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二十二)

 素說 2021-05-09

原文

公冶长第五

5.22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试解】孔老师说:“伯夷、叔齐能不念挂一切旧恶,其心清明豁达而无滞碍,所以他们心上少有怨恨。”

旧(舊)

《说文》:舊:𨾦舊,舊畱也。从雈臼声。巨救切。鵂,舊或从鳥休声。

《正字通》:旧:对新之称。久也。昔也。故也。

汉字“旧”,甲骨文字形上面“萑”像鸱鸮,下面臼像鸟类巢穴。本义是鸱鸮鸟。因鸱鸮鸟飞行较高,常常俯冲扑食其它鸟巢中的幼鸟,损毁其鸟巢,使得鸟儿舍弃其巢,故含有损毁、舍弃之旧义。现本义已弃,多指原来的、过去的、曾经昔日之义。

《尔雅》:希、寡、鲜,罕也

《广韵》:希:止也,望也,散也,施也。《尔雅》:罕也。

《类篇》:希:香依切。寡也。望也。施也。

汉字“希”,从巾从爻,“爻”象交织稀疏的手工纺织的纺织布。本义为麻布织得宽疏不紧密,多指稀疏、不密、稀少、罕见。由麻布的宽疏透气舒适之义引申出渴望、祈求之义。




素说

前一章通过老师周游列国到达了陈国,面对到处碰壁,犹如丧家之犬无望之时,生起了转向致力于未来,传道于天下,承担起传道醒民,节裁后生,导其从善的重任,让仁之为人的文明秩序留种于世间。彰显了圣人自强不息的通达以及克己复礼的痴心。本章承接前章,以先贤伯夷、叔齐为榜样,教导弟子学会审时度势,不念旧恶,思善自裁。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当时孤竹国是殷商的封国。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夷、齐是他们的溢号,因而被称为伯夷、叔齐。相传孤竹君曾经欲让叔齐继承君位,叔齐要按礼制让给伯夷,伯夷为尊父命传位给叔齐,自己出走到其他诸侯国。叔齐也不肯接位。去国而走。于是老二继承了君位。后来,伯夷、叔齐到了西岐。武王要出兵讨伐商纣王时,伯夷与叔齐曾拉着武王的马劝谏道:“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最后没有成功。姜太公念其贤德,救之使其未遭杀戮。武王平定天下后,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伯夷叔齐觉得他们是商朝的臣子,不能吃周朝的粮食,不然就是没有风骨,没有气节,为明志向,他们隐入深山以野草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中。老师说:“伯夷、叔齐能不念挂一切旧恶,其心清明豁达而无滞碍,所以他们心上少有怨恨。”本章老师通过对被时人讥笑为不识时务,迂腐守旧的伯夷、叔齐的肯定,让弟子把握他们的仁德贤者之境界,他们为守住“仁之为人”,而好人,而恶人。他们厌恶“恶人之恶”,并不是以恶为务,而是以仁为务。即使是周武王的作为,在他们看来,都不能够通达于仁德之善。他们的仁德境界的达成是通过以仁德为镜,比对、审察、裁剪、修正、坚守而达到的。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