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攻60年癌症,92岁院士警告:5样东西尽量别碰,那是自毁

 金苹果6 2021-05-08
孙燕院士,是我国工程院院士,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是肿瘤内科治疗专业奠基人,我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肿瘤药物临床试验(GCP)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尽管已经92岁了,孙院士仍坚持每周出一次特需门诊,给患者看病的时候,同时也传递些防癌经验。
图片
图源网络
孙院士60岁后开始在全国大大小小防癌讲座宣传防癌知识,一直提醒大家从生活点点滴滴做好防御工作,只要有院士参加的“百名专家大型咨询”活动,都会见到不少肿瘤患者和家属的身影,他们常常带着病历,验单,X光片,期盼获得孙院士的指点迷津。
一、为什么癌症越来越多?
孙院士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肿瘤内科治疗专业,经他诊治的病人不乏李显龙、霍英东、王鼎昌等知名人士。丰富的诊治经验后,孙院士了解到一个个不同的患癌故事,压力大、长期忧郁、过分忧虑、勾心斗角这些都是癌症的诱因。
德国一个医学研究发现,长期不良的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当反应高于正常水平时就会减弱人体免疫力,助长癌细胞的萌芽。现代社会,人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常常过于不健康,再加上生活工作压力大,人均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人发现身边出现了癌症患者。
图片
二、孙院士的防癌心得
1.不要吃太饱
平时喜欢多食红肉、动物脂肪,以及喜欢煎炸食物和少食蔬菜的人,更容易患上肠癌、乳腺癌、肾癌或胰腺癌,肥胖也为个人带来更高患癌的风险。吃饭要吃七分饱,控制食量也是防癌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实在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吃得感觉差不多就离开饭桌,以免再吃两口。
2.不要太懒
运动能提高人体制造免疫细胞的能力,增强个人免疫力。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刺激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从而加快骨隋生成白细胞的速度,增加吞噬细胞的能力,即使体内有少量癌细胞,强大的免疫力也会很快清除。建议选择适合自己体格的运动,达到一定的疲劳感才能真正得到锻炼的效果。
图片
3.不要烟酒
吸烟多与心血管疾病、老慢支等慢性肺部疾病相关,同时也与肺癌相关,也带来了更多“二手”烟肺癌患者。烟雾中确认的致癌物质有40多种,经肺部进入通过毛细血管和血液循环系统走到身体各个部分。为了家人的健康,及早戒烟才是上策。
4.不要生气
情绪过于压抑也是致癌原因之一,这种患者时因为精神受到创伤而发病的。长期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这种反应到达一定强度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癌细胞便有可乘之机。
孙院士受访时,介绍自己有一个独门调节心态的秘方,他一般很少去只表扬的会议,因为他觉得自己没那么好,当他遇到诽谤、不公的时候,也不觉得自己是别人口中所讲那么差,抱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心态一下子就平衡了。
图片
5.不要不体检
其实,很多肿瘤比较隐蔽,早期没有什么症状,偶然一次体检可能发现不了。早期肺癌可能只有一半患者是通过胸片、X线被发现的,增加防癌体检可提高早期发现肿瘤的机会。人体本身每个脏器都在辛苦工作24小时,需要定期保养和检修。老年人群的体检项目更应尽可能全面,特别是肛门等比较私隐的地方,更需要检查。
总之,该睡时睡觉,该吃饭时进食,每天有一定的时间锻炼,不抽烟喝酒,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能减少很多不利因素,更有助于防癌。
参考资料:
[1] 孙燕院士的防癌心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4-05-08
[2] 【世界癌症日系列科普】孙燕医生:我的五条“防癌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8-02-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