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贤杯征文】【59号作品】张辰罡丨“巨婴”蜕变大孝子

 智泉流韵原创 2021-05-08



“巨婴”蜕变大孝子

作者/张辰罡(河南宝丰)

“巨婴”是指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其心理形成的原因是从小接受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而“孝子”就是孝顺父母的儿子。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至善的美德。《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子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常言“百善孝为先”,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而逐层级的孝则是:小孝,孝父母之身;中孝,孝父母之心;大孝,孝父母之志。

张公羽先生是位国学公益讲师,省市妇联“中原好家风”宣讲团成员,十余年的讲座受益者数万人次,救助无数家教失败者,促使拨乱反正成为幸福祥和的美满家庭。一位天天向香山寺送菜的菜农邢居士,遇到大难题后乞求帮助,张老师给其“设定疗程”,以“索恩教子孝”的方式,让“巨婴”儿子蜕变成感恩父母的孝子,使这位积功累德的邢居士由愁眉苦脸到眉开眼笑,且令亲友羡慕景仰。

因兼任佛协顾问的缘故,加之对地域文化研究的嗜好,张公羽老师常往来于香山寺,挂单数日静养身心,久之与信佛的邢居士面缘相识。65岁的她有三个孩子:姑娘出嫁,长子婚后分居,27岁的次子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与家居郑州的大学同学恋爱登记,其岳父母帮其在郑州安置了工作,并花费百万为其独生女购置百余平方的婚房。邢居士丈夫有“三高”疾病需长年吃药,虽居城郊但生活安逸基本生活也有保障,加之大儿媳忠厚贤良对二老日常照顾,一家人各管其工生活小康,令全镇亲邻羡仰。可就是这样幸福美满的邢居士遇到了无法抵御的“天灾”,近期愁眉苦脸好多天,盘算着找大智慧者求教解难。

2013年春在寺院相遇后,邢居士向张老师倾诉了事情经过。原来,邢居士是个非常能干的人,做过小生意,跑过大轿车,最后因照顾丈夫生活而在家做了菜农,风里来雨里去带着儿子为家庭奋斗苦干,助长子娶妻生子并建起两层楼的新宅院,虽分家但仍相互照应,自己的旧瓦屋亦变成了两层楼,资助次子考取大学和读研,长媳生育的两个可爱的孙子就读初中和小学,这些皆是农村家庭羡慕学习的榜样,崇拜的偶像。而近日次子每天一个电话打破了往日宁静的生活,给邢居士特别大的压力,精神几近崩溃。次子说:其岳父母为他们购置了百万婚房,结婚前要装修置办些家具需十万块钱,岳父问“家里能否解决此项开支”。听后邢居士满口应承,毕竟亲家花巨资购房,这十万块钱无论咋说应该准备,所以邢居士每每接到电话就说“正在抵押房产向信用社贷款,手续马上办好”,可实际一直未敢行动。若将房产抵押贷十万元没问题,可贷款之后怎么还?显然次子是不会归还的。大儿媳说:“您一辈子挣的钱大部分都花在弟弟身上,从小到大他没做过难出过力,现在你要为他贷款抵押房产将来就别指望俺了,您老俩儿去郑州跟老二生活吧,总不能为了赎房俺再替他还账?!您若想以后跟俺生活就别再管他的事了。”大儿媳说的在理,而且邢居士也不可能去郑州生活,一是晕楼二是生活不习惯,大半辈子在农村不可能再融入大城市生活,相互别扭无益双方,她还是喜欢天高云闲自然的农村生活。但电话依然每天打过来,听到响玲浑身颤抖,从未失眠的她近来睡不着了,脑际频见孩子要钱的身影……

据此情况张老师宽慰她说:“您真有能耐,教育孩子成才为你长面子,这十万块钱的事你也别发愁了,遇到我们你还用发愁吗?转给我替你发这愁吧,'有智慧的人就是为你们服务的’。看来今晚要思虑一夜了,你甭再想这件事,好好睡一觉明早我给你方案,保证'药到病除’。”其实,办法张老师当即就有,但若立时支招没缓冲余地不利她的思想转换,解决不了问题反会徒增烦恼,宜将紧张的情绪暂先稳定下来,特别是精神上要逐渐恢复元气,之后依方案按“疗程”一步步的“治疗”。

翌日晨起,寺院里肃然清朗,云影尉天。早餐后看邢居士精神饱满,说明她未再失眠静待良方,张老师娇怨地说:“邢姐哟,昨天你把问题踢给我,一夜思虑到五更才捋出方案,看兄弟眼都熬红了。”邢居士大笑说:“你当过法官出过专著,有智慧有能力救了那么多的人,是活菩萨就要救俺这受苦人哟,你说吧让我怎样做?”在场几位老居士也附和着围在一起听下文。张老师捋顺思路提起精神开始调整她的心理,导正她的观念:“好说,莫把孩子当亲人,把他当成你的'敌人和仇人’,当成'坑你害你’的人,现在顺着我的思路去想,问题自然而然就顺理成章地解决了。俗话说'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不是冤家不聚首;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不是债主他不来’。所以说儿女是前世的债主,今世的母子,是来讨债还是还债皆由你来定夺,你两个孩子不是不同的两个结果吗?

