军风波,但是对于赛事主办方来说,到底该如何明确参赛选手和领跑员各自的责任,或许不该是比赛结束后才思考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