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八佾篇(03)

 素說 2021-05-09

原文

八佾第三

3.0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试解】孔老师说:“一个人的内心之中没有了仁德,却讲谦让敬人的礼,这有什么用呢!一个人的内心之中没有了仁德,却讲制欲和谐的乐,这有什么用呢!

释字


《说文》:何:儋也。从人可声。臣铉等曰:儋何,即负何也。借为谁何之何。今俗别作担荷,非是。

《正字通》:何:曷也。奚也。孰也。

“何”字的甲骨文像一个人肩挑担东西,本义是肩挑、肩扛东西的意思,引申有什么东西,表示疑问、寻问之义。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何”字是一个人以戈为扁担,肩挑战利品的形象。“获戈”肩何,“何”由“获戈”之声而得名。

素说

前面两章老师对季氏等三家的僭越礼制的行为进行了评说,让人们从麻木的视而不见的现象之中直视礼崩和乐坏,告诉人们礼乐制度背后的仁德在当下的一些无赖心中已经丢失了。季家以八佾之舞,三家以雍彻,这些行为都不是真正的礼乐,不符合礼乐的精神。本章老师针对礼乐的实质再次进行了强调,以避免弟子们麻木地以为礼乐仅仅是那外在的表现形式。老师说:“一个人的内心之中没有了仁德,却讲谦让敬人的礼,这有什么用呢!一个人的内心之中没有了仁德,却讲制欲和谐的乐,这有什么用呢!”从老师的教导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礼主敬,乐主和。如果礼不兼乐,则会偏于拘束而不敬;乐不兼礼,则会偏近流放而不和。礼乐二者兼融才可恰到好处地表达诚敬和谐的仁德之心。因而礼乐是仁德之心的在外的真诚表达。如果无仁德之心,则礼乐无可为、无可用之处,礼乐都将失其意义。孔子在这里直指礼崩乐坏的时代的病根,病根在于人人昧失了仁德之心,并提出了对症之良:欲使社会重新步入治平之正道,则需“克己复礼”,以重新唤醒人之为人的良知仁德之心。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外在形式所表现的礼乐,都必须依内在的心理情感为真正的凭据,否则只是巧言令色的空壳和仪表而已。孔子的这一认识其实质是和老子相一致的,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从老子所言中可以看出,老子指出春秋之乱的根源是从失道、失德开始的,从失德再到失仁、到失义、再到失礼,从而让礼变成乱之首。这一点是和孔子的认识一致的,只是两位圣人倡导的治理策略不同而已。老子期望回归到小国寡民时代,重建道之秩序,而孔子不同,他期望并努力从当下失礼的现实着手,逐步回归人之为人的那颗人人都有的仁德诚信之心,从而自强不息、努力向上逆行,从而逐步实现义、仁、德、道的秩序。注意,孔子所讲的礼绝不是礼乐的外表,决不是束缚人之手脚的伪礼之教。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