好好想想,你二十三岁生了姑娘,她今年四十多了,二十六岁生了大儿也快四十了,到了三十八岁生你老二孩子,常言'大孩亲,小孩娇,挨打受气正当腰’。姑娘长大出嫁了,大孩子初中毕业跟着你跑生意,开大车风里雨里没少吃苦,自然学会了承担家庭责任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可你二子呢?自幼生在蜜罐里,任何事情没操过心做过难,无论什么事情都是你为他考虑解决,所以他从未有独立考虑解决问题的意识,觉得妈妈是万能的,任何问题都是妈妈解决的,直到今天依然是这种思维模式。孩子这种意识状态皆是你不良教育方法造成的必然结果,所以只有你改变思想观念,把过去错误的方向得以矫正,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转好的。错在你身上不在孩子身上,所以你要改变不良的思想观念,正确的观念就会带动孩子向正常转变。孩子如同一棵树,成长中的正与斜不在树本身,关键在于'修树’的家长。

仔细想一想,你们这代人从小就帮助父母做家务干农活,十六七岁参加劳动独立承担责任,在生活困难年月磨爬滚打过来后,都有一股干事创业不畏艰难的勇气,在任何时候都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识。你的长子就有你身上的潜质,不怕吃苦知道感恩。而你次子呢?今年二十七岁了依然有困难找妈妈,从未考虑家庭的贫困处境,从未考虑自己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从未考虑父母的内心感受,从未想到过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十八周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公民,是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成年人,与父母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法律规定十八岁的成年人,只要无病未残父母没有义务再扶养,本人即可独立生活。但国家政策规定,考上大学若家庭条件许可者应该支持孩子完成学业,你为了孩子上大学借债四万元,至今还有两万外债未还。孩子不管外债还与未还而一味再要十万,你觉得你孩子这样做正常吗?他从小吃你、花你、穿你、用你、欠你多少账还过一分吗?!为什么他敢理直气壮地向你要钱?你为什么觉得孩子要钱是理所应当的?这一切行为皆是几十年来溺爱宠惯的,是你的错误思想观念导致今天的恶果,若不及时纠正你的下场非常悲惨,天不收地不留,老二不孝敬老大不管你,你几近古稀已年迈体弱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当今有多少无知的父母老未善终,无奈自杀者时有发生,皆是自己种的恶因得到的恶果。

所以说,按我给你指点的思路去端正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方向,孩子早已长大不要再管了,你尽心尽力已过头早该放手了,抓得太死会坑人害己的。你大孩单独生活时也只有二十五岁,成家立业分庭而居,虽然初中毕业依然生活有序,开车跑出租养活一家人,对你老俩极尽孝道。老二研究生毕业工作优越,应该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知道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宜报恩而不能再报怨了。”静魂聆听的居十们如获玄机妙理,抑或是醍醐灌顶,醒智觉悟般频频称赞。沉浸在思索中的邢居士慢慢苏醒缓过神来:“你说咋办吧!”

“好办!”看邢居士思想转换后张老师继续开导:“把老二扔喽,不要了!这孩子我不要了,我不当他的妈妈了!当妈妈要出十万块钱,不当你的妈妈是不是就不用给钱了?反正这孩子也成年了,义务早完成了,不再管既合情理又不违国法。而且他从小到大你花费多少?超生罚款被结扎,为他欠的债还未还完呢?他不心疼你,你又何必要心疼他呢?向你无端要钱而不知你艰难的人,你还把他当亲人吗?是亲人能这样坑你不心疼你,不替你承担困难吗?所以说这孩子不要了,不管了,这钱也不用准备了!”

“哈哈哈哈……”大家笑了,邢居士如梦方醒:“是啊,我不要他了,以后跟我大孩子生活,还有俩孙子陪着足够幸福的。老二每月工资五六千,也没说给我买过任何东西,他心里根本不知道感恩和孝敬。我想开了,听你的!现在心里好受多了,有自己的主见,可眼前他电话打来我怎么说?要不给孩子弄钱他会不会想不开出问题?”

张老师继续点拔道:“不是孩子不知道感恩,而是你从未教他怎样感父母的恩,错在你身上。他已是成年人了,应该知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现在新房和媳妇都有了,工作单位特别好他比你幸福多了,他不会想不开的,别再瞎操心乱弹琴,管好自己摆正位置这才是你要考虑的事情。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为了挽救孩子的孝敬感恩之心,你应该采取反客为主以攻为守的策略。近日他总在自己清闲时攒足精神给你打电话要钱,而你总是被动无心理准备,以谎话应付才感觉惶恐迷茫。所以我建议你攒劲给他打电话,时间上找他最忙碌时打,让他无心理准备你才能出奇不意一战获胜。每天给他一个电话,第一次他会感到惊讶,第二次他会应付回避,第三次他会故意不接,当他不再接你的电话时这次'战役’就胜利了。待'第一疗程’告一段落后,你及时电话汇报,我再给你制定'第二疗程’的方案,保证让他觉悟醒魂孝敬感恩,回归本性而成为孝子。”

邢居士特别感动,信心十分坚定听老师的忠言,保证配合得当,唤回孩子的孝敬感恩之心。据此张老师给她制定了近三天的“作战方案”,一步步进行实施。上午十点正是工作最忙碌的时候,二子接到妈妈的电话:“孩子啊,你真是妈妈的骄傲,你想想研究生毕业岳父给你找个好工作,还花费百万给你买套楼房,你真给妈妈长脸,上庄下邻亲戚朋友都说妈妈有个争气的孩子,妈妈天天感觉脸上可光彩。别忘了为你上大学借的四万块钱,妈妈这几年替你还两万还欠两万未还,你看妈妈平时卖点菜也挣不几个钱,三五年也还不了这两万块钱,你现在一月工资五六千,你要还三四个月就还完了,你考虑一下啥时还钱呀?!孩子你忙吧,我不打扰你了,你抓紧想想咋还账啊!”提前背熟的词一鼓作气说完,没有心理准备的孩子惊呆了,怎么“要钱变成还钱”呢?当渐渐缓过神来妈妈挂机了。第二天依然是找准孩子最忙碌的时间段,依然是夸奖孩子为妈妈争光长脸,依然是说还两万欠钱的事,依然是一鼓作气把背好的词说完挂机,孩子只是应付说“我知道了,随后再说吧”,就是不直接答应还款。按预定方案第三天孩子真的不接电话,“第一战役”宣告胜利,毕竟孩子不再提十万块钱的事了。

邢居士笑了,给张老师打电话时千感恩万感谢,她说:“经您指正我才恍然大悟,以前真的把孩子惯坏了。其实原来借的四万块钱里有我自己的两万,孩子不知内情,现在我是不欠外账的。你给我的高招真管用,孩子不会再要这十万卖钱了,可这几天你不让给孩子打电话,他也不给我电话,我还真的非常寂寞无所适从,下一步我该怎么办?怎样让孩子有孝敬感恩之心?”孩子几天不打电话,十万块钱的装修费用不再催要了,邢居士也未再电话催要两万元的欠账款,似乎这事飘然而过,又好像还欠缺些什么。张老师回话说:前期方案运作很好,稍待三五天给你“第二疗程”的方案,主题是“索孝敬要感恩”,具体做法是……

事后一周相互未有电话联系,一切归于平静。邢居士悄然拔通了孩子的电话,还是一通快乐的话语,夸奖孩子的成绩,不再提钱的事,末尾说道:“孩子有个事想给说一下,我现在年龄大了有点嘴馋,邻居家在郑州打工的孩子回来带的点心特别好吃,我尝一块就上瘾了,你啥时候回来也给妈妈买二斤,别买多二斤就行。”

“哦,我知道了回去给你带五斤吧。”孩子爽快地说。

“够吃就行多了放久会坏的,买五斤就行别买恁多,可不要买太多了?!”妈妈强调不让买太多,怕放坏。

孩子哂笑地说:“这些糕点放仨俩月也不会坏的,有好多种,我一样给您买三斤,让您尝个遍饱饱口福吧。”

妈妈立时说:“孩子你真好,你真是妈妈的好儿子,那就多买点吧,反正你不经常回来,这东西多带点也放不坏。孩子你真好,真给妈妈长脸哟……”

孩子回来带了一大箱子各类糕点,足有三十多斤,这是他去郑州上大学十年来第一次带礼物回家。邢居士留下十斤,十斤分给左邻右舍,剩余的十余斤让大媳妇保存给俩孙子吃,大媳妇高兴得心花怒放合不拢嘴。这不是东西贵不贵重,而是亲情间相互尊敬的感恩之心。在此之前,孩子每次空手回来妈妈觉得都是正常的,而且安排大媳妇把家里存的特产让二儿子带给他岳父家,虽然大媳妇没说不同意的话,但心理总觉得滋味不对。这些柿饼、木耳、花生、核桃虽然不算什么,但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有来有往才合情合理,只付出没回报久而久之会产生怨怼情绪。而这次老大媳妇未得“命令”就周济山珍野鲜给老二,并保证“长期供应”,老二亦感觉到这次带礼物回家受到前所未有的精神慰藉,极大满足了自己的自尊心,叔嫂之间关系更融洽更亲切,邢居士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每每向张老师汇报近期母子关系进展家庭其乐融融时,邢居士就特别开心,她从未想到幸福就在身边,幸福就是找到方向摆正位置,幸福就在生活言语的智慧里,幸福之花就在生活技巧中徐徐绽放。常言“贵在官场,福在民间”,官场人讲摆场讲阔气,而百姓不要比贵气,要比福气比快乐。当今盛世万物繁荣很多人有福不会享,生在福中不知福,把好端端的生活弄得一团糟,只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寻不到生活的正途,钱多权贵而有福不会享,无事找事惹事生非,自获身败名裂下场悲惨。特别在教育孩子方面,溺爱娇宠培出祸患之根,方向偏颇养来灾难之源。在进一步的“理疗”过程中,邢居士继续加大“索要感恩”的节奏,端阳节前电话又打给儿子,夸奖一番令儿子兴奋起来后,邢居士紧接道:“孩子,有个小事本来不想给你说,想想还是给你说吧。邻居在郑州商贸城买件短袖衫让我试穿,特别可身好看,衬托年轻有气质,仅七十多块钱买的,我用手机拍照片给你发过去麻烦你给妈妈买一件,让妈妈潇洒潇洒。能满足妈妈的心愿吗?”受到夸奖又得到器重的孩子满口答应。趁热借势邢居士加温说:“只买这一件就成,花样太多可别多买,就这一件妈妈就特别开心了。你爸他没啥好赖,只给我买别管他哟,别乱花钱买太多东西。孩子你真好,真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孩子听出弦外之音,回话说:“我给你买两套,给爸爸买一套吧,这两天给您寄回去。”结果各买了两套高档衣服寄回家中。邢居士天天穿新衣让亲邻眼羡,大媳妇内心特别高兴,因为时不时得到老二给儿子购置的衣物和学习用品,她非常清楚是婆婆暗地里的诱导,因而对二老更加孝敬,更加感恩。

邢居士常常感谢张老师为她解决了大难题,还不断为其制定新的和谐方案,促使家庭关系日趋健康美满。商定老俩口晚年随长子生活后,大媳妇宣布让邢居士“退职退休”接替她的菜农事业,长子常开车带二老游山玩水,逍遥自在。闲不住的邢居士在村上组织了老年舞蹈队,并协助村委会不断做扶贫济困工作,天天快乐安享晚年生活。有次,她又打电话向张老师请教:“我总觉得对不起亲家,孩子结婚都是他们操办的,我心里觉得有愧不安哟。”张老师风趣地说:“你觉得你优秀的孩子能卖多少钱?”她答道:“给一千万也不卖!”张老师笑了:“那你亲家出一百万买走也太便宜了,你亏大啦!”邢居士豁然醒悟,开心地大笑起来……

传统中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可当代的家庭教育风气不正造成的不孝敬父母现象充塞社会,其症结皆因家教出现错轨所致。由此可见,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国学教育,才是疗治这一顽症的最好药石,是广大百姓步入家庭健康轨道的导航灯塔。所以倡导国学教育,全民诵读《弟子规》《孝经》等经典,方使迷茫的人们找到心灵的幸福家园。

说明:此文摘自张辰罡先生待出版的《王希孟与宝丰》一书,2021年5月6日撰于琼州海甸岛。


征文启事 :
第二届全国“孝贤杯”征文启事


作者介绍

张辰罡,原名陈树钢,中共党员,人社局退职公务员。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华夏诗词研究院、市作家协会等会员,省市妇联家庭教育专家团国学公益讲师、“中原好家风"宣讲团成员,平顶山市健步走委员会副主任、姓氏文化研究会张姓宝丰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宝丰县诗联家协会副主席、宝丰文化研究会创编部长。已出版《诗联格律》《佛联赏析》《宝邑碑铭》《教子之道》《宝丰诗词选》等七部书,编著叙事万言诗《海南行》,策划摄制《观音故里》专题片,培子独立成家立业,现为海大博士。


特此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都属原创首发,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文责自负。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

投稿邮箱:1493061055@qq.com

咨询热线:18537586630(微信同步)




主  办:  

   智泉流韵文化传媒

协  办       

全国十佳孝贤组委会;
河南孝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工作委员会;
河南智泰实业有限公司;

主创人员

总编辑:  郭进拴 

主   编:  李建设 

执行主编:郭方向

副 主 编: 郭向敏

责任编辑:张   瑞

               张婉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